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IP地址

截至2010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达到2.78亿,折合16.55A。2011年2月,IANA把最后5个A的IPv4地址各分配1个A给各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IR)后,IANA的IPv4地址资源全部分发完毕,各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IR)持有的IPv4地址也预计在2011年陆续分发完毕,其中IPv4地址消耗速度最快的亚太地区的IPv4地址预计在2011年5月左右分发完毕。面对网民的快速增长和我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和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产生的海量IP地址需求,实现向IPv6过渡变得更为紧迫。

根据互联网IP地址资源分配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IPv4地址数量排在前十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如图3.1所示。我国拥有的IPv4地址总数位于世界第二,占全球IPv4地址数量的8.6%,比2009年年底所占比例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这是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结果。

图3.1 全球IPv4地址分配状况(单位:万个)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IP地址的需求持续增长。2010年全年IPv4地址分配全球前三位中,中国以688B位居第一,韩国以392B位居第二,美国以327B位居第三,反映了在亚太地区,尤其在中国,互联网处于快速增长时期,IPv4地址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如图3.2所示是近10年中国IPv4地址数量增长情况。

根据全球IPv4地址的消耗情况,专家曾预测IANA的IPv4地址会在2011年左右耗尽,面对剧增的IP地址需求,2010年作为最后的IPv4申请年,IPv4地址的申请呈现白热化状态,众多的互联网服务商都抓紧“最后的机会”向相应的IP地址分配管理机构提交了IPv4地址申请,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的IPv4地址申请次数和数量都比前几年有显著上升。根据全球数字资源组织(NRO)的追踪数据,2010年1月全球IPv4地址还剩10%,2010年6月仅剩6%,2010年12月底IPv4地址仅剩不到3%,在2011年2月,IANA的IPv4地址全部分发完毕,比此前专家预测的2011年中IPv4分发完毕再次提前。

图3.2 中国IPv4地址数量增长情况(单位:万个)

在IP地址分配政策方面,2010年最受关注的是IPv4地址耗尽后的地址回收与再分配政策及IPv4地址耗尽“软着陆”政策。回收与再分配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回收IANA早期分配出去而未使用的IPv4地址,并把回收的IPv4地址再分配给需要的用户;IPv4地址耗尽“软着陆”政策的思想是预留部分IPv4地址做特殊分配,这部分地址不是按之前的“按需分配”原则,而是统一分配少量IPv4地址(1~4个C)给各申请单位,其目的是在IPv4地址“耗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可以分配少量的IPv4地址给新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服务商,使它们的IPv6网络能够实现跟IPv4互联网的互连。中国专家参与了上述政策的讨论、制定和完善过程,并提出了改良意见,有效地引导IP地址分配政策向有利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IPv4地址即将耗尽,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IP地址存在海量需求,因此,积极推动向IPv6过渡,是当今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任务。

IPv6具有海量的地址空间,从IPv4的32bit扩展到128bit,地址容量达到2 128 个,彻底消除了互联网发展的地址障碍及其相应问题,同时IPv6还具有一系列优点,如内置移动IP,可以更好地实现移动互联网;自动发现和自动配置功能,支持移动节点和大量小型家电及通信设备的即插即用等。

根据互联网IP地址资源分配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IPv6地址数量排在前二十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巴西、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中国台湾地区、波兰、英国、荷兰、中国大陆地区、挪威、比利时、瑞典、俄罗斯、瑞士、加拿大和捷克。全球IPv6地址分配状态如图3.3所示。

相对于全球第一的网民规模,中国的IPv6地址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010年年底共申请到IPv6地址402块/32,处于全球第十三位;但相对于2009年年底的统计数据63块/32,2010年中国的IPv6地址持有量显著增长,增加了339块/32,显现出在IPv4地址耗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驱动下,中国的IPv6在加速发展。

图3.3 全球IPv6地址分配状态(/32地址块个数)

2010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及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驱动下,中国IPv6的商用进程逐步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逐步从试验、示范转向试用和商用,以中国电信为首的各大运营商也陆续制定了各自的IPv6商用时刻表。

针对国内IPv6发展的形势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结合对国际IP地址分配政策的了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3月推出了“IPv6地址快速申请通道”,方便国内互联网服务商申请IPv6地址;中国电信也在制订IPv6商用部署计划后,向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申请了/24的IPv6地址(相当于256个/32),使中国的IPv6地址持有量在2010年显著上升。

2010年IPv6在中国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我国IPv6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各方对于过渡的紧迫性认识不一,过渡技术路线和过渡方案不清晰等,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和产业链各方加强合作、协同推进。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上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国目前拥有的IPv6地址数量不容乐观,虽然比2009年底有了显著增长,2010年年底我国IPv6地址量仅处于全球第十三位,比位于前十名的国家或地区低了一个数量级,跟前三名的国家比更是远远落后。因此,提高对IPv6地址资源的认识,加强IPv6地址规划管理,改善我国IP地址资源分配管理机制,促进国内企业规划和申请更多的IPv6地址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MpbW9VCuzOvP4O1y6lrCCvEaizbgd3C6mML7hpJ2con5/nVxK4hfFNXn0B0p4B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