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2011年国际互联网发展综述

2011年,欧债危机蔓延令经济复苏受到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在整体经济乏力的情况下,互联网行业依然呈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到2011年底,全球网民总数达到22.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2.7%;手机用户总量达到59亿,移动宽带用户达到近12亿;全球网站总量增至5.55亿个,同比增长117.6%。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全世界范围得到确认,以“数字经济”带动整体经济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目标之一,从政府到业界都在积极推动宽带及高速宽带网络的广泛部署。从资本市场来看,互联网领域投资仍是全年投资热点,2011年比2010年大幅增长68%,全球IT并购总额比2010年增长41%,达到1677亿美元。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全球热销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迅猛,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桌面电脑的重要补充,互联网的“移动革命”渐露端倪。新通用顶级域计划启动,在为域名领域带来颠覆性革命的同时,其高昂的申请费用、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引发持续关注。

2.1 国际互联网发展概况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2011年终报告显示,到2011年底,在全球70亿人口中,约有1/3使用互联网,其中45%不到25岁。互联网用户在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2011年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2%,而2006年仅为44%。仅中国就占到全球网民总量的25%。全球18亿家庭中约有1/3能上网,远高于5年前的1/5。在发展中国家,有25%的家庭拥有PC,20%能上网。

2.1.1 网民

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球网民总数达到22.67亿,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2.7%,见表2.1。从全球网民的地理分布来看,亚洲的网民总数达10.17亿,占全球总数的44.8%,如图2.1所示。从各大洲的互联网普及率来看,北美洲(78.6 %)、大洋洲(67.5 %)和欧洲(61.3%)的普及率均超过60%,而亚洲仅为26.2 %,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图2.2所示。

表2.1 全球互联网应用情况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

续表

图2.1 2011年全球网民地理分布(单位:百万)

图2.2 2011年全球各大洲互联网普及率(按人口计算)

2.1.2 基础资源

1.域名

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Royal Pingdom发布的《2011年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到2011年12月底,全球网站总量从2010年12月的2.55亿个增至5.55亿个,同比增长117.6%。到2011年第三季度,全球域名总注册量达到2.2亿个,其中,国家代码顶级域名(ccTLD)如.CN(中国),.UK(英国)等的数量达到8690万个。在主要的通用顶级域名(gTLD)中,到2011年底,“.COM”域名数量由2010年底时的8880万个增至9 550万个;“.NET”域名网站数量增至1 380万个,仅增长60万个;“.ORG”域名网站全年新增130万个,达到930万个;“.INFO”和“.BIZ”域名域名网站数量分别为760万个和210万个。

截至2011年底,美国、德国和中国的通用顶级域名(gTLD)注册量居全球前三位,见表2.3。

表2.3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通用顶级域名注册数(2011-12-26)

2.IPv4地址分配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29日,中国大陆IPv4地址数量约为3.30亿个,居全球第二位,如表2.4所示。2011年2月,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为地区互联网注册者分配最后一批IPv4地址空间。同年4月,亚洲区域注册机构APNIC为成立新网络运营商而储备的IPv4地址耗尽。

表2.4 全球IPv4地址数量最多的20个国家/地区(2011年12月)

3.IPv6地址分配情况

2011年是IPv6和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互联网向IPv6过渡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6月8日,国际互联网协会举办了“世界IPv6日”活动,包括谷歌、雅虎和脸谱在内的1000多个网站成功地对IPv6进行了24小时全球级别的测试。在IPv6地址申请方面,截至2011年底,全球拥有IPv6地址最多的前5个国家分别是巴西、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如表2.5所示。中国累计持有IPv6地址9399块(/32),比2010年的402块(/32)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表2.5 全球IPv6地址数量(/32)最多的20个国家/地区(2011年12月)

2.1.3 互联网发展新动向

1.各国政府继续推动宽带普及

2011年,普及宽带及高速宽带仍然是各国的政府的工作重点,宽带普及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被广泛认可,欧盟委员会负责数字议程的副主席尼莉·克洛伊称:“宽带覆盖率增长10%将为欧洲的GDP年增长率贡献0.9%~1.5%。”爱立信、理特管理顾问公司和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则对宽带速度的影响进行了量化。这项研究以33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为对象,结果显示,宽带速度提升一倍可以将GDP提高0.3%,在经合组织地区相当于1260亿美元。

3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对宽带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英镑,旨在使英国拥有欧洲速度最快的网络。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称,这5000万英镑是英国5.3亿宽带网络投资基金的一部分。他表示,宽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多达80万家庭和企业将从这5000万英镑的投资中受益。

