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软件工程知识

软件需求可以分为几个类型,诸如处理速度、存储容量、信号速度等方面的需求属于(39) 。

(39)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外部接口需求 D.设计约束

Philippe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模型从 (40) 几个方面来描述软件需求。

①逻辑视图 ②进程视图 ③物理视图 ④开发视图 ⑤数据流视图 ⑥场景视图

(40)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人们根据软件维护的性质不同,将软件维护分为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四类, (41) 是这四类软件维护的共同特征。

(41) A.发现原产品中存在问题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B.交付软件产品后进行的修改

C.测试发现问题之后的应对措施

D.软件产品交付前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

在软件生存周期中的测试阶段及任何运行阶段,测试软件产品以评价某软件产品的质量,这样的测试称为 (42)

(42) A.内部测试 B.外部测试 C.运行测试 D.系统测试

关于软件过程改进,描述不正确的是 (43)

(43) A.问题的解决是过程改进的核心

B.改进是受知识驱动的

C.改进是项目开发人员的主要工作

D.改进应该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因为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 (44)

(44) A.应尽量由程序员或开发小组测试自己的程序

B.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只需要考虑合理的输入条件即可

C.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只需要考虑合理的输出条件即可

D.应对把软件验证与确认贯穿到整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

软件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 (45) ,因此,进行需求分析时 (46)

(45) A.确定软件开发阶段的适用工具

B.清晰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C.为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建立物理模型

D.不仅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还要解决目标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46) A.应充分发挥分析人员的想象力

B.应充分发挥分析人员和用户的想象力

C.应注意一切信息与要求都是站在开发方的角度上考虑的

D.应注意一切信息与要求都是站在应用的角度上考虑的

程序员在编程时将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关联的模块。第一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没有发现缺陷,程序员接着开发第二个模块。第二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有若干个缺陷被确认。对第二个模块实施了缺陷修复后, (47) 符合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47) A.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一;模块二暂时不需要再测,等到开发了更多模块后再测

B.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二;模块一暂时不需要再测,等到开发了更多模块后再测

C.再测试模块一和模块二,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一

D.再测试模块一和模块二,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二

下面关于软件维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48)

(48) A.软件维护是在软件交付之后为保障软件运行而要完成的活动

B.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完整部分

C.软件维护包括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等几种类型

D.软件维护活动可能包括软件交付后运行的计划和维护计划,以及交付后的软件修改、培训和提供帮助资料等

在系统建设后期,建设方考虑到系统运维管理问题,希望增加8课时的IT服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承建方依此要求进行了范围变更。在对范围变更进行验证时,验证准则是 (49)

(49) A.学员签到表 B.安排一次考试,以测验分数

C.新批准的培训工作方案 D.培训范围变更请求

某企业目前有15个运维服务合同正在执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企业采取的正确做法应包括 (50)

①建立一个服务台统一接受客户的服务请求;②设立一个运维服务部门对15个项目进行统一管理;③建立相同的目标确保各项目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④建立一套统一的知识库

(50)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软件测试中,假定 X 为整数,10≤ X ≤100,用边界值分析法,那么 X 在测试中应该取 (51) 边界值。

(51) A. X =9, X =10, X =100, X =101 B. X =10, X =100

C. X =9, X =11, X =99, X =101 D. X =9, X =10, X =50, X =100

以下关于数据库设计中范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52)

(52) A.范式级别越高,数据冗余程度越小

B.随着范式级别的提高,在需求变化时数据的稳定性越强

C.范式级别越高,存储同样的数据就需要分解成更多张表

D.范式级别提高,数据库性能(速度)将下降

(53) 表达的不是类之间的关系。

(53) A.关联 B.依赖 C.创建 D.泛化

软件质量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 (54) 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 (55) 定义了一组用于指导软件开发方式的准则; (56) 间接定义了用户对某些特性的需求。

(54) A.软件需求 B.软件分析 C.软件设计 D.软件实现

(55) A.开发文档 B.开发标准 C.维护手册 D.用户手册

(56) A.功能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期望需求 D.质量属性需求

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中,可以采用多种工具,其中 (57) 描述了业务和部门的关系。

(57) A.组织/业务关系图 B.业务功能一览图

C.组织结构图 D.物资流图

软件的维护并不只是修正错误。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修改现有功能、增加新功能以及一般性的改进要求和建议,需要进行 (58) ,它是软件维护工作的主要部分;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错误,所以这些程序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错误,诊断和更正这些错误的过程称为 (59) ;为了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或者为了给未来的改进提供更好的基础而对软件进行修改,这类活动称为 (60)

(58)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59)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60)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 (61) 阶段制定单元测试计划。

