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1 考点精讲

1.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2.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照数据环境,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数据文件是没有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虽然使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未实现共享。主题数据库建立了一些数据库,与具体的应用有很大的独立性,数据经过设计,其存储结构与使用它的处理过程都是独立的,各种数据通过一些共享数据库被联系和体现;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一些数据库被组织为能保证信息检索和快速查询的需要,而不是大量的事务管理。

通常,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成四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企业最高管理层使用)、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其管理部门使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使用)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使用)。

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按照其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大致可分成以下4个阶段。

(1)规划阶段。本阶段的目标是制订出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2)开发阶段。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阶段。该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验收5个阶段。

①总体规划阶段: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的起始阶段,它的基础是需求分析。本阶段将明确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优化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通过规划过程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的实施计划、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等。

②系统分析阶段:目标是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系统的逻辑模型,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系统初步方案等。

③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出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计、系统管理流程设计等。

④系统实施阶段:将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具体实现,也就是将设计文本变成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系统。由于系统实施阶段是对以前的全部工作的检验,因此,系统实施阶段用户的参与特别重要。

⑤系统验收阶段:通过试运行,系统性能的优劣、是否做到了用户友好等问题都会暴露在用户面前,这时就进入了系统验收阶段。

(3)运行维护阶段。当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以后,系统就进入了运行阶段。长时间的运行是检验系统质量的试金石。

(4)更新阶段(消亡阶段)。开发好一个信息系统,并想着让它一劳永逸地运行下去是不现实的。企业的信息系统经常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系统更新改造、功能扩展,甚至是报废重建的情况。对此,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就要注意系统的消亡条件和时机,以及由此而花费的成本。

4.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构建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和战略集合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第二个阶段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战略数据规划法、信息工程法和战略栅格法;第三个阶段的方法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战略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价值链分析法和战略一致性模型。

5.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的典型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法。

结构化方法属于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化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立性、信息隐蔽等。针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的阶段,它包括了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ing,SP)等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当前的主流开发方法,拥有大量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OMT(ObjectModel Technology,对象建模技术)方法、Coad/Yourdon方法、OOSE(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及Booch方法等,而OMT、OOSE及Booch最后统一成为UML(United Model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模型,包括用例模型和分析模型。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分析、设计和实现这三个阶段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

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是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如果在获得一组基本需求说明后,通过快速分析构造出一个小型的信息系统,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使用户可在试用原型系统的过程中得到亲身感受和受到启发,做出反应和评价,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随着不断试验、纠错、使用、评价和修改,获得新的原型版本,如此周而复始,逐步减少分析和通信中的误解,弥补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各种需求细节,适应需求的变更,从而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原型法适合于用户需求不明确的场合。它是先根据已知的和分析的需求,建立一个原始模型,这是一个可以修改的模型。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将有关信息相互反馈,直至模型的修改,使模型渐趋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和决策加强了,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风险,最终的结果是更适合用户的要求。原型法成败的关键及效率的高低,在于模型的建立及建模的速度。 AC22IZTieNFgNxLuFZA58FNbdmQiSBwnZHrUJFQxwXfB73CqP8dV0uU4D90Tsj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