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章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1 物联网技术简介

1.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OT)概念最早出现于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1995 年出版的《未来之路》,该书提出“物-物”相连的物联网雏形,受限于当时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器设备的局限,未引起重视;1998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电子产品代码(EPC)的构想;1999 年,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Auto-ID)首先提出建立于EPC、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互联网基础上的物联网概念;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

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定义为: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条码与二维码、GPS,按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物”、“人-物”、“人-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该定义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①物联网是指对具有全面感知能力的物体及人的互连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如果能交换信息即可称为物联。使物体具有感知能力需要在物品上安装不同类型的识别装置,如电子标签、条码与二维码等,或通过传感器、红外感应器等感知其存在。同时,这一概念排除了网络系统中的主从关系,能够自组织。

②物联网必须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并通过相应的软件、硬件实现。互连的物品要互相交换信息,就需要实现不同系统中实体的通信。为了成功地通信,它们必须遵守相关的通信协议,同时需要相应的软件、硬件实现这些规则,并能通过现有的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

③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物品(包括人)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这也是组建物联网的目的。

2.物联网的特征与属性

(1)物联网的特征

与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它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信息源,不同类别传感器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各异。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可以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采集环境信息,实时更新数据。

②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是互联网,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输出去。物联网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

③物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能力,能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它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智能技术,扩充了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2)物联网的基本属性

根据目前对物联网概念的表述,其核心要素可归纳为“感知、传输、智能、控制”,因此,物联网具有以下 4 个重要属性。

①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智能感知设施,可随时随地感知、获取物体信息。

②可靠传输:通过各种信息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

③智能处理:利用数据融合及处理、云计算等计算技术,对海量的分布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融合和处理,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④自动控制:利用模糊识别等智能控制技术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和利用,最终形成物理、数字、虚拟世界和社会共生互动的智能社会。

3.物联网的一般体系结构

根据物联网服务类型和节点等,通常由感知层、网终层和应用层组成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 1-4所示。

图 1-4 一般的物联网体系结构

①感知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以及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等,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皮肤等神经末梢,是物联网获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与采集。

②网络层。网络层是核心承载网络,承担物联网接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通信任务,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负责传递、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主要包括第二式移动通信(2G)、第三式移动通信(3G)、互联网、无线城域网(WMAN)、企业专用网等。

③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它由各种应用服务器组成,功能包括对采集数据的汇聚、转换、分析,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事件触发等。对于信息采集,由于从末梢节点获取了大量原始数据,且这些原始数据对用户而言只有经过转换、筛选、分析、处理才有实际价值。这些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的呈现设备完成信息呈现的适配,并根据用户的设置触发相关的通告信息。同时,当需要完成对末梢节点的控制时,应用层能完成控制指令生成和指令下发控制。此外,应用层还包括物联网管理中心、信息中心等利用下一代网络(NGN)的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的云计算功能。

4.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物联网是通信网络的应用延伸和拓展,是信息网络上的增值应用。当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相连时,可随时随地全方位“感知”(识别)对方,人类的生活方式将从“感觉”跨入“感知”,从“感知”到“控制”。感知、传输、应用这三个环节构成物联网产业的关键要素:感知是基础和前提;传输是平台和支撑;应用则是目的,是物联网的标志和体现。

物联网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应用,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阔,遍及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等。从感知城市到感知中国、感知世界,信息网络和移动信息化将开辟“人-人”、“人-机”、“机-机”、“物-物”、“人-物”互联的可能性。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物联网产业相关研究和应用试点,1993 年启动的国家“金卡工程”,其中基于RFID技术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广泛应用于移动信息终端、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以及电子证件身份识别等,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在此基础上,2004 年启动了物联网的重要应用——RFID的行业应用试点。涉及工业领域的煤矿安全生产,用于矿工的安全监护;工业生产的托盘管理;农业领域的食品加工实时、动态、可追溯管理;物流领域的邮政包裹、民航行李、铁路货车调度监管、远洋运输集装箱动态监管,以及“电子口岸”自动通关等。近年来,电信智能卡与银行电子钱包功能整合后,推出了众多的移动支付新型应用,在城市交通管理及智能交通综合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阅读材料 2 GPS全球定位系统