5月,加拿大广播电视和电信委员会(CRTC)发布新的《国家宽带计划》,力求在2015年为加拿大全体国民提供速度不低于5Mbps的宽带接入。CRTC表示,该计划将依靠私人投资、有针对性的政府拨款和公私伙伴关系来共同实现,目前不打算建立用于补贴宽带部署的专项基金。

10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通过了针对普遍服务基金(USF)和运营商间补偿制度的改革计划。这些改革将包括创立一个年度预算高达45亿美元的新的“连接美国基金”,将使超过700万居住在乡村地区的美国人享受到高速宽带接入。FCC预测,未来6年内,这一宽带计划将为美国带来5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创造约50万个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将融资92亿欧元,协助成员国向公民和企业提供超高速宽带连接。欧盟委员会希望,到2020年,每位欧盟公民都能接入网速至少为30Mbps的宽带连接。

2.ICANN批准新顶级域名计划引发争议

2011年6月20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通过决议,将大幅增加通用顶级域名。新域名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包括行业、地理位置和种族,而且还包括阿拉伯语、中文和其他语言。这意味着,在传统的.com或.net之外,公司和个人可以把他们喜欢的任何名称注册为网址,组织机构或公司可以用自己的组织名作为网址后缀结尾,如以.un(联合国)和.apple(苹果)等作为域名后缀。ICANN的这一决定经过了6年的谈判,是自26年前推出.com域名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变动。从2012年1月12日开始的90天内,ICANN将接受新顶级域名的申请,费用为18.5万美元。

这一新顶级域名方案引发了业界对域名遭恶意抢注的担忧,为了保护品牌声誉和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安全,企业可能将不得不投入额外的资源注册与其品牌相关的域名。美国甚至出现了反对新域名计划的组织“负责任的互联网域名监管联盟”(简称Crido)。该组织向美国商务部递交了请愿书,呼吁其说服ICANN推迟新的顶级域名申请。此外,联合国(U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他26个国际组织也向ICANN施加压力,要求其防止.un或 .imf这样的域名被抢注,进而导致欺诈事件增多。

尽管面临各方压力,ICANN仍然坚持按原定计划开通新的顶级域名申请。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德·贝克斯特朗表示,“反对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新顶级域名的申请流程。通用顶级域名体系本来就体现了对于品牌的保护,而且申请了通用顶级域名对于品牌的保护能够起到更安全、更好的效果”。

3.全球社交网站覆盖率持续增长

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发布的2011年全球社交报告显示,社交网站已覆盖了全球82%的网民,总数约12亿人,在被调查的43个国家中,41国的覆盖率到达了85%以上,美国以98%的覆盖率居第一位,中国的覆盖率达到53%。

报告称,脸谱网(Facebook)在北美和西欧的市场已经饱和,新用户增长缓慢。而以推特网(Twitter)为首的其他社交网站正在全球蓬勃发展。过去一年,Twitter增长了59%,全球月独立访问用户达1.6亿;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增长55%,达到近1亿;轻博客Tumblr增扎根172%,达到近4000万;中国的新浪微博更增长了181%,增速最快。报告还显示,目前全球网民1/5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网站上,而2007年时仅为6%。其中,脸谱网在社交网站中独占鳌头,2011年10月份时覆盖了全球55%的网民,占据社交网站上网时长的3/4,占上网总时长的1/7。

4.平板电脑市场竞争加剧

2011年,iPad等平板电脑持续热销,正快速抢占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从2010年同期的1070万台增长至2700万台。2011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6700万台,远超2010年的1860万台。

2011年的平板电脑市场不再是苹果iPad一支独秀,联想、戴尔、三星、摩托罗拉、惠普、华硕、宏碁等国际一线品牌均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平板电脑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苹果iPad在在平板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未被动摇,iPad市场份额达到58%,iPad销量达到约1543万部。而惠普TouchPad和RIM黑莓PlayBook则遭遇滑铁卢,上市后几乎无人问津,不得不展开大规模降价。惠普在宣布停止TouchPad平板电脑业务后,将原价499美元的TouchPad以99美元的亏本价抛售。

2011年平板电脑市场的最大惊喜无疑来自亚马逊的Kindle Fire。这款定价仅为199美元的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自2011年11月中旬上市后,立场受到市场追捧。在谷歌发布的2011年度的全球热门搜索关键词排行榜上,美国地区关注度增长最快的电子设备榜单中,Kindle Fire排名第一。

