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操控客户

要想从心理上征服客户,销售员必须懂得一定的心理操控术,从而化解销售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误区。

一、巧用对比,让客户乖乖顺从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外取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时,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时,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俗话说: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在上面的实验中,冷水和热水就充当了“秤砣”的角色。熟悉称重过程的人知道,“秤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也就是说,如果想让一个人接受一杯温水,那么就要给他提供一杯冷水或热水,先让他尝试一下冷水或热水的滋味,再将温水端上,他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的:“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鲁迅先生的精辟论述,与冷热水效应的道理如出一辙。因为当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的“秤砣”就变小了,对于“墙壁上开个窗口”这个劝说目标,就会顺利达成。

有一个小女孩,为了购买一辆心仪的自行车,利用寒暑假和放学时间去卖饼干,竟然在一年时间卖出了四万包,打破了全公司的纪录,令所有人刮目相看。这个小女孩,正是利用了上述的对比原理,才实现了销售的奇迹。

在开始卖饼干之前,小女孩准备了一张价值30美元的彩票。每次当她敲开别人家门的时候,都是先自我介绍说自己想要买一辆自行车,放假时间来卖彩票。大家都觉得30美元的彩票太贵,但小女孩一直坚持说服人家。大家虽然很同情她,但都嫌彩票太贵了。

这个时候,小女孩马上拿出十包饼干,装出一副很可怜的样子说:“这里有十包饼干,只卖2美元,你买吧?”小女孩此言一出,只要稍有同情心的人马上就会将饼干买下。通过30美元1张彩票和2美元10包饼干的对比,小女孩每次都能卖掉饼干。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感知,都是受“秤砣”的影响,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因此,在谈判过程中,谁能够缩小对方心中的“秤砣”,谁就能赢得谈判的主动权。那么,如何才能促使对方在短时间内接受并认可你的意见呢?

下面就来看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日,公司领导找来业务员小李谈话,实际上,这位领导比较为难,因为公司打算安排小李去一个欠发达的城市开拓市场。不过,结果是小李不仅没有推辞,而且是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一委派。那么,那位领导是如何处理的呢?

原来,领导并没有说出真实目的地,而是对小李说:“鉴于你最近出色的表现,公司将要交给你一个更加重要的岗位,这里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偏远地区开拓市场,另一个是去一个欠发达城市开拓市场。”

小李虽然不愿离开已经十分熟悉的市区,但也只好在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城市当中选择一个稍好点的——欠发达城市。而小李的选择,恰恰与公司的安排不谋而合。而且,那位领导并没有多费多少唇舌,小李也认为选择了一项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双方满意,问题解决了。

很显然,故事中“偏远地区”的出现,缩小了小李心中的“秤砣”,从而使小李顺利地接受去欠发达城市工作。那位领导的做法,虽然有一种玩弄权术的感觉,但如果是从大局考虑,并且对小李本人负责,这种做法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见,冷热水效应应用得好,就可以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最终目标,而不用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说服他。这一点十分关键,这也正是作为谈判主力的销售人员所需要的。

李夏和王虹是一家公司的一对业务骨干,每个月她们二人的业务量都是全公司最高的。为此,销售部经理让她们给新来的业务员介绍经验,以提高全公司的销售业绩。

在培训当天,二人先是讲了很多作为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行将结束的时候,王虹才神秘地对大家说:“我们之所以每次都能与客户谈判成功,实际上是有这样一个秘诀,那就是:每次去与客户谈判,李夏总是提出苛刻的要求,令对方惊慌失措,灰心丧气,一筹莫展,也就是在心理上把对方压倒了。而就在对方感到困惑时,我(王虹)就出马了,我会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供双方选择,当然这个方案也就是我们谈判的目标方案。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斡旋者的宝贵提议,对方很愉快地就表示接受。这个过程中,李夏预设的苛刻条件大大缩小了对方心中的“秤砣”,而当我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时,对方便毫不犹豫地接受,因为此时,他心中的“秤砣”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原。”

其实,上面案例中李夏和王虹所利用的同样是心理学上的冷热水效应,先给对方一个苛刻的条件,让对方从心理上开始痛苦,然后再由另外一个人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样,对方就会很自然地接受那个妥协者的提议。

在现实中,大多数销售员都认为是客户在主导整个谈判,因为买不买产品,以多高的价格买下产品等,都取决于客户的意愿和决定。因此,在这样的心理主导下,不是你操控客户,而是客户在操控你。

这种模式是否有改变的可能性呢?销售员是不是就一定不能影响到客户?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在销售员和客户的博弈过程中,销售员要想占据上风,首先要改变自己一定处于劣势的认知,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

