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可以分为几个类型,诸如处理速度、存储容量、信号速度等方面的需求属于(39) 。
(39)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外部接口需求 D.设计约束
Philippe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模型从
(40)
几个方面来描述软件需求。
①逻辑视图 ②进程视图 ③物理视图 ④开发视图 ⑤数据流视图 ⑥场景视图
(40)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人们根据软件维护的性质不同,将软件维护分为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四类,
(41)
是这四类软件维护的共同特征。
(41) A.发现原产品中存在问题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B.交付软件产品后进行的修改
C.测试发现问题之后的应对措施
D.软件产品交付前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
在软件生存周期中的测试阶段及任何运行阶段,测试软件产品以评价某软件产品的质量,这样的测试称为
(42)
。
(42) A.内部测试 B.外部测试 C.运行测试 D.系统测试
关于软件过程改进,描述不正确的是
(43)
。
(43) A.问题的解决是过程改进的核心
B.改进是受知识驱动的
C.改进是项目开发人员的主要工作
D.改进应该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因为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
(44)
。
(44) A.应尽量由程序员或开发小组测试自己的程序
B.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只需要考虑合理的输入条件即可
C.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只需要考虑合理的输出条件即可
D.应对把软件验证与确认贯穿到整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
软件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
(45)
,因此,进行需求分析时
(46)
。
(45) A.确定软件开发阶段的适用工具
B.清晰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C.为原始问题及目标软件建立物理模型
D.不仅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还要解决目标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46) A.应充分发挥分析人员的想象力
B.应充分发挥分析人员和用户的想象力
C.应注意一切信息与要求都是站在开发方的角度上考虑的
D.应注意一切信息与要求都是站在应用的角度上考虑的
程序员在编程时将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关联的模块。第一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没有发现缺陷,程序员接着开发第二个模块。第二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有若干个缺陷被确认。对第二个模块实施了缺陷修复后,
(47)
符合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47) A.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一;模块二暂时不需要再测,等到开发了更多模块后再测
B.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二;模块一暂时不需要再测,等到开发了更多模块后再测
C.再测试模块一和模块二,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一
D.再测试模块一和模块二,用更多的测试用例测试模块二
下面关于软件维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48)
。
(48) A.软件维护是在软件交付之后为保障软件运行而要完成的活动
B.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完整部分
C.软件维护包括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等几种类型
D.软件维护活动可能包括软件交付后运行的计划和维护计划,以及交付后的软件修改、培训和提供帮助资料等
在系统建设后期,建设方考虑到系统运维管理问题,希望增加8课时的IT服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承建方依此要求进行了范围变更。在对范围变更进行验证时,验证准则是
(49)
。
(49) A.学员签到表 B.安排一次考试,以测验分数
C.新批准的培训工作方案 D.培训范围变更请求
某企业目前有15个运维服务合同正在执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企业采取的正确做法应包括
(50)
。
①建立一个服务台统一接受客户的服务请求;②设立一个运维服务部门对15个项目进行统一管理;③建立相同的目标确保各项目都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④建立一套统一的知识库
(50)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软件测试中,假定
X
为整数,10≤
X
≤100,用边界值分析法,那么
X
在测试中应该取
(51)
边界值。
(51) A. X =9, X =10, X =100, X =101 B. X =10, X =100
C. X =9, X =11, X =99, X =101 D. X =9, X =10, X =50, X =100
以下关于数据库设计中范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52)
。
(52) A.范式级别越高,数据冗余程度越小
B.随着范式级别的提高,在需求变化时数据的稳定性越强
C.范式级别越高,存储同样的数据就需要分解成更多张表
D.范式级别提高,数据库性能(速度)将下降
(53)
表达的不是类之间的关系。
(53) A.关联 B.依赖 C.创建 D.泛化
软件质量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
(54)
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
(55)
定义了一组用于指导软件开发方式的准则;
(56)
间接定义了用户对某些特性的需求。
(54) A.软件需求 B.软件分析 C.软件设计 D.软件实现
(55) A.开发文档 B.开发标准 C.维护手册 D.用户手册
(56) A.功能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期望需求 D.质量属性需求
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中,可以采用多种工具,其中
(57)
描述了业务和部门的关系。
(57) A.组织/业务关系图 B.业务功能一览图
C.组织结构图 D.物资流图
软件的维护并不只是修正错误。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修改现有功能、增加新功能以及一般性的改进要求和建议,需要进行
(58)
,它是软件维护工作的主要部分;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错误,所以这些程序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错误,诊断和更正这些错误的过程称为
(59)
;为了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或者为了给未来的改进提供更好的基础而对软件进行修改,这类活动称为
(60)
。
(58)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59)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60)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在软件开发的V模型中,应该在