与苹果iPad相比,Kindle Fire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但功能有限,甚至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如此,与500美元的入门级iPad相比,其低廉的价格仍然是消费者无法抗拒的,IHS iSuppli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亚马逊Kindle Fire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达到390万台,在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份额为13.8%,排名第二,超过三星的4.8%。除了价格诱人,Kindle Fire还预装了大量的多媒体服务,允许用户直接访问超过1800万部电影、电视剧、歌曲、书籍、应用和游戏。同时还提供对于亚马逊云和同步服务的支持。有专家指出,Kindle Fire将推动廉价平板电脑时代的来临,未来厂商可能将以较低的硬件价格换取用户对软件及内容的购买。

2.2 国际互联网应用发展情况

2011年,社交网站和微博客的热度不减,仍然是全球最受网民欢迎的互联网应用,并继续向全球渗透。美国的亚马逊、谷歌、脸谱网等互联网公司仍然在各自的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但在一些新兴地区,本地的互联网公司也在崛起,中国的新浪微博和百度搜索,俄罗斯的搜索引擎网站Yandex和社交网站Vkontakte等2011年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2.1 电子商务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营收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18.9%至6800亿美元。仅美国网络零售业销售额就增长13.2%至1870亿美元。摩根大通预计,2013年全球电子商务营收将达到9630亿美元。

报告称,通过网络购物的用户在不断增长,其中38%的用户至少每月网购一次。不网购的人口比例由2007年的20%下滑至12%。收入越高,网购的频率越高,在年收入不低于10万美元的人群中,34%的用户每月网购至少三次。移动商务的增长会对实体零售业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影响电子商务增长的一个因素是征收互联网销售税。摩根大通还预测,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社交及本地服务的流行,电子商务营收2012年将实现进一步增长。

2.2.2 社交网站及微博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现象,超越了国界。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 2011年底发布的《2011年社交网络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网民1/5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社交网站上,而2007年时仅为6%。社交网站已覆盖了全球82%的网民,总数约12亿人,在被调查的43个国家中,41国的覆盖率到达了85%以上,美国以98%高居第一,中国的覆盖率达到53%。

从地区差异来看,拉美、欧洲、美国社交用户的使用程度较高,亚太地区使用程度仍然偏低。拉丁美洲网民28%的上网时间花在社交网站上,月均7.6小时。亚洲则为11%,平均每月不到3小时。

脸谱网在社交网站中独占鳌头,2011年10月份时覆盖了全球55%的网民,占据社交网站上网时长的3/4,占上网总时长的1/7。目前脸谱网和推特网有80%的用户均来自海外。不过,脸谱网在北美和西欧的市场已经饱和,新用户增长缓慢。

同时,以推特网为首的其他社交网站正在全球蓬勃发展。过去一年,推特网增长了59%,全球月独立访问用户达1.6亿;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增长55%达到近1亿;轻博客Tumblr增长172%,达到近4000万;中国的新浪微博更增长了181%,增速最快。

2.2.3 搜索引擎

据netmarketshare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至12月,谷歌则继续领跑全球搜索引擎市场,全年所占份额平均高达82.99%,其他主要搜索引擎的全球市场分额分别为:雅虎全球6.12%,百度4.89%,必应3.92%,如表2.6所示。

表2.6 2011年全球主要搜索引擎的市场分额

总体来看,2011年,谷歌继续垄断全球绝大多数搜索引擎市场,雅虎、百度和必应三大搜索引擎所占市场份额之和仅为15%,挑战谷歌尚需假以时日

2.2.4 网络视频

comScore发布的2011年10月全球视频网站排行显示,谷歌旗下网站仍是全球网络视频浏览量最高的网站,10月份的网络视频浏览量达到883亿次,占全球网络视频浏览总量的43.8%。在谷歌旗下网络中,YouTube的网络视频浏览量最高,所占比例超过了99%。优酷在全球在线视频网站中名列第二,当月的网络视频浏览量为46亿次,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榜单后三位依次由美国音乐服务网站VEVO、社交服务网站脸谱网及日本视频网站Dwango夺得,如表2.7所示。

表2.7 2011年10月全球网络视频浏览量前五名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加拿大和美国的人均网络视频浏览量最高,它们10月份的人均网络视频浏览量分别为304个和286个。英国10月份的人均网络视频浏览量为269个,土耳其和德国的人均网络视频浏览量均为251个。