杰克和约翰合伙开了一家成衣店,杰克负责在后面剪裁、缝制,约翰负责在前面与客户交涉、讨价还价。就这样,两人的生意进行得很顺利,相比同一条街的其他店铺而言更加出色。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负责与客户交涉的约翰,经常在帮一个新顾客在镜子前试衣服时,不经意地提到自己的听力不是太好,希望客户声音能大点,这样可以让他听得更清楚些,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服务。几乎没有一个客户质疑这一点,显然大家都很配合。

就这样,当客户看中了某套衣服,向约翰询问价格时,约翰就会走进后面的房间,把做主裁缝的杰克叫出来,说:“杰克,这套衣服卖多少钱?”杰克便会放下手里的活,抬起头,给出一个比真实价格高出很多的数:“是那套漂亮的全羊毛西服吗?70美元。”

然而,此时约翰就会继续假装没有听清,他会把手拢成杯状放在耳后,再问一次。而杰克会再次回答,“72美元”。此时,约翰走到客户身边,对客户说:“他说要52美元。”这时候,许多人都会赶快把这套衣服买下来,在可怜的约翰发现自己所犯“错误”之前,带着他偶然捡来的便宜货急忙离开。

大多数人都觉得约翰和杰克多少有些不诚实,其实这又有什么呢?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智慧多卖出一套衣服而已,而且并没有向客户漫天要价,相反,客户最后拿到的价格可能是一个最合理的价格。而在此过程中,还有一点令人称奇,就是从未读过心理学的他们,却成功地运用了一种让客户乖乖顺从的心理操控术——认知对比原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将这种技术运用到更广泛的谈判中去,可以举一个大家都容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现在将三个盛满不同温度的水的水盆放在你面前,其中一盆是冷水,一盆是常温的水,一盆是热水。如果你先把一只手放在冷水中,另一只手放在热水中,然后再同时把两只手伸进常温的水中。这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两只手都放在同一盆水中,但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那只手感觉到水是热的,而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那只手却感觉到水是冷的。

这就是认知对比原理,由于事物先前的自然状态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可能完全不同。可见,谁先发现生活中与常识相反的事情,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谁就会成为控制其他人的高手。这些高手更加容易成为从事销售行业的人,因为,这个职业需要与人打交道,并需要他们在打交道中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并不是客户的目的。也就是说,在销售谈判中,销售员只要懂得巧妙利用认知对比原理,就可以占据主动,操控客户。

二、疲劳战术,削弱客户判断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缺少睡眠、饮食不足或过量,行动能力往往会薄弱。换言之,疲劳使人反应迟钝,同时由于精力不支,对事情总是马马虎虎,因此容易被动挨打,甚至犯下在精力充沛时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愚蠢的错误。众所周知,谈判中的一言一行都意义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因此,在谈判中谈判者不但要精力集中,而且还要体力充沛。

这正好为采取疲劳战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A公司和B公司之间要进行一次合作,然而双方在设备供应清单和价格上面始终达不成一致。A公司作为设备提供方,始终坚持自己提出的方案和价格拒不让步,这让B公司很不能接受。就这样,双方的谈判陷入了焦灼状态。

这时,B公司代表看到进度和条件均不尽如人意,于是提出了责难意见:“贵方谈判是否有问题,几天过去了不见进展。有些条件本来是明显的,也被贵方专家搞复杂了。这么下去什么时候能谈完?”

A公司代表也不示弱:“时间进度我们不会耽误,不把问题都谈清也不行。”

B公司:“事情当然要谈清,但何时能达成一致呢?”

A公司:“这是双方的责任,希望贵方也努力。”

就这样,双方在言语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不过,通过这样一次交锋,谈判的进度也明显加快了一些。到了周六,双方都期待能在这个周末把事情敲定。于是,上午和下午的谈判,双方人员似乎上足了发条,全力向前推进。然而在关键问题——最后的设备价格上,谈判还是陷入了僵局。

下午谈判临结束时,A公司代表无奈地问B公司代表说:“什么时候再谈?”

B方代表故意试探性地说:“今天是周末,大家都有些疲惫了,要不休息一下,下周一再谈?”