(61)
阶段制定单元测试计划。
(61)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某企业拥有多个应用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言和平台独立构建而成,企业需要集成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并使用可定制格式的数据频繁地、立即地、可靠地、异步地传输数据。以下集成方式,最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是
(62)
。
(62) A.文件共享 B.数据库共享 C.远程方法调用 D.消息机制
按照开放的接口、服务和支持的规范而实现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人机界面、系统管理工具、通信服务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按公开标准实现的,这种环境有利于实现应用软件的
(63)
。
(63) A.可移植性、可裁剪性和互操作性
B.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C.兼容性、安全性和可理解性
D.完整性、可扩充性和可推广性
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其中
(64)
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稳定性与项目量化管理。
(64) A.可重复级 B.已定义级 C.已管理级 D.持续优化级
在软件质量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McCall提出的软件质量模型。在这个质量模型中,软件的质量特性被分成了三组,即产品转移、产品修改和
(65)
。
(65) A.产品开发 B.产品销售 C.产品升级 D.产品运行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模式的采用是为了
(66)
。
(66) A.允许在非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面向对象的概念
B.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
C.减少设计过程创建的类的个数
D.保证程序的运行速度达到最优值
CMMI提供了两种模型表述方式:“连续式”和“阶段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67)
。
(67) A.前者可以描述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组织能力成熟度
B.前者可以描述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
C.前者可以描述项目管理的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组织能力成熟度
D.前者可以描述过程能力成熟度,后者可以描述组织能力成熟度
项目的管理过程用于描述、组织并完成项目工作,而以产品为导向的技术过程则创造项目的产品。因此,项目的管理过程和以产品为导向的技术过程
(68)
。
(68) A.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相互重叠和相互作用
B.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是两个平行的流程
C.与描述和组织项目工作有关
D.对每个应用领域都是相似的
计算机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常被某个事件中断,而转去执行另一任务。以下关于计算机中断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69)
。
(69) A.中断机制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B.中断机制使单CPU计算机可以像多CPU那样同时运行多个任务
C.中断机制使计算机的多个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同时运转
D.中断机制可以使紧急任务得到优先执行
计算机能进行计算,关键是人们可以用逻辑电路来实现算术运算,其根本原理是
(70)
。
(70) A.0,1既可以表示逻辑值,也可以表示数字
B.所有的数值都可以用逻辑电路来表示
C.门电路的实质就是算术运算
D.各种逻辑电路都等价于某种算术运算
下面关于计算机Cache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71)
。
(71) A.Cache是一种介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存储器,用于主辅存之间的缓冲存储
B.如果访问Cache不命中,则用从内存中取到的字节代替Cache中最近访问过的字节
C.Cache的命中率必须很高,一般要达到90%以上
D.Cache中的信息必须与主存中的信息时刻保持一致
一个设计良好的软件系统应具有
(72)
的特征。
(72) A.低内聚、低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高内聚、高耦合 D.低内聚、高耦合
以下对小型机的理解,正确的是
(73)
。
(73) A.小型机相对于大型机而言,管理较简单,一般采用RISC CPU
B.小型机相对于大型机而言,成本较低,一般采用CISC CPU
C.小型机相对于微机而言,管理较复杂,一般采用CISC CPU
D.小型机相对于微机而言,各项性能优良,一般采用RISC CPU
131-45=53在
(74)
进制下成立。
(74) A.六 B.七 C.八 D.九
关于系统总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75)
。
(75) A.计算机内多种设备共享的数字信号传输通路
B.广泛用于PC,是与调制解调器或外围设备进行串行传输的标准
C.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设备
D.I/O设备与主存之间传输数据的机制,独立于CPU
以下关于信息库(Repository)的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76)
;
(77)
不是信息库所包含的内容。
(76) A.存储一个或多个信息系统或项目的所有文档、知识和产品的地方
B.存储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构件的地方
C.存储软件维护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信息的地方
D.存储用于进行逆向工程的源码分析工具及其分析结果的地方
(77) A.网络目录 B.CASE工具 C.外部网接口 D.打印的文档
关于白盒测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78)
。
(78) A.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
B.从顶部开始往下逐个模块地加入测试
C.从底部开始往上逐个模块地加入测试
D.按照程序规格说明书对程序的功能进行测试,不考虑其内部结构
软件的维护并不只是修正错误。软件测试不可能揭露旧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错误,所以这些程序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错误,诊断和更正这些错误的过程称为
(79)
;为了改进软件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或者为了给未来的改进提供更好的基础而对软件进行修改,这类活动称为
(80)
。
(79)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80)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 WBS分解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空白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81)
。
(81) A.产品需求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需求评审 D.需求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