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压力大而抱怨的人大有人在,它就像流行性病毒一样会传染。如果你的周边有一个人生了这种毛病,那么你就要注意了,甚至你的团队也会遭殃,因为它根本不会带给你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带给你的总是梦靥般的情绪和不安。你会是这样的人吗?
“凭什么让我加班,我已经够累的了。老板连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烦死了!”
“我比他工作积极,能力也不差,为什么薪水比他少那么多?这世道一点儿也不公平。难道我就是出力不讨好的命?”
“这项工作根本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为什么总是让我做?为什么不发给我双倍的工资?”
许多时候,很多员工都会有这样的抱怨。他们抱怨老板抠门,苛扣工资;抱怨公司制度过严,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抱怨出差太累,任务太重;抱怨没人能够理解他……经常抱怨的人或许能找到一些志趣投合的人发泄下私愤,缓解下心中的不满。但久而久之,没有任何意义,大部分是因这些抱怨浪费了时间,工作上不仅没有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没有在职场上积累到一定的行业经验,而且也没得到老板的器重和赏识,到头来一事无成,自食其果。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怎样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难道仅仅靠对工作的抱怨、不满、拖拉和偷懒吗?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一种惩罚,如果你觉得工作是一种痛苦,那么你就永远休想得到晋升的机会,甚至你连目前的这份职业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失去。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抱怨津津乐道。直到有一天被公司解雇了,还全然不知。
五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小伙子叫小张,他服务于一家图书公司。跟他同时进入这家公司的还有一位跟他年龄相仿的姓李的小伙子。这两个人从事的是同一个职位——图书销售员。
该图书公司的老板在安排这两个小伙子工作的时候,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往往表现得截然不同。
“小张,你去库房查下库存书有多少。”
“好的,老板!”
“小张,你去盯紧印刷厂,我们要印刷新书了,一定要注意跟紧。”
“好的,老板!”
“小张,你起草一份与纸厂的合同,我们要订纸张。”
“好的,老板!”
“小张,你做个市场调研,对全国客户进行摸底。”
“好的,老板!”
“小张,你本周六过来值下班。”
“好的,老板!”
从以上老板安排小张的工作任务来看,你竟然不知道小张的工作职责是什么!他是秘书还是印制人员?是销售员还是文员?无论老板安排小张什么工作,他都欣然同意,愉快接受,从没有半句怨言。
而姓李的小伙子则截然不同,老板安排工作时,总是有千万种理由。
“小李,本周末你加下班。”
“老板,我本周有约会。”
“小李,你去考察下北京的几家纸行。”
“老板,这事不属于我管,好像是印制部门的事。”
“小李,你起草一份与物流公司的合同。”
“老板,能给我格外加奖金吗?”
以上两个人对工作的态度,风格迥异,当然结果也会不一样。五年后的今天,小张自己独立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小张正是因为在服务过的公司里什么都做,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学会了这个行业中的很多知识,每个环节每个流程都比较熟悉,因此锻炼了自己,成熟了自己。
而小李因为在工作中总是跟老板讨价还价,五年之后的他依然是一个图书销售员,而且还被很多单位炒过鱿鱼。
事后,我跟小张聊天时,他告诉我他的心得体会和职场感悟。
“当时,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懂,得多学点,老板让我去做事,就是给了我一个锻炼机会,也证明老板器重我,我为什么要去抱怨呢?我感激都来不及呢!”
我问他:“当时你的薪水很高吗?”
他说:“就是学徒工的工资,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又为什么苛刻要求老板加薪呢?我是个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工资是凭自己的能力来争取的,而不是向老板索要的,假如没有能力,不能在老板面前证明自己的业绩,那么要工资也是没用的。”
在职场中,抱怨者多于“逆来顺受者”。智联招聘曾发布了一个职场抱怨状态特别调查报告。在参与调查的5000余人中,65.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另据一项由国内权威机构对近万名“80后”职场人士进行的职业压力调查显示, 六成职场人每天都抱怨。但这些抱怨,没有给任何人带来什么好的后果,只能每天唉声叹气来排解情绪。何不换种思维模式,把抱怨改变成积极的态度呢?
一个人步入职场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工作而奔波,所以,一个人的价值一般都是通过工作来体现的。要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执行中有完美的表现,而最重要的是要树立高度的职业精神,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和提升工作能力的保证,也是赢得上司赏识和同事们尊重的前提。
一味抱怨工作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也永远不会被老板赏识和得到晋升的机会!
静思语:
《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想要别人改变,你首先得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