(61)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某企业拥有多个应用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言和平台独立构建而成,企业需要集成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并使用可定制格式的数据频繁地、立即地、可靠地、异步地传输数据。以下集成方式,最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是 (62)

(62) A.文件共享 B.数据库共享 C.远程方法调用 D.消息机制

按照开放的接口、服务和支持的规范而实现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人机界面、系统管理工具、通信服务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按公开标准实现的,这种环境有利于实现应用软件的 (63)

(63) A.可移植性、可裁剪性和互操作性

B.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C.兼容性、安全性和可理解性

D.完整性、可扩充性和可推广性

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其中 (64) 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稳定性与项目量化管理。

(64) A.可重复级 B.已定义级 C.已管理级 D.持续优化级

在软件质量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cCall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在这个质量模型中,软件的质量特性被分成了三组,即产品转移、产品修改和 (65)

(65) A.产品开发 B.产品销售 C.产品升级 D.产品运行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模式的采用是为了 (66)

(66) A.允许在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面向对象的概念

B.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

C.减少设计过程创建的类的个数

D.保证程序的运行速度达到最优值

CMMI提供了两种模型表述方式:“连续式”和“阶段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67)

(67) A.前者可以描述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组织能力成熟度

B.前者可以描述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

C.前者可以描述项目管理的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组织能力成熟度

D.前者可以描述过程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组织能力成熟度

项目的管理过程用于描述、组织并完成项目工作,而以产品为导向的技术过程则创造项目的产品。因此,项目的管理过程和以产品为导向的技术过程 (68)

(68) A.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相互重叠和相互作用

B.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是两个平行的流程

C.与描述和组织项目工作有关

D.对每个应用领域都是相似的

计算机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常被某个事件中断,而转去执行另一任务。以下关于计算机中断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69)

(69) A.中断机制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B.中断机制使单CPU计算机可以像多CPU那样同时运行多个任务

C.中断机制使计算机的多个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同时运转

D.中断机制可以使紧急任务得到优先执行

计算机能进行计算,关键是人们可以用逻辑电路来实现算术运算,其根本原理是 (70)

(70) A.0,1既可以表示逻辑值,也可以表示数字

B.所有的数值都可以用逻辑电路来表示

C.门电路的实质就是算术运算

D.各种逻辑电路都等价于某种算术运算

下面关于计算机Cache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71)

(71) A.Cache是一种介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存储器,用于主辅存之间的缓冲存储

B.如果访问Cache不命中,则用从内存中取到的字节代替Cache中最近访问过的字节

C.Cache的命中率必须很高,一般要达到90%以上

D.Cache中的信息必须与主存中的信息时刻保持一致

一个设计良好的软件系统应具有 (72) 的特征。

(72) A.低内聚、低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高内聚、高耦合 D.低内聚、高耦合

以下对小型机的理解,正确的是 (73)

(73) A.小型机相对于大型机而言,管理较简单,一般采用RISC CPU

B.小型机相对于大型机而言,成本较低,一般采用CISC CPU

C.小型机相对于微机而言,管理较复杂,一般采用CISC CPU

D.小型机相对于微机而言,各项性能优良,一般采用RISC CPU

131-45=53在 (74) 进制下成立。

(74) A.六 B.七 C.八 D.九

关于系统总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75)

(75) A.计算机内多种设备共享的数字信号传输通路

B.广泛用于PC,是与调制解调器或外围设备进行串行传输的标准

C.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设备

D.I/O设备与主存之间传输数据的机制,独立于CPU

以下关于信息库(Repository)的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76) (77) 不是信息库所包含的内容。

(76) A.存储一个或多个信息系统或项目的所有文档、知识和产品的地方

B.存储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构件的地方

C.存储软件维护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信息的地方

D.存储用于进行逆向工程的源码分析工具及其分析结果的地方

(77) A.网络目录 B.CASE工具 C.外部网接口 D.打印的文档

关于白盒测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78)

(78) A.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

B.从顶部开始往下逐个模块地加入测试

C.从底部开始往上逐个模块地加入测试

D.按照程序规格说明书对程序的功能进行测试,不考虑其内部结构

软件的维护并不只是修正错误。软件测试不可能揭露旧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错误,所以这些程序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错误,诊断和更正这些错误的过程称为 (79) ;为了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或者为了给未来的改进提供更好的基础而对软件进行修改,这类活动称为 (80)

(79)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80)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 WBS分解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空白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81)

(81) A.产品需求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需求评审 D.需求变更 KwaMDZuB0wuFKm5l7jjYKHW8s3nsjxqeFZtYZ+3u+V4mBFvh6nZRDS5ciVLWyp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