1.GPS系统概述

(1)GPS建立背景

1973 年,美国国防部制订了GPS计划,目的是为美军提供实时、全天候、全球性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用于定位导航、指挥调度等。GPS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空间工程。该系统从 1989 年开始发射GPS卫星,到 1994 年 3 月建成,耗资约 300 亿美元,全球覆盖率达 98% 。专家曾预言:GPS的贡献无穷无尽,其应用范围仅受人类想象力限制。

此外,前苏联于 1982 年开始建立全球定位系统;欧盟联合中国等建立精度更高、功能更强、技术更先进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中国也在自主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并已初步投入使用。

(2)GPS的功能特点

①高精度。GPS定位精度较高,可满足许多场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②全天候。GPS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不受气候影响。

③全球覆盖。GPS能实现地面、海洋、空中的全球覆盖,为任意多用户提供实时的定位、测速、授时信息。

④功能多、应用广。GPS既可用于导航、测量,也可用于测速、测时,测速精度达 0.1m/s,测时精度达几十纳秒。其应用领域涉及军事、工业、科研、民用等,展现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2.GPS系统的构成

GPS系统的构成如图 1-5 所示,包括空间部分(GPS卫星)、控制部分(地面监控中心)、用户部分(GPS接收机)三部分。与地面无线导航系统不同,GPS定位系统由卫星发射定时信号、卫星位置、运行状况等信息,故发射信号能覆盖全球任何位置,且定位精度较高。

图 1-5 GPS系统的构成

① GPS空间部分。GPS空间部分由 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 颗卫星均匀分布于6 个轨道平面,轨道倾角为 55°,各轨道平面相距 60°,绕地球一周需 718min,这种星座分布保证了GPS卫星发射的信号能覆盖全球。地面任一点均能在地平线 10°区域同时观察到定位所需的 4 颗以上卫星。采用上述参数设置的卫星运行于轨道任何位置时,其对地面距离和波束覆盖面积基本不变,这样,用户接收的卫星信号强度近似相等,确保定位准确性。每颗GPS卫星以L1 波段(1575.42MHz)和L2 波段(1227.60MHz),分别用精码(P码)和粗码(C/A码)全天候广播卫星状态、星历(描述其运动及轨道参数)、星钟、偏差校正等参数。用户接收GPS卫星发布的信息并处理,即可准确得到目前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特殊区域的特定时段,可能无法测得定位信息,但这种间隙极短,不影响用户全天候定位。

② GPS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站监测、控制卫星运行状况及空中定位精度,定时向卫星传输控制指令、轨道参数、时间校正数据等。在GPS系统中,卫星作为动态已知点,所播发的星历由地面站提供。卫星是否沿预定轨道运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也由地面设备监测和控制;同时,地面监控系统还需确保所有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这就需要地面站监测每颗卫星的时间,计算出时钟差并从地面注入站发给卫星。GPS地面监控包括 1 个主控站、3 个注入站、5 个监测站。

③ GPS用户部分。GPS用户部分包括用户组织系统和相关设备,核心是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组成的GPS接收机。接收机捕获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信号,对接收信号变换、放大、处理,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的传输时间,经处理,实时计算出接收机的经度、纬度、高度等信息。根据使用目的不同,GPS接收机分为三种类型:导航型GPS,用于运动载体导航,实时给出载体位置、速度,精度较低(±(25~100m)),故价格便宜,应用较广泛;测地型GPS,用于精密测量,定位精度高,但结构复杂,价格较贵;授时型GPS,利用GPS卫星提供的高精度时间标准授时,常用于无线通信中时间同步。由于GPS接收机是被动式、全天候系统,只接收信号,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控制,故用户数量不受限制。

3.GPS的定位原理

GPS卫星在离地面 12 000km高空周期性地绕地球运行,任意时刻在地面任一点可同时观测到 4 颗以上的卫星。由于所有卫星的位置通过其广播的星历精确可知,据此可得到卫星-接收机间的距离,根据三维坐标的距离公式,利用 3 颗卫星即可组成 3 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 x y z )。考虑到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间的误差,实际上有 x y z 、时钟差共 4 个未知数,因而引入第 4 颗卫星,形成 4个方程式求解,得到观测点的经度、纬度、高程信息。

