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期的孩子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日益增多,因此,孩子处于很活跃的阶段,但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头部增长逐渐减慢,头围每年增加小于1厘米,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相比于1岁以前,也慢了许多。
在孩子的体格发育方面,出现了下列一些特点:身高的增长比较稳定,每年为5~7.5厘米。从外表上来看,孩子显得细长了些,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活动量在加大,体力的消耗也增加了,所以家长们觉得孩子消瘦了。
作为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体重,在这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千克。无怪乎家长发现小儿的胃口似乎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有的家长甚至还会担忧孩子是否有病而使体重的增长速度减慢,然而这却是3~6岁小儿体重增长的正常规律。
家长要想粗略地知道怎样衡量不同年龄的孩子的体重,这里可介绍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10岁体重(千克)=实足年龄(岁)×2+7(或8)
按照这一公式,3~6岁孩子的正常体重在13~20千克。体重的个体差异,往往与营养、疾病等各种因素有关。此外,体重增长的多少在一年四季中也不一样,夏天因孩子消耗大,进食量偏少,体重增加不多,而冬、春两季则体重增加要多一些。
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评价儿童个体的生长情况时,需要考虑影响生长的多种因素,例如,遗传、性别、营养、运动、睡眠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此外,疾病也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造成其身高、体重的变化不同。
此时期儿童的各项生理的发育速度很快,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由于身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
这个阶段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可塑性大,如果在该期能及早发现孩子视觉异常,及时采取办法,眼睛的许多不正常情况可以得到纠正。作为家长或教师,要勤于督促孩子保护好视力,注意用眼卫生,使孩子的视觉正常发育。例如,看书视物注意姿势正确,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在光线偏暗的地方看书、玩耍等。
3~6岁阶段,宝宝的牙齿也有着变化。一般来说,孩子在2岁半左右,20个乳牙全部长齐,到6岁左右,在最后1只乳牙的后面、上、下、左、右共长出4个大牙,叫做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这是最先长出的恒牙。此后幼儿的乳牙开始动摇,按顺序逐个脱落,更换为恒牙。换牙的时间略早或略晚都属正常。恒牙出齐后,咀嚼能力增强。恒牙是伴随人到老年的一套牙齿,全部出齐共有32颗。宝宝在换牙之后更需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并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龋齿的发生。
当孩子长到3岁时,20颗乳牙已经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是咀嚼能力仅达到成年人的40%,消化能力仍然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还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不宜过早食用家庭中的成人膳食,以免导致消化与吸收的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儿童的心肺功能比成人要差,其心肺体积比例大,心脏的收缩力差,平均每分钟心跳90~110次,大强度的运动会使儿童的心脏负担加重,影响身体健康。肺的弹性较差,对空气的交换量较少,所以儿童呼吸时频率很快,许多儿童为了方便呼吸,养成用嘴呼吸的习惯,易患感冒、肺炎。
3~6岁的儿童身体发育开始变得缓慢起来,身体各部位比例也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头、躯干、四肢生长速度不同,下肢发育较快。幼儿骨组织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多,而矿物质(磷酸钙、碳酸钙)少,骨的这些结构特点使骨的弹性较好而坚固性较差,所以幼儿的骨不易完全折断,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比较而言可塑性强,因此一些舞蹈、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训练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也正因如此,如果儿童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受伤,就会引起骨骼变形或发生骨折。幼儿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差,也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易受伤害。肌肉的发育现在还处于发育不平衡阶段,大肌肉群发育得早,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而且肌肉的力量差,特别容易受到损伤。这个阶段,尽管跑、跳的动作很熟练,但是手还不能成功完成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
3~6岁时,儿童脑组织的发展可以达到成人脑重量的86%~90%。此时期儿童的神经系统在充足的营养供给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下,较幼儿时期神经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神经系统的发育已趋于完善,这些变化意味着神经冲动的传导会更加迅速而准确,因此,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很好奇、好学、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