数据显示,在2011年10月,将近12亿互联网家庭用户和工作用户(15岁以上)浏览了在线视频,所观看视频总计达2014亿次。Comscore视频产品负责人Dan Piech表示,随着全球宽带不断普及,在线视频迅速走红,视频观看已经成为数字内容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3 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应用情况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球的手机用户总量已达59亿,全球移动通信渗透率已达87%,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渗透率也高达79%。在全球所有手机用户中,移动宽带用户将近12亿。过去四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底,移动宽带与固话宽带用户量比率已达2:1。

2.3.1 总体发展情况

目前,移动互联网尚处于起步阶段。IDC预计,到2015年,通过移动设备无线上网的用户将超过通过有线以太网方式上网的用户。移动设备正在造福人类,特别是固定宽带普及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Analysys Mason的研究就显示,印度移动宽带普及率对国民经济效益贡献显著:到2015年,移动宽带普及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对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约1620亿印度卢比。2011年,从政府到业界都加大了对移动宽带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1.各国政府重视移动宽带部署

由于偏远地区人员稀少、地形崎岖且电信公司提供服务成本过高,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农村地区宽带互联网接入不足的问题。而通过移动互联网则可以有效地弥合这一数字鸿沟,进而改善偏远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教育状况。

201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普遍服务基金(USF)进行了改革计划。作为改革计划的一部分,FCC首次将移动宽带定位为独立的普遍服务目标,并将设立一个新的“移动基金(Mobility Fund)”专门为其提供支持。

10月,英国宣布计划投资1.5亿英镑发展英国移动宽带网络,以实现99%的人口覆盖率,特别是帮助“5%~10%的生活和工作在移动信号覆盖较差或者没有信号覆盖的地区的消费者和企业”。这项工作将于2012年启动。

2.发达国家迈进4G时代,LTE技术获得业界青睐

无线网络行业正在从语音和简单数据传输时代跨入成熟的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接入移动宽带的时代。HSPA.,HSPA+和LTE等无线技术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广阔的前景。下一代4G无线标准——4G LTE技术能够满足下一代移动服务所需的带宽需要,从高速音乐下载到高清流媒体视频,再到多玩家游戏。由于得到全行业的普遍支持,4G LET技术有望成为提供上述服务和其他优质内容产品的标准选择。

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显示,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运营商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其网络转向4G技术,大规模LTE无线基础设施部署工作已经于2011年全面展开。在此期间,全球用于LTE基础设施设备的开支将增至279亿美元,较2010年的15亿美元大幅飙升。另据德勤研究报告显示,在2012—2016年,美国移动运营商可能投入250~530亿美元建设和发展4G移动网络,相关举措将使美国的GDP增加730~1510亿美元,并创造出37~77万个就业机会。

3.智能终端普及有望助力移动宽带采用

近几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球流行不断推动着移动宽带的普及,iPhone、iPad、Android手机等移动设备已经带来了一场革命,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美国与欧洲市场,智能机的出货量已经超越了功能手机。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价格的下降、功能的增强,以及运营商推出更便宜的数据服务套餐,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4.877亿部,首次超过PC机的出货量(4.146亿台,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上网本和平板电脑),比2010年增长了14.8%。同时,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增长更加惊人,比2010年足足增长了274.2%,达到6320万台。

2.3.2 移动互联网应用情况

随着智能手机逐步取代个人电脑占据主导地位和全球移动宽带的广泛部署,在不久的将来,从娱乐到商务,从社交到本地信息搜索,人们绝大多数需要使用网络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而且最关键的是,信号几乎无处不在。

1.移动支付和移动商务

Gartner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新兴市场发展缓慢,移动付款市场仍在稳定增长中。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超过1.411亿,与2010年的1.021亿用户相比将增长38.2%,全球移动付款交易金额也将增长至861亿美元,较2010年的489亿美元增长约76%。

随着越来越多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购物和支付,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将获得强劲的增长。在发达国家市场,随着移动软件商店的成功,以及亚马逊、eBay对手机营销渠道的扩展,购买商品成为北美跟西欧使用移动付款最主要的应用,2011年购物将店北美与西欧移动交易的90%与77%。eMarketer研究数据也显示,2011年美国移动电子商务零售市场规模达到67亿美元,相比2010年增长率高达91.4%,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将一直持续到2015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将达到310亿美元。

2.移动社交

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许多市场当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并且正在持续发展中,但是在社交网络的整体使用当中依旧算是小众。西方市场中,1/4~1/3的用户会每月至少一次用移动设备登录社交网站。

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访问移动社交网络美国用户数增长了37%,一半的用户在他们的移动设备上阅读过来自组织、品牌的信息或新闻。而脸谱网、推特网和LinkedIn等主流社交网站在过去一年中的移动用户数量都增长了50%以上,脸谱网的移动用户增长了50%到5700万人,而推特网增长了75%到1340万人,LinkedIn的移动用户则增长了69%到550万人。