由于卫星运行轨道、卫星时钟存在误差,再加上大气对流层和电离层对信号的影响等,GPS定位精度存在一定的误差。

4.GPS系统的应用

GPS应用示意图如图 1-6 所示。目前,GPS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陆地应用,如智能交通、资源勘探、工程测量、应急反应等;海洋应用,如船舶导航、航线测定、船只调度、水文测量等;航空航天应用,如飞机导航、导弹制导、低轨卫星定轨、遥感姿态控制等。

图 1-6 GPS应用示意图

阅读材料 3 GIS地理信息系统

1.GIS概述

(1)GIS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利用分析、处理、挖掘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现实世界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处理。GIS将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用户需求,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相关信息,并借助特有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功能进行各种辅助决策。GIS的核心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和空间分析。GIS的组成如图 1-7 所示。

图 1-7 GIS的组成

(2)如何理解GIS

①“地理”意味着数据项在空间的位置,可以是已知的,如经纬度;也可以是经计算获得的,如经地图投影变换后得到的大地坐标。绝大多数GIS处理二维空间数据,也有一些具备三维空间数据处理能力。

②“信息”意味着GIS数据经加工所生产出的有用知识。这些知识既可通过图形、图像形式表达,也可通过统计图、表格和各种各样的人机交互形式表达。

③“系统”意味着GIS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功能各异的部件组合而成的。因此,GIS具有获取、输入、操作、传输、可视化、组合、查询、分析、建模、输出数据的能力。从这个意义讲,GIS是用于地理参考数据或地理空间数据的输入、存储、更新、操作、分析、输出的计算机系统,为管理、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因此,可以从三方面理解GIS:GIS是一种技术,这是通常的认识;GIS是一种方法,具有对大量空间数据管理、操作的能力,借助这种能力将复杂的问题统一、集成、融合为一体,全方位审视每个现象;GIS是一种思维方式,使人类能关注与地理现象相关联的事件、现象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本体的影响。可以说,GIS是思想的延伸,也正是这种延伸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直线式思维。

2.GIS系统的构成

GIS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前者包括计算机系统及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后者包括与硬件环境配套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和基本功能软件等。根据功能不同,GIS分为以下 6 个子系统。

①计算机相关软件。由计算机厂商提供操作系统及维护使用手册、说明书、基础软件等,系统软件和基础软件是系统开发的基础,是GIS日常工作所必需用到的平台。

②数据输入子系统。该子系统通过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录入相关数据供后端处理,输入数据应校验、存储、管理。

③数据编辑子系统。GIS应具有较强的图形编辑功能,以便对原始数据输入错误编辑和修改,通常,GIS软件具有图形变换、图形编辑、图形修饰、拓扑关系、属性输入等编辑功能。

④空间数据库管理子系统。GIS涉及空间定位数据、地理属性数据,二者的组织管理及建立相互联系至关重要。为保证GIS工作,保持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需设计良好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组织方法。

⑤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子系统。这是GIS面向应用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系统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检索查询,如空间位置查询、属性查询等;空间分析,如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等;数学逻辑运算,如函数运算、应用模型运算。GIS通过对空间数据及属性的检索查询、空间分析、逻辑运算,可生成满足应用条件的新数据,为统计、分析、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

⑥数据输出子系统。它将检索、分析、处理结果按用户要求输出,形式可以是文字、图表和图像等。

3.GIS的功能

(1)GIS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采集、存储。数据采集是指将多种来源和形式的原始数据传输给系统。考虑到地理数据输入琐碎、费时、代价高的特点,目前,GIS数据输入更多地借助遥感、遥测等非地图形式。此外,GPS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可准确、快速定位。数据存储是指将输入的数据以某种格式记录于存储器,是GIS最低层、最基本的技术,直接影响到高层功能的实现。GIS数据存储多采用分层技术,与用户交换时只处理涉及的层,能快速响应用户要求。

