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与提高软件可移植性相关的是 (1) 。
(1) A.选择时间效率高的算法
B.尽可能减少注释
C.选择空间效率高的算法
D.尽量用高级语言编写系统中对效率要求不高的部分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DFD的是 (2) 。当使用DFD对一个工资系统进行建模时, (3) 可以被认定为外部实体。
(2) A.加工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联系
(3) A.接收工资单的银行 B.工资系统源代码程序
C.工资单 D.工资数据库的维护
软件质量的定义是 (4) 。
(4) A.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B.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
C.最大限度达到用户满意
D.软件特性的总和,以及满足规定和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
在系统转换的过程中,旧系统和新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再由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 (5) ;在新系统全部正式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 (6) 。
(5) A.直接转换 B.位置转换 C.分段转换 D.并行转换
(6) A.直接转换 B.位置转换 C.分段转换 D.并行转换
在下图所示的树形文件系统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 表示目录名之间的分隔符,“/”在路径之首时表示根目录。假设“..”表示父目录,当前目录是Y1,那么,指定文件F2所需的相对路径是 (7) ;如果当前目录是X2,“DEL”表示删除命令,那么,删除文件F4的正确命令是 (8) 。
(7) A./X1/Y2/F2 B... /X1/Y2/F2
C.X1/Y2/F2 D.../Y2/F2
(8) A.DEL ../Y3/F4 B.DEL X2/Y3/F4
C.DEL Y3/F4 D.DEL /Y3/F4
以下内容中, (9) 应写入操作手册。
(9) A.描述系统对各种输入数据的处理方法
B.说明系统升级时厂商提供的服务
C.描述系统处理过程的各个界面
D.说明系统各部分之间的接口关系
在选择多媒体数据压缩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 (10) 。
(10) A.数据质量和存储要求 B.数据的用途和计算要求
C.数据质量、数据量和计算的复杂度 D.数据的质量和计算要求
数据流图的作用是 (11) 。
(11) A.描述了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B.描述了对数据的处理流程
C.说明了将要出现的逻辑判定 D.指明了系统对外部事件的反应
(12) 不是结构化分析设计的原则。
(12) A.模块独立 B.自顶向下 C.自底向上 D.逐步求精
模块的耦合度描述了 (13) 。
(13) A.模块内各种元素结合的程度 B.模块内多个功能之间的接口
C.模块之间公共数据的数量 D.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内聚是一种指标,表示一个模块 (14) 。
(14) A.代码优化的程度
B.代码功能的集中程度
C.完成任务的及时程度
D.为了与其他模块连接所要完成的工作量
在以下关于软件质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15) 。
(15) A.软件质量是指软件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
B.软件质量特性是指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C.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就是软件测试过程
D.以上描述都不对
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划分为六个阶段,包括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以及 (16) 。
(16) A.部署实施 B.调整完善
C.运行维护 D.结项验收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中,一个组件(Component)包含了 (17) 。
(17) A.所有的属性和操作 B.各个类的实例
C.每个演员(device or user)的作用 D.一些协作的类的集合
应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首先要定义好各种 (18) 。
(18) A.类 B.对象 C.消息 D.操作
(19) 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否建立了丰富的 (20) 是衡量一个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19) A.继承性 B.消息传递 C.多态性 D.静态联编
(20) A.函数库 B.类库 C.类型库 D.方法库
基线可作为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的一个质量检查点。当采用的基线发生错误时,可以返回到最近和最恰当的 (21) 上。
(21) A.配置项 B.程序 C.基线 D.过程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软件开发方法。一个对象通常由 (22) 3部分组成。
(22) A.对象名、类、消息 B.名称、属性、函数
C.对象名、属性、方法 D.名称、消息、操作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其中 (23) 模型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 (24) 模型主要用来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23) A.瀑布模型 B.演化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24) A.瀑布模型 B.演化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软件的质量应当在 (25) 中加以保证。