此外,随着团购类网站、位置服务社交网站的走红,提供基于位置的电子商务服务为企业和品牌与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互动提供了越来越值得关注的平台。结合了移动、社交和本地信息服务三要素的应用将迎来爆发期,更多的社交应用会集成本地购物或团购功能。

3.移动搜索

移动搜索是互联网搜索领域中正在兴起且快速发展的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查询来自移动设备。麦格理证券研究公司预计,目前所有互联网搜索流量中有10%~15%是来自移动设备,2012年这一数字还将增长至25%~30%。谷歌公司也表示,在特定搜索类别中,如餐馆,几乎30%的搜索是来自移动设备。

Siri语音搜索服务无疑是2011年最引人关注的搜索应用。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搜索功能,其核心是基于语音识别和智能语义搜索技术。利用Siri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Siri可以支持自然语言输入,还能够不断学习新的声音和语调,提供对话式的应答。目前,Siri语音系统仅支持英语、法语和德语。

有专家表示,2012年,谷歌和微软都将瞄准移动搜索市场。搜索功能将会以各种方式被集成到任何可以想象出的智能手机应用中,包括对视频、照片和音乐的搜索。图片搜索预计将会出现较大的发展,这将推动购物、地图,甚至餐厅评论等服务的发展。

2.4 国际互联网投融资并购情况

2011年,尽管全球经济持续萧条,全球风险投资金额仍然高达284亿美元,投资案数量达3673件,分别比2010年增长22%和4%。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软件和生物科技行业。同时,全球IT并购总额也比2010年大幅上涨41%,达到1677亿美元。

2.4.1 互联网产业风险投资情况

美国MoneyTree 2011年第四季度风险投资报告 指出,2011年软件行业是最大赢家,而互联网领域投资额较2010年增长68%。

报告指出,2011年,针对互联网公司的风险投资额达到69亿美元,投资案为997件,较2010年的41亿美元与807件投资案分别增长68%与24%,见表2.8。2011年标志着过去10年间互联网领域投资的最高峰,而2011年第二季度更是以24亿美元创下了10年来的季度新高,如图2.3所示。“互联网公司”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分类,无论原始业务属于哪个类别,只要公司业务模式依赖于互联网,该公司就属于这一分类。2011年,互联网企业的投资额占全部风险投资金额的24%,而2010年的占比为18%。

表2.8 2011年投向互联网公司的风险投资金额及数量

图2.3 2010—2011年投向互联网公司的风险投资额

报告显示,2011年,软件行业仍是风险投资中的第一大赢家,行业风险投资金额较2010年增长38%,增至67亿美元,同时,软件行业投资案达到1 004件,规模较上年增长7%。不过,在第四季度,软件行业投资势头减弱,投资额为18亿美元,投资案只有238件。

2.4.2 IT产业并购情况

2011年,IT业巨头不断加快行业收购和资源整合步伐。根据安永(Ernst &Young)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最新全球科技并购报告,2011年包括软件、半导体、互联网、IT服务、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及电子产品在内的全球IT并购总额比2010年的1190亿美元大幅上涨41%,达1677亿美元。全年并购交易3006笔,增长13%,其中10亿美元以上的IT并购达34笔,1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为228笔。平均单笔IT并购额为1.67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7%。2011年IT并购榜的前三位分别为:谷歌118.8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惠普102.2亿美元收购Autonomy;微软85.5亿美元收购Skype,见表2.9。

表2.9 2011年IT并购排行榜

纵观2011全年,与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业务密切相关的商业智能和业务分析是2011年并购增长的重要动力,此外信息安全、医疗IT、社交网络和在线移动游戏、网络视频和存储等业务也是2011年并购的重点。

2011年并购的软件公司总额达490亿美元,占总并购额的30%。虽然总额和2010年相比略有下滑,但依然占据最大份额。除了惠普收购Autonomy外,SAP公司33.7亿美元收购SuccessFactors,黑石22亿美元收购Emdeon,GGC和Infor18.4亿美元收购罗盛软件,甲骨文14.3亿美元收购RightNow,都是年度知名的大手笔收购。

2011年来自半导体企业的并购金额达316.55亿美元,比2010年猛增187%。前10名并购中有5笔并购来自半导体领域:德州仪器60.7亿美元收购国家半导体,Applied Materials47.5亿美元收购维利安半导体,泛林半导体36.8亿美元收购诺发系统,博通34.5亿美元收购NetLogic,高通32.2亿美元收购创锐讯。

