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儿子有多动症
——“问题孩子”与孩子的“问题”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想当然,不能主观臆断“问题孩子”和孩子的“问题”,要分清什么是“问题孩子”,什么是孩子的“问题”,分清孩子哪些问题必须及早修正,哪些“问题”要淡然处之。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的儿子叫彬彬,今年3岁,他精力旺盛,调皮好动,一天到晚闲不住,不停地研究这个,捣鼓那个,且总是“搞破坏”。

一次,我们几个同学聚餐。在整个过程中,彬彬没有一刻闲着,他到处跑,触摸、探索周围每一件物品。嘴里嚼着食物,他也不忘不断拉开、拉合百叶窗帘,或抠墙皮,或开门、关门。

彬彬的父母轮番对他“进行教育”,一会儿严厉地呵斥他,一会儿强行把他摁在椅子上,一会儿又把他带离房间让他受罚……

可这些都没能让彬彬“老实”一点,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他几句后,他生气地抓起饭店门后地上的糖纸、瓜子壳等垃圾,扬到了餐桌上,落在了一些菜盘里。

所有的人都无心再吃饭,彬彬的爸爸、妈妈都一脸尴尬,妈妈愤怒地呵斥儿子,爸爸忍不住对儿子动起了手。

我走上前,制止了彬彬的爸爸、妈妈。

彬彬的妈妈无奈地对我说:“老同学,您是搞教育的,您看我儿子还有救吗?这孩子总是多动,总是不能静下来。我曾带他去医院咨询过,可精神科医生说孩子没问题,但我总觉得他有多动症……”

原来,彬彬的妈妈认为儿子的表现是多动症,并为此苦恼不已。我不禁苦笑,对彬彬的妈妈说:“您儿子不是多动症,您看他动作很协调,注意力也没问题。而多动症是指活动过度,常伴有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等问题。您儿子只不过是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而已,可不要给孩子乱扣帽子啊!”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因为孩子有某些“问题”,就认定孩子是“问题孩子”,或把孩子的正常表现也定性为“问题”,而采取不当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是要不得的。

在我的老家,有个邻居家的女孩,她父母的脾气都不好,对她非常严厉、苛刻。尤其是父亲,脾气很火爆,女儿若不听话或做事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大声呵斥、恐吓女儿。

为此,女孩非常惧怕自己的父母,被父母批评不敢声辩、不敢哭,自己有要求也不敢提,父母要她干什么,她就乖乖地去干什么,从不给父母惹麻烦。

在父母的管教下,这个读小学的女孩看上去非常安静、隐忍、乖顺,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做事或玩耍,很少和其他人发生矛盾。

而女孩的父母也为自己管教孩子的“成果”而自鸣得意,当别人谈起这个女孩时,女孩父母的眼神和口气中,似乎总流露出自豪:“瞧,我把孩子调教得多么听话!哪像你们的孩子,不听话。”

的确,这个女孩乖顺得出奇,从不麻烦父母和其他人,这让父母觉得管教这个孩子非常省心。

但是,我却很为这个女孩担心。她父母只看到了女儿表面上的乖顺,却没意识到女儿这种表现其实是一个问题。女孩为了讨好父母而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表现。

孩子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要求自己想要的,不敢在父母面前释放自己的内心情绪,这样压抑久了,孩子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孩子”。

这是做父母的最大禁忌:为了省却自己的很多麻烦,而无形地压抑孩子的个性需求,压抑孩子的情绪感受,却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是在培养一个“问题孩子”。

一次,我带小语在公园游玩时,遇见一个3岁多的男孩和他的奶奶。男孩拿一把小铁铲在玩沙土,奶奶在一旁看着他。男孩的铁铲是把新铁铲,尖部比较锋利。

一会儿,奶奶拿出水瓶要孙子喝水,男孩不喝。奶奶再次把水瓶伸到孙子嘴边,男孩就生气了,抓起水瓶狠狠地砸向奶奶。

水瓶砸到奶奶的胳膊上,然后掉到了地上,里面的水洒了一地。

奶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捡起瓶子,走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奶奶拿出樱桃给孙子吃。大概男孩正玩得高兴,被奶奶打搅,他很不高兴,就使劲推了奶奶一下。男孩力气真大,奶奶一个趔趄向后倒退了几步,险些摔倒。

接着,男孩大叫着,突然将手里的铁铲扔向奶奶。铁铲擦着奶奶的身体从一旁落到了地上,铁铲的尖部险些打到奶奶身上。

看到这一幕,我惊出一身冷汗,想必奶奶也吓得够呛。

可这时,奶奶只是不痛不痒地呵斥了孙子几句,然后她把铁铲捡起来,放到手里提着的一个袋子里。

我走上前和男孩的奶奶交谈,问她:“孙子这么任性,您为什么不严肃地管教他?”我担忧地告诉她,“孩子这样下去可不好,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的。”

没想到,奶奶只是叹口气说:“唉,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宝贝,不顺着他怎么行啊?孩子这样没事,大了或许就好了……”

奶奶告诉我,他们一家人无论什么事都依着孙子,孙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搞得一家人甚至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即使这样,奶奶也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

我无奈地苦笑:真是糊涂的家长!

树大未必自然直,孩子小时候的坏习惯、坏行为,小时候的小问题,如果不及时改正和解决,就会酿成大问题,使孩子成为真正的“问题孩子”。到时候,父母哭都来不及。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想当然,不能主观臆断“问题孩子”和孩子的“问题”,要分清什么是“问题孩子”,什么是孩子的“问题”,分清孩子哪些问题必须及早修正,哪些“问题”要淡然处之。

把有问题的孩子定性为“问题孩子”,漠视某些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或把孩子真正的问题视为正常表现,这些都是要避免的,因为这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FycpwNIOQL8J5lfSye09urXmGaGcQ7+BHlXc9JvrUjEcOQ1lLfy5A0eggWG8LS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