显然,从异地远道而来的A方代表不想继续拖下去,他们想赶紧回去。于是,A方代表说:“不知贵方愿意不愿意今天继续谈判,趁热打铁或许会有奇迹出现。”

这话正中了B方代表下怀,于是B方代表说:“贵方是客,我方可以陪你们继续谈,不过不希望像下午谈判那样僵着,不前进。”

A方代表说:“谢谢贵方配合,我方也希望向前进,僵着对谁都没有意义。”于是,A方代表一步步陷入了B方所设的17“局”中。晚饭后,A方代表一行8人一同来到了B方安排好的饭店谈判。这是一个套房,有床有沙发,还有个大圆桌,喝水也较方便,大家认为条件还不错。谈判围绕最后的分歧——设备价格进行,一会儿评、一会儿议、一会儿对某些设备价做调整。最终,A方还是改善了价格,B方也做了部分设备的调整,将一部分外购改内购。时间直到次日凌晨4点,双方终于走到一起,握手成交。

当这一刻到来时,A方人员感到筋疲力尽,全都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而B方人员在主谈人的带领下,清点资料,核对成交结果,发现己方所需的内容(指降价)均在,而己方同意去掉的部分设备并未去掉。于是,全体谈判人员欣喜地离开饭店回家。此时,已是清晨5点多了。

按约定,一个月后该签合同。签订合同后,三个月内B方开始付第一笔款,A方开始交付第一批货。交付时,A方通知B方:“合同内容有问题。原来双方同意去掉的十几台设备,计20多万美元,没有从清单中抹去。”

B方问:“为什么?”A方回答:“由于当时很疲劳,成交后没有复核设备清单。”B方说:“不可能。贵方成交时因极度困倦而未核清单,那么签约时也在睡觉吗?我方认为不存在遗忘问题,而是讨价还价的结果。”

双方在互通函电后,又派人面谈交涉该问题。A方坚持认为是“遗忘造成的”,B方则强调“合同已生效,不能随便改”。不过,为了保证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双方进行了妥协,B方让一步,减少一半,即10多万美元的设备自购,其他不动。A方深知是自己理亏,也只好接受对方的建议。

有时候,人的一些生理弱点常常成为谈判中的突破口。例如,利用“疲劳战术”去消磨对方的精力;另一方面,自己要谨防对方使用疲劳战术。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合理调节谈判代表的饮食。作为公司,对自己的谈判代表应该做周到的安排。假如谈判者已经经过一段遥远的旅程,就需派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有必要的话要让他们的妻子陪伴他们。不要心疼差旅费与住宿费,这些都只是小钱,重要的是使谈判成功。

如若不然,即使你是一个很有理智的谈判者,也会因为疲惫而多几分愚蠢;即使你是一个很坚定的谈判者,也会被对方轻而易举地征服,因为疲劳使你失去了明辨与耐心。

三、巧避锋芒,分散客户注意力

众所周知,美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不仅如此,两国的关系可以用针尖对麦芒来形容。有一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前苏联。在尼克松前往前苏联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

这引起了前苏联及其领导人赫鲁晓夫的严重不满,可想而知,这次尼克松访苏之行不会平静。果然,赫鲁晓夫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激烈地抨击了这个决议,并且怒容满面地嚷道:“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玩意更臭的了!”

面对如此尖锐的批评,尼克松并没有给予更严厉的回击,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故意避开那项决议不提,装作没听懂赫鲁晓夫所指,巧妙地说:“哦,主席先生,我突然想起来了,您说的不完全正确,还有一样东西比马屎更臭,那就是猪粪。”

尼克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曾认真地看过赫鲁晓夫的背景材料,得知他年轻时曾当过猪倌。这样说不仅避免了双方在敏感问题上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且也隐晦地打击了赫鲁晓夫的嚣张气焰,化被动为主动。

在谈判桌上,往往会因为双方在某些尖锐问题上的对立,而出现剑拔弩张的情形。这时,如果双方都是以硬碰硬,以强对强,那么谈判就有可能出现崩盘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任何一方都是无益的,因为谈判都是本着合作的基础进行的,为的是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因此,关键时刻,应该巧避锋芒,通过转移对方注意力来达到谈判的目的。具体而言,当你发现谈判议题进行不下去时,既不要强攻硬战,也不必终止谈判,可以巧妙地将议题转移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且纠缠不休,或在对自己不成问题的问题上大做文章,迷惑对方,使对方顾此失彼。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开对方的锋芒,而且还不用破坏谈判的和谐气氛,在对方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谈判目标。

下面这个案例中,某企业的谈判代表们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成功地达到了提高自己产品价格的目标。

某企业是一家生产瓷制品的厂家,在他们几家重量级的合作伙伴中,就有京城某著名的白酒生产企业,他们为这家酒企提供瓷制包装瓶。一直以来,双方的合作进行得都比较顺利,他们的产品质量也受到了酒企的认可。但是,今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如果再以以往的价格为酒企提供产品,那么瓷厂就会严重亏损,甚至受到致命的打击。

为此,瓷厂打算就此问题与酒企进行一番交涉。不过,瓷厂的负责人十分清楚,如果直接要求酒企提高产品价格,后果可能不会太理想,酒企很可能不接受这样的提议,从而与自己终止合作,转而与别家合作。