值得关注的是私募基金(PE)在2011年的并购金额中高达330亿美元,占整体IT并购额的20%,比2010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这说明IT企业已经走出了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低谷,在资本市场逐年升温。

2.5 国际互联网安全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能源供应和供水系统一样不可或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依赖互联网的正常运转,网络一旦瘫痪,其后果对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2.5.1 网络安全关注点

2011年,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依旧严峻,从网络攻击的数量、类型、范围和复杂程度来看都更胜以往;随着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各国政府日益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美国、英国、德国等世界强国更是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制定了网络安全战略。

1.西方多国出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2月,德国政府通过了《德国网络安全战略》,旨在加强保护德国关键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并在欧洲和全球开展有效合作。其核心内容是成立一个国家网络防御中心。同年6月,德国国家网络防御中心正式成立,用于识别来自网络世界的威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月,荷兰推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根据该战略,荷兰将成立全国网络安全中心(NCSC),其具体职责为分析网络威胁和趋势,为网络安全事件响应和危机管理提供支持。该中心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运作。

5月,美国白宫发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集中阐述了美国政府有关网络空间的国家战略计划,宣称美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防御至关重要的网络资产。该战略标志着美国互联网政策第一次有了顶层设计,对全球互联网发展形势将会产生深远影响。该战略也是美国政府针对全球互联网推出的首份国际战略与政策报告,其内容与目标已从美国自身的网络空间范围扩展到全球网络空间。同年7月,美国国防部发布首份《网络空间行动战略》,该战略将网络空间列为与陆、海、空及太空并列的第五大“作战领域”。1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报告称,国防部保有运用武力响应针对网络空间以及其他领域的攻击的能力,并且正在发展这种能力。

6月,新西兰政府发布《新西兰网络安全战略》,同年9月新西兰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正式成立,旨在帮助政府各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供应商抵御网络威胁。

11月,英国政府公布新版的《网络安全战略》,表示将建立更加可信和适应性更强的数字环境,“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商业地区之一”。在2010年版的《网络安全战略》基础上,新战略具体阐述了如何打击网络威胁以实现经济繁荣,保护国家安全及公众的生活所需。根据该战略,英国政府将拨款6.5亿英镑(约10亿美元),用4年时间提升该国的网络安全水平,维护网上交易安全。

2.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加剧网络安全威胁

2011年,针对安卓系统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和社交媒体网站诈骗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安卓系统恶意软件数量激增。市场占有率增长迅速、大量免费的关于该平台的技术资料以及谷歌安卓电子市场的应用筛选不严格,使得在这个平台上传恶意程序非常容易。3月,当谷歌发现50个Android应用程序为恶意程序时,被迫从其Android Market中删除了这些应用程序。12月,谷歌再次撤下22款被发现包含欺诈软件的应用。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诈骗行为日益猖獗,包括脸谱网上的点击劫持(click-jacking)和通过推特网发送恶意链接等,这些安全威胁正引发新的,以及更严重的来自数据入侵、盗窃和丢失等方面的企业漏洞。随着社交媒体已经变成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员工使用企业网络登录网络增加了企业网络的脆弱性。

3.黑客行动主义崛起

2011年,以国际性黑客组织Anonymous,Lulz Security为代表的黑客行动主义者表现活跃。黑客行动主义(Hacktivism)泛指因政治或社团目的而产生的黑客行为,独立完成这种行为的个人被称为黑客行动主义者(hacktivist)。黑客行动主义者与黑客采用同样的技术及手段,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的目的在于借助黑客行动到网上宣泄思想,以一种激进的手段发表他们的观点,或引起政治或社会等方面的关注。他们惯常采取的方式是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即通过非法流量使受攻击的网络超载,进而瘫痪网络。此外,他们还会窃取政府、组织和商业机构的机密文件或数据资料并效仿维基解密向外界披露。

4.“云攻击”成为现实

2011年,“云攻击(Threats to Cloud)”正在变成现实,存储了大量用户资料和行为的“云提供商”,例如微博、社交网站、网络存储,甚至包括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和酒店业者,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2011年发生了多起针对“云”的攻击,比较知名的有针对索尼PSN的系列黑客攻击、针对WordPress的黑客攻击、新浪微博蠕虫病毒攻击,以及多家国内网站遭到“拖库”事件等。“拖库”是安全行业术语,指黑客入侵企业网络并把服务器上的用户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等复制下来。

