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泉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因一峰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神奇白骆驼在此卧化成石骆驼而得名。虽然它只是一泓不大的清泉,但却是撒拉族之乡的圣迹,也是传说中撒拉族的发祥地。据说,早先那尊石骆驼已经沉入了泉水中。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拨款重修了骆驼泉的围墙和大门,泉边用花岗石重新雕刻了一尊骆驼石像,并在周围种满花草树木。在这个三亩见方的院子里,光是池水就占去了一亩的面积。在泉边的石头上驻足,周围很安静,仔细聆听,耳边似乎有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传来,撒拉族先民从远古的中亚地区徒步走向循化时的画面也不断地在眼前浮现。一个因白骆驼而延展开的神奇传说和一汪冷冽清澈的甘泉共同成为了这个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
因为“骆驼泉”的美丽传说,在撒拉族民间还有一种叫“堆依奥依纳”的撒拉族舞蹈,人们称之为“骆驼舞”。这种舞蹈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固定的人物、服饰和道具,而且还以丰富的舞蹈动作形象地向人们述说着撒拉族先民东迁的艰辛历程。最奇特的是,这种舞蹈没有任何音乐伴奏,而是用“骆驼”扮演者手上绑着的铜铃按“骆驼”的脚步有节奏地摇出声响。
相传,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他们因在群众中威望很高,从而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兄弟俩率领着同族的18个民众,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了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到达了循化县境内。可由于天色太黑,白骆驼走丢了。第二天,他们在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下发现了一眼清泉,而走失的骆驼就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还惊奇地发现,当地的水土与故乡的水土完全相同,于是便认为这是真主的旨意,从此在这里定居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