②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功能可提供地理数据的有效管理手段,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可借鉴通用数据库的成熟技术;数据分析功能是GIS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通过GIS分析功能,用户可从已知的地理数据得出隐含的重要结论,这对许多应用领域至关重要。

③数据显示、输出。将用户查询、分析结果以合适的形式输出,输出结果可以是数据、表格、报告和统计图等。

(2)GIS的高级功能

①制图。这是GIS最重要的功能,也是用户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功能。GIS不仅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图,还可根据需要分层输出专题地图,显示不同要素和活动的位置,或有关属性内容,如交通图、分布图等。

②动态模拟与预测。这是GIS最高层次的应用,也是最广泛、最有前途的应用。其作用是提取系统各时期多方面空间指标、数据,结合专业分析模型,将自然发生或思维规划的过程动态演绎,使决策者在事件真实发生前准确预测信息,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③空间查询与分析。这是指从GIS目标间的关系中获取、派生出信息,用以回答有关空间关系的查询、应用分析。GIS不但能提供静态查询、检索数据,用户还可通过动态分析为评价、管理、决策等提供服务。

4.GIS的特点

(1)空间可视化

信息系统是对现实世界的计算机模拟,GIS则突出了它对现实世界空间关系的模拟,使得人类对事物状态有更直观、更具体的感受。GIS空间可视化还包括对空间分布的地物属性信息的图形可视化,实现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成管理。例如,利用省级行政区划图,可从GIS中提取 2011 年各市人口统计数据,计算人口密度,并按人口密度分级指标指定不同色彩和填充方式显示行政区所对应的图斑。这样,空间地物的专题属性特征即可通过GIS工具实现具有空间参照信息的可视化。

(2)空间导向

利用GIS提供的导向功能,可以小比例查看全局、中比例查看局部、大比例查看细节,且比例增大的同时,展现给用户的空间信息内容也随之更新,这与地图学强调的制图综合概念极为相似。

(3)空间思维

利用GIS已存储的信息,通过GIS缓冲区分析等工具生成空间数据库存储信息。空间分析时,用户将各种分析工具按所研究领域的专业模型组织成程序交由GIS完成,最后提供可视化分析结果。该功能可揭示空间关系、空间分布模式、空间发展趋势等其他信息系统所无法完成的任务,城市区域规划是空间思维特征的最典型应用。

5.GIS的应用

GIS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资源调查、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军事指挥等。

①可视化应用。以数字地形模型为基础,建立城市、区域、大型工程、风景名胜等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多角度浏览,广泛应用于宣传、城市和区域规划、工程管理。

②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GIS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有最大的服务面。

③选址分析。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点,综合考虑资源配置、市场潜力、交通条件、地形特征、环境影响等因素,在某区域选择最佳位置是GIS的典型应用,充分体现了GIS空间分析功能。例如,大型商场的建立如果不考虑其他商场的分布、周围居民区的分布和人数,建成后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服务面。

④设施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如电信、自来水、煤气管道、道路交通等广泛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且这些设施明显具有地理参照特征,它们的管理、统计、汇总均可借助GIS完成,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GIS为平台,以网络为纽带的应用服务,将为人类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目前,GIS已涉及许多领域,并将发展成为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巨型软科学,更好地发挥地理信息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阅读材料 4 国际电信联盟ITU

ITU是历史悠久的国际组织,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ITU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分配无线电资源,组织各国家之间的国际长途互连方案。由于ITU作为国际组织的长期性及作为联合国特别机构的特殊地位,因此所发布的标准比同级别其他技术规范制定组织拥有更高的国际认同度。ITU的工作由其“成员”管理,作为联合国分支机构,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可以是ITU成员。公司和其他组织可按照“部门成员”或“联盟者”身份加入,这两种成员资格均可直接参与标准的制定(ISO不允许)。ITU不同的下属部门还与其他组织保持“联络关系”。