5.企业数据泄露引发巨额经济损失和个人隐私担忧

根据美国数据隐私研究公司波耐蒙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显示,2011年,美国企业用于处理数据泄漏的花费将超过1300亿美元。每家企业数据泄露的平均代价为450万美元,包括安全检测、告知、提高安全性和业务流失。2011年4月份发生的“索尼被黑”事件导致7 700万客户的信息外泄,包括信用卡账号。2011年6月,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承认,黑客入侵了该行的北美网络,并获得了约20万信用卡客户的资料。不明黑客侵入银行系统,盗取了大批信用卡持有者的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账号以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联系方式。2011年末,中国公众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事件,CSDN、天涯等众多互联网公司的账户密码信息被公开下载。截至12月29日,CNCERT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疑似泄露的数据库有26个,涉及帐号、密码2.78亿条。

2.5.2 网络安全重大事件

2011年可说是“黑客之年”,一年中攻击事件频传,入侵政府机关、全球知名公司电脑及服务器等消息不断。

1.“索尼被黑”事件

2011年4月,索尼公司旗下游戏站网络(Play Station Network,PSN)遭到黑客攻击,波及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几乎全球各地的所有PSN用户,PSN几乎陷入彻底的瘫痪。几轮攻击中,黑客入侵者窃取了大约7700万份PSN个人信息以及2700万个Qriocity(云音乐服务)账户。被窃的PSN个人信息中包括1000多万个信用卡账户,涉及57个国家和地区。而2700万个Qriocity账户中,也同时包含了用户的姓名、地址和密码。索尼数据遭窃案受影响的用户可能超过1亿人,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用户数据失窃案。此次的黑客攻击使得索尼玩家在数周时间内都无法访问该服务,而这一平台直到2011年6月末才全面恢复。索尼公司表示,此次攻击事件导致其损失1.7亿美元。

2.伊朗称连续遭受针对性网络攻击

2011年4月,伊朗迈赫尔通信社报道称,伊朗再次遭到一种名为“繁星”的蠕虫袭击。伊朗科学家已经识别出“繁星”(Stars)蠕虫的某些特征。他说,这种恶意软件可与被锁定的系统兼容,而且可能会被误认为政府的执行文档。伊朗官员表示,“繁星”蠕虫是专门针对伊朗开发,但没有透露其攻击的具体目标。

同年11月,伊朗官方宣称,伊朗国防计算机系统遭到名为Duqu的“超级病毒”感染,这是针对伊朗核设施的第三次大规模网络攻击行动。这种电脑病毒这种新发现的病毒Duqu与2010年攻击伊朗核设施电脑的“震网(Stuxnet)”病毒类似,已被及时控制并清除。Duqu据信是专为破坏伊朗的核设施而制造的。赛门铁克公司分析,这种病毒的设计理念是搜集工业信息,以进一步攻击工业控制系统。病毒程序写手可能是Stuxnet病毒的制造者,或掌握Stuxnet病毒源代码。

针对性攻击是指向特定个人、特定人群或组织的网络攻击,而一般意义的恶意软件攻击则旨在影响尽可能多个体。安全专家认为,传播Duqu恶意软件的攻击正是此类型的攻击。

3.黑客团体LulzSec和Anonymous表现活跃

2011年也是黑客组织Lulz Security(LulzSec)和Anonymous(匿名者)异常活跃的一年。这些组织通常以全球的商业和政府机构为攻击目标,他们窃取数据后并对外公布,或是发动攻击迫使网站下线。在5~6月的50天里,LulzSec曾先后攻破索尼、任天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EMC旗下的RSA、美国参议院、中央情报局和英国有组织犯罪重案局(SOCA)的网站。而Anonymous据信领导了对美国科氏工业集团、美国银行和北约的攻击,以及对纽交所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Anonymous在“占领华尔街”和旧金山湾区疾速交通网(BART)的抗议运动中非常活跃。

此后尽管多国政府积极采取行动,西班牙、土耳其、美国先后逮捕了数十名涉嫌参与Anonymous对政府网络及商业系统的攻击的黑客成员。LulzSec在压力下于2011年6月25日宣布解散。但Anonymous则表示会采取报复行动,并将继续对政府、与政府合作获得数十亿美元合同的企业进行攻击。2011年底,Anonymous宣布为期一周的圣诞攻击计划LulzXmas,主要针对全球金融、军方和政府机构。

4.RSA遭遇APT攻击事件

2011年3月,国际顶级安全厂商RSA(注:众多大型公司和政府机构采用RSA SecureID作为认证凭据)遭到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击,部分SecurID技术信息及客户资料被窃取,随后很多使用SecurID作为认证凭据建立VPN网络的公司——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公司等美国国防外包商先后遭到攻击,重要资料遭窃取。RSA的数据泄露为其母公司EMC带来了5500万美元的损失。

