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别称“蓉城”,因五代后蜀后主孟昶曾于此遍植芙蓉而得名;成都也叫“锦城”,因汉朝时这里盛产蜀锦。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非常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在中国偌大的历史版图上,成都也是唯一一个建城以来城址以及名称从未更改的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不论是“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都曾无限深情地讴歌过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成都这样的天府之国,美景美食美人皆多。成都适合旅游,适合休闲,适合发呆,最不适合的是走马观花。如果选择在成都度过一天,最好不要抱着赶场子的心情,慢慢游览体会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安祥,体会当地人悠闲慵懒的生活节奏,这样才是不虚此行。
成都位于四川中部,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成都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接壤。距东海1852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具有春来早、夏闷热、秋凉爽、冬湿冷的气候特点,究其原因是成都正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都年平均气温在15.2~16.6℃,年降雨量1000mm左右。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
成都的行政规划格局为9区4市(县级市)6县的格局,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
成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接受了多次大移民。截至2011年9月30日,成都常住人口14047625人,成都市户籍人11426985人。成都主城区人口529.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7%。成都常住人口当中,城镇人口约为922万人,城镇比例约为72.8%。
成都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代表性方言,是四川话中最具代表性的。狭义的成都话是指流行于成都市及附近地区的方言,属西南官话中的四川方言成渝片;作为西南官话的代表性方言,有时广义的成都话也用来指代西南官话(流行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方言)或四川方言。成都话因其软糯,有“西南话之吴侬软语”之称。
从成都的别名“蓉城”即可想见,芙蓉花应是很受成都人喜爱的。芙蓉花在成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在民间传说里也盛誉不绝。芙蓉花外形娇美动人,有国色牡丹般的容颜,还有棱霜傲雪的坚毅品格,是富饶美丽的成都的象征。每到秋天,芙蓉花开,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又使成都得一美名“锦城”。自唐时起延至今天,每年的农历2月,成都会举行盛大的花会。
成都的市树是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作为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银杏在成都栽培历史久远。在成都的大小寺庙、公园、民居院落及附近乡村栽种的上千株古银杏,更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记录了成都的沧桑岁月。银杏在春夏时分浓密翠绿,深秋则是白果累累,扇形小叶霜后耀金,灿若云锦,为成都增添无穷魅力,更寓意子孙满堂和丰收,颇受成都人民的喜爱。
成都的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大多数地方都可坐公交车到达,特别是市内各景点。成都市内的公交车多数为无人售票车,需自备零钞投币。不论远近票价一般是上车1元,空调车和高档车2元。地铁是成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运营的有1号线和2号线。出租车则有两种:太阳神鸟和熊猫。太阳神鸟起步价9元,熊猫则是8元。成都还有种交通工具叫耙耳朵,即电动三轮车,是不符合成都市政建设要求的,若被交警发现,会被处罚,不建议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