ITU的历史可追溯到 1865 年。为实现国际间电报通信,1865 年 5 月 17 日,法、德等 20 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ITU)宣告成立;随着电话与无线电的应用与发展,1906 年,27 国代表在柏林签订了《国际无线电报公约》;1932 年,70 多个国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将《国际电报公约》与《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合并,制定了《国际电信公约》,并决定 193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改称“国际电信联盟”(ITU);1947 年 10 月 15日,ITU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由瑞士伯尔尼迁至日内瓦;1993 年 3 月 1 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第一届世界电信标准大会(WTSC-93)上,对ITU原有的 3 个机构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和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进行了改组,改革后ITU最高权力机构仍是全权代表大会,下设理事会、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无线通信部门(ITU-R)和电信发展部门(ITU-D),ITU的实质性工作分别由这三个部门负责。

无论以前的CCITT,还是现在的ITU-T,其标准化工作均由很多研究组(SG)完成。每个SG负责一个领域,如传输、交换、语音和非语音网等,并制定自己领域的标准。1988 年以前,所制定的草案须提交给每 4 年一次的代表大会,获得一致通过才能成为正式标准。1993 年 3 月的ITU会议决定“加速程序批准新建议和修改建议”。这样,草案只要在SG会议通过便可用函信方式征求其他代表的意见,例如,80%回函赞成则通过该标准,缩短了标准制定周期,提高了效率。ITU为提高技术标准的质量,增强及时性、预见性,特别是为有利于所研究热点的平衡发展,确保所制定标准的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还成立了若干牵头研究组。此外,其他的一些国际组织、科技协会等也可派专家参加ITU标准化工作。

ITU制定的国际标准一直被称做某某“建议”,意思是非强制性的、自愿的协议。因为它保证了各国电信网的互连和运转,故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阅读材料 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是全球性非政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权威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ISO的主要宗旨: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ISO的主要任务: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技术委员会进行情报交流,以及与其他国际性组织合作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ISO诞生以来,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活动。

1.ISO的由来

国际标准化活动最早始于电子领域,1906 年成立了最早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其他技术领域的工作原先由成立于 1926 年的国家标准化协会的国际联盟承担,因二次世界大战于 1942 年终止。1946 年 10 月,中、英、美、法、苏等 25 国的 64 名代表云集伦敦,决定成立新的国际组织,目的是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工业标准的统一。1947 年 2 月 23 日,ISO章程得到了 15 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认可,ISO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联合国第二大总部所在地——瑞士日内瓦。1951 年,ISO发布了首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温度。

这里简要说明为何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全名与缩写ISO间存在差异。其实,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源于希腊语的词,意为“相等”。有一系列用ISO作为前缀的词,如isometric(尺寸相等)、isonomy(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

2.ISO组织机构

ISO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甲级咨询组织和贸发理事会最高级咨询组织。此外,ISO还与 600 多个国际组织保持着协作关系。按照ISO章程,其成员分为团体成员和通信成员。团体成员是指最有代表性的全国标准化机构,且每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代表其国家参加ISO。通信成员是指尚未建立全国标准化机构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通信成员不参加ISO技术工作,但可了解ISO的工作进展情况,经过若干年后,待条件成熟,可转为团体成员。ISO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和俄语。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ISO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ISO现有技术委员会 186 个和分技术委员会 576 个,ISO组织机构分为非常设机构和常设机构,其最高权力机构是ISO的非常设机构——ISO全体大会。1994 年以前,全体大会每 3 年召开一次。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有关项目的活动情况、ISO的战略计划及财政情况等。1994 年开始,根据ISO新章程,ISO全体大会改为每年一次。

ISO现有成员 143 个,其中正式成员 93 个。出席ISO大会的代表一般包括ISO正式成员、通信成员、缔约成员。1978 年 9 月 1 日,我国重新申请加入ISO,8 月被接纳为成员国,1988 年起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名义参加ISO活动。

3.ISO技术活动

ISO技术活动是制定、出版国际标准,其工作涉及除电工标准以外的各领域标准化活动。20 世纪 90年代,通信领域标准化发展迅猛。ISO与IEC、ITU相互协调,三大组织联合形成了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核心。ISO与IEC共同制定了《ISO/IEC技术工作导则》,该导则规定机构设置、人员任命及职责等一系列细节,把ISO的技术工作从国际一级到国家级,再到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直致工作组连成有机整体,保证了这个具有 140 个成员国、2850 个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及工作组和 30 000 名专家的国际化庞大机构的有效运转。