本次RSA所遭遇的攻击属于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一种。2010年著名的伊朗核设施被攻击事件也属于APT攻击。APT是黑客入侵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在2011年全面爆发,这种攻击具有持续性,甚至可能长达数年。攻击者不断尝试各种攻击手段,以及在渗透到网络内部后长期蛰伏,不断收集各种信息,直到收集到重要情报。由于其强大的破坏性,甚至有人已经将之上升到国家网络战争的高度。

2.6 国际互联网治理大事件

2.6.1 互联网治理论坛

2011年9月27日至30日,第六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以下简称“IGF论坛”)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互联网——改变的催化剂:接入、发展、自由、创新”,旨在探讨如何对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实施有效治理。论坛下设六个议题,分别是“互联网治理促进发展”、“新兴问题”、“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互联网安全、开放和隐私”、“互联网接入及多样性”及“互联网治理回顾与展望”。

本届IGF论坛是第二个五年会议任务的第一届,从开幕式起,各方皆对IGF论坛的延续给予支持和肯定。大会主流意见认为,IGF论坛为全球探讨解决互联网的治理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多方参与、多方对话的平台,可供各利益攸关方相互交流和共享互联网治理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开放、透明以及多方参与模式是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原则。各国政府部门应融入和加大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力度,毕竟全球互联网治理问题不是某一个政府能独力解决的。

当前人们的关注重点正逐渐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入转向互联网应用相关问题。在几个大议题的讨论上,都提及了移动互联网和宽带对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会很多场合都提及了网络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流动问题。

在互联网治理促进发展问题上,大会着重探讨全球互联网治理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意见认为应加强能力建设,尤其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应协助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开展互联网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要考虑政策制定对发展的影响。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认为,解决好财政支持、商业模式和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信息通信建设是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互联网新兴问题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讨论的主题。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美国如今已在部署LTE网络并预计在2013年完成全国覆盖。另一方面,正因为移动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其网络中断后的及时恢复能力应予以重点关注。

在互联网安全、开放和隐私方面,与会人员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认为三者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应予以必要的平衡。应通过立法手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但应注意尺度以避免影响行业创新。国家安全和网络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屡被提及,许多用户信息都掌握在大公司手中,但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获取相关数据。同样对于公司来说,如果用户信息全部加密,将可能无法开展针对用户的信息挖掘和推广工作,如何保障个人信息或隐私安全是面临的难题。当前许多个人信息和数据都存储在云端,跨境信息和数据如何管理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大会呼吁制定普遍认可的治理准则,同时加大跨境协同合作。此外,会上还探讨了在什么情况下应切断社交网络甚至是互联网,既有意见反对过滤和干涉信息自由流动,也有意见提出要加强多边合作、相互理解。

在谈到回顾与展望时,大会总结当前发展中国家参与IGF论坛的程度已有所提高,虽然会上已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进行发言,但未来还应加强在相关方面多样性及多利益攸关方面的参与。有意见认为,政策制定者应多参与和了解IGF论坛,这对于本国的互联网政策制定很有积极意义。此外,许多国家或组织已经把互联网治理问题提上重要议程,如巴西继去年发布“互联网治理十条原则”后,今年拟将在此基础上把“原则”上升到立法基础的高度;肯尼亚出台了关于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行动指导纲要;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共同制定了“互联网治理原则”,并提出了“权利最大化,限制最小化”的口号。

2.6.2 伦敦网络空间会议

2011年11月1日,英国外交部在伦敦主办了为期2天的“伦敦网络空间会议”,议题包括网络空间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自由、网络犯罪立法、网络时代的政策制定、网络空间的社会利益、网络空间的儿童保护等。我国政府派出包括外交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部等部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互联网企业领袖、民间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与会各方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青少年、网络立法与治理方面的立场比较一致,但在其他方面存在明显分歧,如大部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自由表达、信息自由流通、反封堵或过滤措施等方面的立场和观点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甚至是针锋相对。纵观此次会议,是英国政府旨在国际场合大力推行或宣扬互联网自由表达、信息自由流通、反对互联网专制等观点的一次展示会,并取得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未来,关于争夺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主导权的竞争将日渐激烈。

(互联网协会 孙小宁、钟睿) arkYplJRgQfXPZKSJshCMCbFKfljIhkzl2og0a7mDB2ZdIdD6B9fKSWDDwUntu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