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榆林窟,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约70千米处。由于榆林窟在洞窟形式、表现内容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均表现出与莫高窟一脉相传的渊源,因此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开凿于隋唐以前,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现存唐、五代、西夏、宋、元等朝代的洞窟共42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0窟。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共有250余身,壁画约5,000多平方米,约是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1/9。从壁画的数量和质量上来论,莫高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石窟之冠,而榆林窟则是紧随其后的壁画艺术宝库。

相比莫高窟的喧嚣,榆林窟因未被完全开发,且地形稍偏,所以显得有些门庭冷落。幸运的是,也正因如此,这里迷人的景致与古迹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榆林窟最具特点的石窟艺术当属西夏和元代开凿的洞窟,具有显教和密教结合、汉密和藏密艺术结合的特点,而那时恰逢莫高窟艺术呈现衰落趋势的下滑期,榆林窟刚好用精彩填补了莫高窟同期艺术的不足。东崖的大部分洞窟均建于唐朝,第6窟有高达24米的善跏坐弥勒大佛,其恢宏的气势令人震撼无比。

名人故事

人们今天能够看到如此精美的壁画遗物,要感谢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张大千和常书鸿。

1941年,张大千和夫人、孩子以及学生经过3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敦煌,用两年的时间临摹壁画约200余件,并整理付印出3本《敦煌临摹白描集》,引起了人们对莫高窟雕刻群的重视。在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等地,均能找到张大千先生为洞窟编号所留下的字迹。

常书鸿先生于1935年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无意中在巴黎的旧书摊上看到伯希编著的《敦煌石窟图录》,这才知道在祖国的西北竟然还有一座这样的文化宝库。于是常书鸿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带着新婚妻子千里迢迢奔赴敦煌,开始了对敦煌艺术品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并终其一生。截止到1966年,常书鸿先生共加固了约400个洞窟,抢修了5座唐宋木结构窟檐,并将周边10余平方千米划定为保护范围。

供养人壁画题材与众不同

与莫高窟一样,榆林窟的壁画题材也非常丰富,有佛和菩萨画像、场面宏大的佛经故事、繁多的花卉禽兽、精致的装饰图案和世俗生活图景,还有供养人,这是榆林窟和莫高窟最明显的差别之处。

供养人泛指在佛龛壁画下方或局部两侧,将奉纳财力的虔诚信徒的肖像画上,用来表明自身陪侍在神佛旁永世敬崇供养。如第19窟是五代宋初的河西节度使曹议金在其3代143年的执政期间建造的大窟,占到榆林窟总数的一半,而且壁画上大多是他及家眷的画像。这些供养人画像,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为后世研究瓜州和沙州曹氏统治河西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资料。

第25窟最著名

在现存的42座洞窟中,尤以第25窟最为著名。这是一个显密结合的大乘净土窟,是榆林窟最具代表性的吐蕃窟,有着榆林窟保存最好的壁画,窟中的大幅《观无量寿经变》和《弥勒经变图》等壁画的人物形象比例适度,体魄健美,线描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所描绘的天国世界和楼台亭阁展现了一派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让人幻化在缥缈虚无的佛国世界,它既是榆林窟的代表作,也是整个敦煌石窟中唐时代石窟壁画的典范。而反映世俗人间生活的“耕获图”、“宴会图”、“探亲图”及南北天王、文殊、众多曼妙的飞天等,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品,令人倾倒。

西夏壁画独具一格

榆林窟里面的西夏和元代壁画在题材和风格上有着独具一格的一面,相比唐代,出现了水月观音、密宗曼荼罗等前代少见的题材,也有舞蹈、酿酒等民间生活画面。像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像,画面中皓月当空,观音坐在水边的石头上,身躯半裸,装饰华美,宛如温柔的模样。壁画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有铁线描、高谷游丝描和兰叶描。更为有趣的是,在《千手千眼观音变》中还有四幅唐玄奘取经图,这可比《西游记》诞生早300多年呢!这四幅画里只有唐僧和孙悟空,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堪称绝品。这些西夏和元代的壁画反映出汉民族和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艺术互相影响、争奇斗艳的特色。在这个方面,榆林窟可以弥补莫高窟的不足。

大手牵小手提示

1.除了随身携带的腰包和小包外,其余物品,包括照相机等,都需要存起来,不能带进洞窟里面。讲解员会集中带领游客参观,参观之前,家长和孩子最好提前了解一下石窟的相关知识。

2.榆林窟门票30元/人,1.4米以下的儿童免收门票,讲解免费。开放时间为5月1日~10月31日:9∶00~18∶00(17∶00停止售票);11月1日~次年4月30日:10∶00~17∶00(16∶00停止售票)。 L+SNEjuZPwEWEXtIh7SR2N8ZmRfzofvqP0R64kQzo1611RfRhh7xbwMSzFEUk+6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