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代表聪明智慧。在成都市的城北文殊院街,就有一座文殊院,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据说,拜了文殊菩萨,能保佑子女学业有成,因而吸引了不少父母前往。
文殊院内包括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等庄严建筑,里面除了惟妙惟肖的菩萨雕塑,也是一个容纳众多珍贵文物的“藏宝盒”。其中最宝贝的当属文殊院的八件镇寺之宝,定名为“空林八观”。
为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所宠爱的田贵妃所绣,以黄缎缝制,上面共刺绣佛像近千尊,又称为千佛袈裟。
这尊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1922年)历尽艰辛且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
由院内3位高僧刺破舌尖,蘸血写成的《华严经》、《楞严经》和《法华经》等经书。
据了解这是1887年由寺僧明宽法师从印度请回的一部佛经,十分珍贵。
清朝名将杨遇春之女,用头发绣制的一幅水月观音像,衣纹、毛林全用经文组成。
清代女信徒吴贞女用挑纱的方法制成了文殊菩萨的图像,远看烟水茫茫,很像是绘画,十分精美。
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现在一块留存南京,一块送往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所以将最后一块送给成都。
清光绪年间,杨光坼用绳头小楷抄写《金刚经》,全部经文组成一座宝塔,远看是图,近看是经。
妙趣传说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慈笃禅师来到一座荒芜的古寺,他在古寺庙外用茅草搭建了房子,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走四方,声名远扬。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村民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将寺庙取名为文殊院。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当地宫绅纷纷捐资,重修寺庙,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