眼镜镜片是眼镜的主要光学参数汇集元件,镜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眼镜的质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有关镜片的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眼镜镜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至出台以来,历经几次修改,现使用眼镜镜片新标准GB10810.1—2005,该标准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由于对标准的具体条款的理解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最终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本部分通过对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加强对标准的理解。
现行有效的GB10810—2005规定了毛边眼镜镜片的光学、表面质量及几何特性的要求。在执行新的标准时,需对标准中的术语有较透彻的理解。
标准提到的毛边眼镜镜片,均指已完成了两个面的光学加工,但尚未切割的镜片。
仅具有单视距能力的镜片。所谓的单视距,是指看视某一物的距离,如视近镜片或视远镜片,而不是两者的合一。
具有双视距或多视距的镜片。即在一个主镜片上附上一个或多个镜片如双光、三光等多光镜片。
镜片顶点到焦点的截距以米计的倒数(屈光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镜片有两个顶焦度,从前顶点到前焦点的截距的倒数和从后顶点(靠近眼球的一面的顶点)到后焦点的截距的倒数,即称为前顶焦度和后顶焦度。若非特别指明,一般来说,顶焦度就是指后顶焦度。
与两个光学表面同时垂直的一条直线叫做光轴。对于球面镜来说,就是这条直线同时通过前后表面的球心,而光学中心就是光轴与前表面的交点。对于眼镜镜片而言,光线透过此点,不产生偏折,也就是我们在焦度计检测镜片时,移动镜片而使像十字丝对中光线不产生偏折,此时打印的点就是光学中心。
设计基准点是生产者在镜片上指定一个或几个点,整个镜片是以这些点为基准而设计加工的,对于最常用的镜片如不移心的单光镜片,它的设计基准点就是镜片的几何中心;对于移心镜片,它的设计基准点就是生产者规定的移心处。同样,远用区设计基准点及近用区设计基准点也都是由生产者指明在镜片上的位置。一般,对于两个面都已完成光学加工的镜片,设计基准点的位置定在它的前表面上。
也称基准点,是镜片前表面上的某点,也是镜片使用时的基准点,在此点测量该镜片的顶焦度,若不加特别说明,该点就是光学中心,但也有例外,验光师为配镜而指定在某点进行测量。
一般指光轴与几何对称轴间的偏差,通常用光轴与几何对称轴在镜片前表面上出点的偏差来取而代之,也就是光学中心与几何中心之间的差异。
通过光轴的截面与镜片表面的交线。
呈中心对称状所有的子午线曲率都相同。
镜片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面是柱面或复曲面的,称之为球柱镜或复曲面镜。柱面镜对近轴平行光聚焦是不能成像于一点,而是成像于一条线,这条线就是该柱面的焦线,而与该焦线垂直的面则称为该柱面的主子午面,主子午面与镜片表面的交线称为主子午线。对于散光镜片,无论其是球柱镜、双柱镜或复曲面镜,它都是使通过它的近轴平行光聚焦于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上,即在两个主子午面上具有两个不同的顶焦度。作为特例,若一个主子午面上的顶焦度为零,则称之为平柱镜。
在两个主子午面中,具有代数值较小的后顶焦度的主子午面称之为第一主子午面,而另一后顶焦度代数值较大的则称为第二主子午面,第二主子午面的顶焦度减去第一主子午面的顶焦度所得的差值就叫做散光,散光值总是正的。
但柱镜顶焦度则有正负之分,它取决于用哪一个主子午面作为参照基准。柱镜轴从确切意义上来说是表示一个方向,就是所选作参照基准的球镜的主子午面的方向。本标准表中规定以顶焦度绝对值最大的主子午面为球镜主子午面。
光线通过两个不平行的折射面后将产生偏折,其偏折的程度就是棱镜屈光力,其单位是棱镜度(△),棱镜度的物理意义为光线通过每米距离而因偏折产生的位移值的厘米数,量纲为cm/m。