(25) A.软件设计阶段 B.软件开发阶段
C.软件评审阶段 D.整个生命周期
为了识别和纠正运行中的程序错误而进行的维护称为 (26) 维护。
(26) A.适应性 B.完善性 C.预防性 D.校正性
(27) 不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之一。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是 (28) 阶段。
(27) A.软件计划 B.软件测试 C.需求分析 D.系统验收
(28) A.软件设计 B.程序编写 C.需求分析 D.软件维护
在软件开发方法中,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软件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 (29) 。
(29) A.阶段不明确 B.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C.开发周期长,难适应环境变化 D.系统各部分不独立
结构化开发方法中,数据流图是 (30) 阶段产生的成果。
(30) A.需求分析 B.总体设计 C.详细设计 D.程序编码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 (31) 是面向对象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用这种语言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交互的图是 (32) 。
(31) A.RUP B.C++ C.UML D.Java
(32) A.类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协作图
面向对象中的所谓数据隐藏指的是 (33) 。
(33) A.输入数据必须输入口令 B.数据经过加密处理
C.对象内部数据结构上建有防火墙 D.对象内部数据结构的不可访问性
面向对象的类之间有关联、泛化、实现及依赖等关系。在统一建模语言中,符号 表示的是 (34) 关系。
(34) A.关联 B.依赖 C.实现 D.泛化
在软件开发中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以确保软件的质量,这些措施至少包括以下的 (35) 。
① 在软件开发初期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并在开发中坚持执行
② 开发工作严格按阶段进行,文档工作应在开发完成后集中进行
③ 严格执行阶段评审
④ 要求用户参与全部开发过程以监督开发质量
⑤ 开发前选定或制定开发标准或开发规范并遵照执行
⑥ 争取足够的开发经费和开发人力的支持
(35)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CMM提供了一个框架,将软件过程改进划分成 (36) 个成熟度等级。
(36) A.3 B.4 C.5 D.6
按照软件配置管理的原始指导思想,受控制的对象应是 (37) 。实施软件配置管理包括4个最基本的活动,其中不包括 (38) 。
(37) A.软件元素 B.软件项目 C.软件配置项 D.软件过程
(38) A.配置项标识 B.配置项优化
C.配置状态报告 D.配置审计
通常影响软件易维护性的因素有易理解性、易修改性和 (39) 。
(39) A.易使用性 B.易恢复性 C.易替换性 D.易测试性
瀑布模型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40) 。
(40) A.过于简单 B.过于灵活
C.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 D.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41) 不是标准的SQL语句。
(41) A.ALTER TABLE B.ALTER VIEW
C.CREATE TABLE D.CREATE VIEW
在数据流图中,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42) 。两条平行线表示 (43) 。
(42) A.加工 B.外部实体 C.数据流 D.存储
(43) A.加工 B.外部实体 C.数据流 D.存储
软件的复杂性与许多因素有关。 (44) 不属于软件的复杂性参数。
(44) A.源程序的代码行数 B.程序的结构
C.算法的难易程度 D.程序中注释的多少
(45) 不属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45) A.coad方法 B.booch方法
C.jackson方法 D.omt方法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可看成是属性(数据)以及这些属性上的专用操作的封装体。封装是一种 (46) 技术,封装的目的是使对象的 (47) 分离。
(46) A.组装 B.产品化 C.固化 D.信息隐蔽
(47) A.定义和实现 B.设计和测试 C.设计和实现 D.分析和定义
结构化分析方法(SA)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 (48) 。
(48) A.自顶向下,逐步抽象 B.自底向上,逐步抽象
C.自顶向下,逐步分解 D.自底向上,逐步分解
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包括对象唯一性、封装性、继承性和 (49) 。
(49) A.多态性 B.完整性 C.可移植性 D.兼容性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不应该包括 (50) 。
(50) A.软件设计的依据
B.用户和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C.软件验收的依据
D.软件可行性分析依据
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过程中,用来存储、更新、恢复和管理软件的多版本的工具是 (51) 。
(51) A.文档分析工具 B.项目管理工具
C.成本估算工具 D.版本控制工具
在开发一个系统时,如果用户对系统的目标不是很清楚,难以定义需求,这时最好使用 (52) 。
(52) A.原型法 B.瀑布模型 C.V模型 D.螺旋模型
渐增式开发方法有利于 (53) 。
(53) A.获取软件需求 B.快速开发软件
C.大型团队开发 D.商业软件开发
好的软件结构应该是 (54) 。
(54) A.高耦合、高内聚
B.低耦合、高内聚
C.高耦合、低内聚
D.低耦合、低内聚
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55) .