目前,ISO已发布 14 000 多个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及相关指南,且尚在不断增加。为沟通信息,ISO还建立了情报网(ISONET),收入 500 000 件标准、技术法规等,10 750 个国际标准和 2700 个国际标准草案,并有 82 个国家向该网提供快速存取。

4.ISO标准分类

ISO标准分为以下六种。

① ISO推荐标准。1972 年以前ISO标准是以推荐标准的形式出版。只需要 60%的成员团体赞同就可通过。从 1972 年 1 月 1 日起改为ISO国际标准的形式出版。

② ISO技术报告。ISO各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出版技术报告是一例外,而且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 在一个技术委员会内,当成员团体将建议草案作为国际标准草案呈报、或对国际标准草案进行表决时,虽然经过多次努力,仍未能获得必要的多数票或实质性的支持,则该技术委员会可申请以技术报告的形式发表一份文件,文件中应注明未能获得必要多数票的原因。

● 当有关项目还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以及根据其他理由认为今后某个时候有达成协议的可能,则技术委员会可申请发表一份较恰当的技术报告。

● 当某个技术委员会汇集与国际标准性质不同的资料,技术委员会可以技术报告形式出版这些情报。

③ ISO标准。ISO标准须经过 5 个阶段的严格审批,才能成为正式的ISO标准。同一国际标准的不同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且每种文体都作为标准的原文。

④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由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

⑤国际标准的补充草案。

⑥国际标准的修改草案。

5.ISO与IEC

IEC成立于 1906 年,是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其标准的权威性为全世界所公认。

IEC宗旨: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为实现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国际标准在内的各种出版物,并希望各成员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本国的标准化工作中使用这些标准。IEC工作领域已由单纯研究电气设备、电机的名词术语和功率等扩展到电子、电力、微电子及其应用、通信、视听、机器人、信息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和核仪表等。目前,IEC标准涉及世界市场 55% 的产品。

尽管ISO和IEC工作范围有明确界定,但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渗透,二者相互交叉的国际标准化领域和项目越来越多。为减少工作重叠,保证国际标准体系的协调一致,ISO和IEC不仅在多个层次加强合作,且机构和管理方面也进行一系列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成立IEC/ISO联合计划委员会(JTRC),负责对有交叉或有争议领域的事务进行协调和规划。

②共同制定了ISO/IEC导则,使两个组织在标准制定和标准格式上保持一致。

③在信息技术领域,成立了ISO/IEC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TCI),共同制定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

阅读材料 6 全国安防标委会SAC/TC100

1987年成立的SAC/TC100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负责我国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SAC/TC100 主要任务如下。

①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②按照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制定、修订规划和计划草案。

③按照国家和行业下达的标准制、修订年度计划组织制定和审查国家标准草案和行业标准草案。

④对经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宣贯、培训和定期复审、修订。

⑤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⑥对口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79)的工作,参加IEC/TC79 国际标准草案的审查和投票表决。

SAC/TC100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向IEC/TC79 主席提交了多项合理化工作建议,并派出多名委员和技术专家作为IEC/TC79 国际标准项目组成员。

2008 年 6 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SAC/TC100 第五届委员会正式成立,有委员 65 名、顾问 3 名。目前,SAC/TC100 已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百余项。这些标准涉及入侵和反劫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实体防护、防爆安检、安防工程等。

全国安防标委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为SAC/TC100 秘书处,下设办公室、计划信息部、技术发展部、成果应用推广部、国际合作部等 5 个职能部门,秘书处办公地点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2000 年,成立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1),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2007 年,成立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2),秘书处设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阅读材料 7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农业产品分类的编码体系制定的行业产品分类代码标准,它提供了公共安全产品行业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分类和代码。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分类与代码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分类与代码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xdWfo4/GE8MI92Dye2bY4zHVXSaLLduDOAFYm3gFdDsqXgbamcACxbdfK1BPr7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