这显然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解决起来的确很困难。很快,瓷厂的负责人想出了一条应对之策。经过一番计划,瓷厂负责人向酒厂的代表们说:“由于国家控制信贷,抽紧银根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瓷厂目前流动资金不足,生产遇到困难,希望酒企能预付下一年酒瓶的1/3的货款。否则,瓷厂减产,将会给酒企的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实,瓷厂的负责人都明白,酒企肯定不会给瓷厂那么多的预付款。只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占据主动,让酒厂来跟自己协商此事,这时就可以顺势解决产品提价的问题。果然,酒企拒绝了支付巨额预付款的提议,并且派专人去和瓷厂协商。最后瓷厂做出“让步”,适当提高空酒瓶的价格。酒企以为自己省下了一笔钱,瓷厂却如愿以偿地达到了提价的目的。

这就是典型的暂避锋芒的案例。有时在谈判过程中,需要双方坦诚相见,使谈判向着一个预定的方向发展,但有的时候由于双方都要维护自身的利益,这时就需要你在谈判中隐藏自己的某些真正意图,而以某种假定的目标作为迷惑对方的诱饵,采用暂避锋芒的战术,并且故意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纠缠不休,从而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对方在不太专注与坚决反对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谈判目标。

四、制造把柄,牵着客户鼻子走

经常出入于谈判场合的人都有一个共识——谈判时千万不能让人抓住把柄。可见,把柄是每个谈判者的关键要害之一,抓住它,就可以牢牢地控制住对方,让他听你调遣。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小李的父亲要招待一位贵客,就让小李去家附近的烟酒铺买一瓶茅台酒回来。当小李把酒交到父亲手上时,父亲一看就知道不是真品。

小李当时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见父亲不急不躁地说:“没关系,跟我来,让店主退钱。”小李心想:“都出了门了,店主还能认吗?”不管怎么说,既然父亲说有办法,就要试试。

父亲让小李把假茅台揣在怀中,见机行事。只见,父亲来到烟酒铺并未大吵大闹,而是向店主又要了一瓶茅台酒,一边仔细审视,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唉,这年头假茅台太多了!”店主抢过话头:“你放心,我这里绝无假货!”父亲仍就感叹道:“店家都这么说,上回我在市中心一家店铺买了一瓶,店主还不是打包票说绝对是真的。谁知一打开来,才发现是一元钱半公斤的高粱酒!”店主又接着说:“你去找他呀!”

父亲哭丧着脸说:“已经过了好几天才开瓶发现的,他还会认账吗?”店主惋惜道:“你当时发觉就好了,他就不敢不认账。”父亲又一脸诚恳地请教说:“要是当时发觉了,他还是不认账咋办?”店主笑了笑说:“这还不简单啊!找工商局去呀!人赃俱获,他能不怕吗?”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父亲见时机已成熟,便向站在一旁的儿子招了招手,并让儿子从怀中拿出那瓶假酒来:“那好!请你看该咋办吧?”店主一下傻了眼,赶紧赔着笑脸道歉说:“对不起!我退款,我退款!”

注意观察的人会发现,很多生活器具、日常用品都安有“把柄”,目的是方便使用。同样,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弱点,这些弱点就好比安在那些器具上的“把柄”,你若是能够发现并很好地利用,就能很好地牵制对方。

因此,在谈判中你要能随机应变,抓住对方的弱点给予打击。当然,有些弱点是事先已经被你所掌握的,而有些弱点则是在对招之中对方暴露出来的,你要随时发现把柄。两雄争辩,是双方理与气的较量,理是气的内核,气是理的锋芒,理直就气壮,理曲则气馁;但在一定条件下,气盛也能使理壮三分。

一名出色的销售员,就像一名优秀的谈判家,往往能够找出客户的有关弱点,给予正确的一击,从而使客户的锐气顷刻消释,束手就范。而所谓的弱点不外乎就是,他们对商品或者价格判断上的失误,性格、行为、感情上的各种局限等。

就好比当年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舌战群儒一样,凭的就是诸葛亮对东吴大儒们的了解和熟悉,从而掌握了每一个人的弱点。

所以,一定要坚信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弱点,每个人的表现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你要尽可能地在谈判当中发现这些,比如,争论中对方的口误等。此外,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抓住,穷追猛打。如果对手把柄难寻或没有漏洞,也可以发挥创造性制造或挖掘把柄,再安到他身上去。 FvNY4ag/CJe/geQa3b7te2YokSAPSbKqt0NeShQbZybY6j1bws+SDx4Kqp2DHd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