(55) A.其中有一个是DELETE
B.一个是SELECT,另一个是UPDATE
C.两个都是SELECT
D.两个都是UPDATE
下列选项中,影响软件可维护性最直接的因素是 (56) 。
(56) A.文档 B.资金 C.程序代码 D.MTTF
软件质量因素不包括 (57) 。
(57) A.正确性 B.高性能 C.可测试性 D.可理解性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应该主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58) 。
(58) A.软件做什么
B.使用界面
C.输入的信息
D.软件的规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9) 。
(59) A.数据仓库具有时间相关性
B.数据仓库的数据是不稳定的
C.数据仓库是集成的
D.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下述CMMI四个能力成熟度等级,级别最高的是 (60) 。
(60) A.已定义级 B.优化级 C.可重复级 D.已管理级
软件配置项是软件配置管理的对象,指的是软件工程过程中所产生的 (61) 。
(61) A.接口 B.软件环境 C.信息项 D.版本
(62) 非常明确地标明了软件开发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62) 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瀑布模型 D.V模型
质量体系是一种 (63) 。
(63) A.体系结构 B.质量改进过程
C.管理手段 D.质量管理制度
在UML提供的图中, (64) 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 (65) 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
(64) 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D.部署图
(65) A.网络图 B.状态图 C.协作图 D.序列图
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66) 。
(66) A.需求分析需要进行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技术实现方法的描述
B.需求分析文档可用于指导后续的开发过程
C.软件需求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等
D.软件需求一般应由用户方组织进行确认
数据仓库的内容是随时间变化的,这种变化趋势不包括 (67) 。
(67) A.不断增加新的数据内容
B.捕捉到的新数据会覆盖旧的快照
C.不断删去过期的数据内容
D.综合数据将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地进行重新综合
软件的 (68) 反映了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68) A.业务需求 B.技术先进性 C.功能需求 D.性能需求
统一建模语言UML中用来反映代码的物理结构的是 (69) 。
(69) A.用例图 B.协作图 C.组件图 D.状态图
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中,一个对象一般由 (70) 组成。
(70) A.名称、消息、函数 B.名称、属性
C.对象名、属性、消息 D.属性、方法
因为Java平台 (71) ,所以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
(71) A.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
B.采用Java虚拟机技术
C.可用的组件较多,功能丰富
D.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支持多层架构应用
在面向对象编程及分布式对象技术中, (72) 是类和接口的集合。
(72) A.对象 B.组件 C.实例 D.属性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基础。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 (73) 。
(73) A.规模 B.质量要素 C.用户要求 D.设计约束
一个软件开发过程描述了“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RUP用 (74) 来表述“谁做”。
(74) A.角色 B.活动 C.制品 D.工作流
在UML中,图是系统体系结构在某个侧面的表示,所有图在一起组成系统的完整视图。在UML 9种图中, (75) 是静态图, (76) 是动态图。
(75) A.序列图 B.配置图 C.协作图 D.数据流图
(76) A.对象图 B.数据流图 C.组件图 D.状态图
UML的包是一种对模型元素进行成组组织的通用机制,以便于理解复杂的系统。包与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依赖和 (77) 。
(77) A.泛化 B.继承 C.跟踪 D.嵌套
为了满足用户提出的增加新功能、修改现有功能以及一般性的改进要求和建议,需要对软件进行 (78) 。
(78)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改正性维护
某软件在应用初期运行在Windows NT环境中。现该软件需要在UNIX环境中运行,而且必须完成相同的功能。为适应这个要求,软件本身需要进行修改,而所需修改的工作量取决于该软件的 (79) 。
(79) A.可扩充性 B.可靠性 C.复用性 D.可移植性
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架构相比,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架构的最大优点是 (80) 。
(80) A.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B.部署和维护方便、易于扩展
C.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支持多层应用架构
D.将应用一分为二,允许网络分布操作
(81) 一般不作为需求分析阶段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
(81) A.头脑风暴法 B.U/C矩阵 C.数据流程图 D.需求跟踪表
原型法是面向用户需求而开发的一个或多个工作模型,以下关于原型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82) 。
(82) A.可以减少文档的数量
B.可以逐步明确系统的特征
C.开发人员可以从实践中快速获得需求
D.可以改善开发人员与用户的交流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中不属于模型驱动法的是 (83) 。
(83) A.SA(结构化分析) B.IE(信息工程建模)
C.OOA(面向对象分析) D.RAA(快速架构分析)
下列关于软件质量保证活动要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84) 。
(84) A.质量保证人员不能是兼职的
B.软件开发必须严格按照软件开发规范进行
C.验证和确认软件质量所用的方法有评审、审查、审计、分析、演示、测试等
D.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记录与质量保证有关的活动
在软件需求调研过程中,用户要求承建单位搭建的业务系统采用SOA架构实现,且须遵循用户内部的《数据维护与管理规范》、《信息分类编码规范》等制度进行数据库设计,这类需求属于 (85) 。
(85) A.目标需求 B.业务需求 C.功能需求 D.非功能性需求
UML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图用于组成不同的视图,下列不属于静态图的是 (86) 。
(86) A.用例图 B.类图 C.序列图 D.配置图
根据以下程序流程图所示,满足条件覆盖的用例是 (87) 。
① CASE1: x=1,y=3,z=0
② CASE2: x=3,y=2,z=1
③ CASE3: x=1,y=2,z=0
④ CASE4: x=1,y=1,z=0
(8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软件产品交付后产品仍然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其中用来检测和纠正软件产品中的潜在故障,使其不成为有效故障的行为是 (88) 。