由于光线通过两个不平行的折射面都会产生偏折,所以,不仅是平面棱镜,就是一般的透镜都具有棱镜效应,我们可以把透镜看成是无数微小棱镜的总和。在光心处,由于光线不产生偏折,所以没有棱镜效应,而离光心越远,光线的偏折程度就越大,其棱镜度也越大,它们的关系为
P = F · C
式中: P 为棱镜屈光力△; F 为顶焦度D; C 为光学中心偏差。
在棱镜折射中,包含有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面叫做主截面,而在主截面中,从棱镜顶点或棱镜的最薄处到棱镜基底棱镜最厚处射线的方向叫做棱镜的基底取向,即折射光线总是向棱镜的基底方向产生偏折,即通过棱镜所看到的像,总是向基底方向的反向产生一个偏移。
以自动焦度计为例,把镜片凹面朝着镜片支架,按下镜片固定支架,调节手轮,直至视场清晰。移动镜片使靶标( O )向中心移动,当靶标移至距中心小于0.5△的范围时,靶标的形状变成交叉十字线(+);对准中心时靶标的形状变成粗交叉十字线(+),记录数据。
图1-8 镜片放置方向
图1-9 测试终点示意图
(1)远用屈光度
将视远部分(镜片远用区)放置在镜片支座上,把靶标的形状由圆圈变成(+)或(
)字时,按下记忆键,视远部分的度数测量值被确定(若视远度数为零度,圆圈就不会变成(+)或(
),只需把圆圈移到中间即可),见图1-10。
图1-10 双光镜远用顶焦度的测量
图1-11 双光镜ADD值的测量
(2)ADD值
把双光镜片向靠近自己的方向移动使近视部分(镜片近用区)移动到镜片支座上。按下ADD键,屏幕显示AD1,当靶标的形状由圆圈变成(+)字时,按下记忆键,视远部分的度数测量值被确定(若视近度数为零度,圆圈就不会变成(+)或(
),只需把圆圈移到中间即可),见图1-11。
按下镜片模式转换键,仪器进入PPL测量模式(见图1-12),此测量过程需使用记忆键。
图1-12 PPL测量模式
图1-13 渐进多焦点镜片标记
使用厂家提供的专用眼点标记,镜片凸面向上,视近区向内,水平基准线基本保持水平放在镜片支座上,压住镜片。先测量远用区域,将镜片上下左右平移,使靶标正好位于指示线的正中,靶标显示(+)或(
)字时(若镜片有残留棱镜或零度时靶标不显示(+)或(
)字,只要把远用眼点标记环放到镜片支座中心上即可)按下记忆键,远用区域的数据值被确定。然后移动镜片到近用眼点标记环放到镜片支座中心上,屏幕显示ADD及其测量结果,按下记忆键,确定ADD值。见图1-13。
多焦点镜片远用区的顶焦度允差与单光镜片的顶焦度允差相同(见表1-7和表1-8)。
表1-7 镜片顶焦度允差m -1 (D)(1996)
表1-8 镜片顶焦度允差m -1 (D)(2005)
对比新旧标准,新标准中平光片(0.00D)其每子午面顶焦度允差A和柱镜顶焦度允差B要求放宽,球镜允差由旧标准的±0.08D变为新标准的±0.12D,柱镜允差由旧标准的±0.06D变为新标准的±0.09D。
新标准镜片顶焦度允差中引入了“子午面”、“主子午面顶焦度”的概念。对于球柱联合的镜片,如-3.00DS/-2.00DC×120,检测其球面顶焦度允差和柱镜顶焦度允差时,要得出其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顶焦度绝对值则需要对其镜片表示形式进行变换,变换后为-5.00DS/+2.00DC×30,此时不难得出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顶焦度绝对值为5.00D,那么每子午面顶焦度允差A为±0.12D,柱镜顶焦度绝对值为2.00D,则柱镜顶焦度允差B为±0.12D。
对于单个毛边镜片,只有镜片本身规定了镜片的方向,才需要对柱镜的轴向进行测定,如多焦点镜片或含有棱镜或梯度染色等附有预定方位的镜片。在实际测量时,测定柱镜轴位最主要的是确定水平基准线。
(1)对于子镜片为圆形的多焦点镜片,以镜片标定的子镜片的位置为准(如子镜片的顶点或光学中心的上下及内移位置)。
(2)对于非圆形的子镜片(如D形子镜片),以子镜片的定位线(顶部水平线)作为水平基准线。
(3)对于棱镜或其他镜片,以镜片标定的棱镜基底方向或其他形式标定的方向为准(水平工作线)。柱镜轴位方向的允差列于表1-9(参照标准GB10810),其按柱镜顶焦度值分为4挡。
表1-9 柱镜轴位方向允差
(1)旧标准
在以设计基准点为中心的测量区域内(对于单光镜片,测量区域半径为1mm的圈;对于多焦点镜片,测量区域为上下各0.5mm左右,各为1mm的矩形),标称棱镜度与所测得的棱镜度之间的偏差须符合表1-10的规定。
(2)新标准
眼镜片的光学中心偏差由镜片几何中心处的棱镜度表示,在棱镜基准点所测得的处方棱镜度和减薄棱镜的总和偏差应符合表1-11的规定。单光镜片的标称棱镜度为零,其在镜片几何中心处所测得的棱镜度偏差应符合表中关于0.00~2.00的允差的规定。