(88)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改正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构件设计的原则是 (89) 。
(89) A.低内聚高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低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90) 是系统建模的替代方法,是可选的系统设计方法,经常用于系统开发项目中,特别是用户难以陈述或者可视化业务需求时。
(90) A.设计用例 B.数据建模
C.结构化功能需求 D.建立原型
面向对象开发技术中,对象定义为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对象之间通过 (91) 执行有关操作。
(91) A.信息共享 B.调用
C.继承 D.消息
数据字典应在 (92) 阶段建立。
(92) A.前期规划 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应贯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93) 。
(93) A.必须及时将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及结果通知到相关组织和个人
B.软件质量保证是CMMI 1级的一个关键过程域
C.应对软件质量进行阶段性评审,并形成完整的评审记录
D.软件质量保证工作需要企业最高领导者参与
数据流程图(DFD)是一种能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在数据流程图中方框表示 (94) , (95) 不属于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成分。
(94) A.数据流 B.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C.数据存储 D.加工
(95) A.外部实体 B.处理过程
C.数据结构 D.数据流
常用的设计模式可分为 (96) 三类。
(96) A.对象型、实现型和结构型 B.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C.抽象型、过程型和实现型 D.创建型、接口型和行为型
(97) 不是基于组件的开发模型的特点。
(97) A.使软件的版本控制更为简单
B.支持可重用组件的开发
C.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将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D.提高了项目开发效率,增加了项目开发成本
基线(Baseline)是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 (98) 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
(98) A.领导批准 B.质量控制
C.正式评审 D.验收测试
在进行软件配置管理工作中,可以设立配置控制委员会协助项目经理进行软件配置管理, (99) 属于配置控制委员会的职责。
(99) A.批准、发布配置管理计划
B.决定项目起始基线和软件开发工作里程碑
C.建立、更改基线的设置,审核变更申请
D.执行版本控制和变更控制方案
为扩充功能或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属于 (100) 。
(100)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预防性维护 D.完善性维护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技术中, (101) 是类的一个实例。
(101) A.对象 B.接口
C.构件 D.设计模式
质量体系文件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质量手册、 (102) 和作业指导书。质量体系文件的特性不包括 (103) 。
(102) A.质量原则 B.质量记录 C.质量说明 D.程序文件
(103) A.法规性 B.不变性
C.唯一性 D.适用性
软件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考虑 (104) 。
(104) A.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来支持系统开发
B.是否有足够的工具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
C.待开发软件是否有市场、经济上是否合算
D.待开发的软件是否会有质量问题
(105) 属于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
(105) A.算法设计 B.功能设计
C.调用关系设计 D.输入/输出设计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不包括 (106) 。
(106) A.软件设计的依据
B.软件可行性分析的依据
C.软件验收的依据
D.用户和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107) 。
(107)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108) 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109) 是以追求更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108) A.软件过程 B.软件工具
C.质量保证 D.软件工程
(109)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110)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110) A.结合 B.隐藏 C.封装 D.抽象
软件可维护性的特性中相互促进的是 (111) 。
(111) A.可理解性和可测试性 B.可理解性和可移植性
C.效率和可修改性 D.效率和结构
面向对象方法有许多特征,如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 (112)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层次结构的继承。
(112) A.开发过程基于功能分析和功能分解
B.强调需求分析重要性
C.把对象划分成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一组数据和方法
D.对既存类进行调整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113) 系统的开发。
(113)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
C.分时 D.实时
DFD中的每个“加工”至少需要 (114) 。
(114) A.一个输入流 B.一个输出流
C.一个输入流或一个输出流 D.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
以下关于源程序功能性注释不正确的说法是 (115) 。
(115) A.功能性注释在源程序中,用于说明程序或语句的功能及数据的状态等
B.注释用来说明程序段,在每一行都需要加注释
C.可以使用空行或缩进,以便于容易区分注释和程序
D.修改程序也应修改注释
模块的耦合性可以按照耦合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序,以下 (116) 符合耦合程度从低到高的次序。
(116) A.标记耦合,公共耦合,控制耦合,内容耦合
B.数据耦合,控制耦合,标记耦合,公共耦合
C.无直接耦合,标记耦合,内容耦合,控制耦合
D.无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控制耦合,内容耦合
UML语言不支持的建模方式有 (117) 。
(117) A.静态建模 B.动态建模
C.模块化建模 D.功能建模
在E-R模型中,包含的基本成分是 (118) 。
(118) A.数据、对象、实体 B.控制、联系、对象
C.实体、联系、属性 D.实体、数据、联系
类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119) 。
(119) A.依赖关系 B.泛化关系
C.实现关系 D.分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