表1-10 光学中心和棱镜度的允差(1996)
表1-11 光学中心和棱镜度的允差(2005)
对比新旧标准描述,标称棱镜度按基底取向分解成水平、垂直方向的分量,新标准中判定形式有所改变,实质上其要求放宽,如+1.00DS/-3.00DC×60,标称棱镜度不超过2.00△,按照旧标准得出其水平、垂直方向棱镜度允差均为±0.25;按新标准,其计算方法如下:+1.00DS/-3.00DC×60十字线法变换后为+1.00DC×150/-2.00DC×60,则最大子午面顶焦度绝对值为2.00D,因此水平棱镜度允差为±(0.25+0.1×2.00)=±0.45△;垂直棱镜度允差为±(0.25+0.05×2.00)=±0.35△;但其测量方法有所变动,直接在镜片几何中心处测得,取消了测量区域。
检测单个镜片时不存在配对,则谈不上色泽是否一致,因此新标准取消了色泽要求。
旧标准中,玻璃眼镜镜片的最薄处的厚度不得小于0.7mm;有效厚度应在镜片凸面的基准点上,且与该表面垂直进行测定,测定值不应偏离标称值±0.3mm。从标准看,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镜片厚度才合格。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有些眼镜镜片的标称值为1.0mm以下,这样厚度的下限值就可能小于0.7mm。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眼镜镜片只符合其中一项规定要求,这就给检验人员在判定厚度是否合格时难以下结论。
新标准中,标称厚度由制造者加以标定或由使用者和供片商双方协议决定,只有允差要求±0.3mm,相比较旧标准,新标准取消了玻璃片最薄处厚度小于0.7mm要求。
一、填空题
1.双光眼镜的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应位于主镜片几何中心。两子镜片顶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互差不得大于_______。
2.有色眼镜镜片配对不得有_______。
3.光致变色玻璃镜片每副配对_____,变色后_____。
4.镜片在以_____为中心,直径_____的区域内不能存有影响视力的霍光、螺旋形等内在的缺陷。
5.镜片表面应光洁,透视清晰,表面不允许有_______和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减薄棱镜
2.子午面
3.主子午面
4.远用区基准点
5.光学中心偏差
三、查表题 (分别计算并查表写出以下处方眼镜的球镜允差和柱镜允差)
1.R:-6.00DS;L:-4.50DS
2.R:+6.00DS;L:+4.50DS
3.R:-3.00DS/-1.00DC;L:-4.50DS
4.R:-7.00DS/-1.50DC;L:-6.50DS/-2.50DC
5.R:+3.50DS/+2.00DC;L:+4.50DS
6.R:+6.50DS/+1.50DC;L:-6.50DS
7.R:+7.00DS/+1.50DC;L:+5.50DS/+1.50DC
四、问答题
1.眼镜镜片材料的现有种类及发展趋势如何?
2.眼镜镜片材料的光学特性有哪些?
3.现有眼镜镜片材料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瞿佳.眼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瞿佳.眼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徐云媛,宋健.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中级).海洋出版社,2003
[4] 眼镜验光定配检测培训人员教材.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5] 魏朝辉.树脂眼镜镜片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S1
[6] 孟建国.眼镜镜片的检测(一—六)[J].中国眼镜杂志,2003,4
[7] 梅满海.实用眼镜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 王汝林.中国眼镜市场营销的战略问题.中国传媒管理网,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