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物联网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全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

“物联网”概念的横空问世,打破了之前既定的传统思维方式。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计算机、宽带等,这两方面看起来似乎联系不大,各行其道。而在物联网时代,传统被颠覆。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还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的概念还在不断更新与扩展。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早期定义是指依托RFID技术和设备,将任何物品按照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从而构成“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实现物品信息的智能识别和管理 [1]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物联网是指利用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依托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互联,利用计算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最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生产生活信息的无缝链接,进而达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1.1.1 物联网现状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由于其重要性,世界各国都将物联网技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已做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美国把物联网技术作为重振经济的法宝,以“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云计算”为其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2]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将“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升至美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智慧地球”策略的核心内容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同年,美国政府把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发展物联网也和开发新能源一样被不少人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欧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做了不少创新性工作。在《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中,明确其目的是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引领世界。在欧盟较为活跃的是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他们推动了“机器与机器”(M2M)的技术和服务的发展。2009年,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CERP-IoT)在欧盟委员会资助下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RFID与物联网模型》等意见书 [3]

日本、韩国均在2004年启动泛在网国家战略,物联网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重点规划内容,把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发展列入其优先行动议程。2009年日本制定了i-Japan计划,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的“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ITU对物联网概念的定义和覆盖范围做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我国在物联网的启动和发展上与国际相比并不落后,在2006年提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选择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16个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国家层面成立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中国的几大电信运营商积极投入物联网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物流信息化、公交视频化、校讯通、农村信息化、渔牧业监控、水文水质等。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考察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提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同年12月,在国家7项战略方向部署中,物联网被列在第3项信息产业中。温家宝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可见,加快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于在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中占据制高点,带动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催生和引领产业发展变革,培育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业,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1.2 物联网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广电网络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4]

首先,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地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最后,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关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有企业和研究机构分成了3层、6层、8层及其他不等,其中最多的是美国IBM公司,分成了28层。表1-1将物联网分解为感知、网络、信息处理、应用、运营管理,共5层,并列出每一层都涉及的关键技术 [5]

表1-1 物联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续表

从技术逻辑上分解,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描述、构建,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1所示。

▶ 图1-1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感知终端。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物联网主要有以下支撑技术 [6]

(1)识别技术:具有全球识别方案、识别管理、识别编码/加密、识别和寻址方案、认证和存储管理、全球查号业务和发现业务。

(2)发现与搜索技术:包括设备发现、分布存储、定位、实际与虚拟实体的映射。

(3)网管技术:包括身份、关系和信誉管理,分布数据库,存储、网络设备的自动轮询,网络拓扑变化和流量的实时特性显示。

(4)基于节点对等通信的无中心自治体系、事件驱动体系、断连操作与同步的体系技术。

(5)固定、无线和移动网及Ad-hoc网等网络技术:支持自治计算与联网、网络级的口令和身份分配、匿名联网等。

(6)通信技术:物联网提供通信手段,包括能效优化的通信、多频无线前端和协议、通信频谱及频率分配、软件定义无线电与认知无线电等。

(7)数据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与合作、自治代理、人机接口、边缘处理、过滤和集成、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和流处理等。

(8)硬件技术:为物联网提供硬件设施,包括纳米技术、自愈电路体系、天线、能效射频前端、嵌入传感器、激励器、低成本制造技术等。

(9)物联网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软件与算法:包括能效操作系统、节能自管理技术、口令分配机理、优化资源分配的算法、库存管理、产品调度和数据挖掘的模型及算法等。

(10)降低能耗的功率与能量存储技术。

(11)安全与隐私技术:涉及隐私保护、数据加密、云计算的安全和可信性等。

1.1.3 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如图1-2所示。

▶ 图1-2 物联网的发展

目前全球物联网处于概念、论证与试验阶段,处于攻克关键技术、制定标准规范与研发的初级阶段,我国物联网处于与国际同步地位。但是,在核心技术和生产规模方面都还有差距。2009年国务院将传感网和物联网上升为国家五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7]

当前物联网进展中,从技术发展趋势呈现出融合化、嵌入化、可信化、智能化的特征,从管理应用发展趋势呈现出标准化、服务化、开放化、工程化的特征。

面对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随着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持续推进,广电网络运营商拥有广泛的受众并已逐渐形成广电网络的优势,和电信运营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广电网络运营商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

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驱动器,未来中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1.4 国内外物联网应用情况

2008年年底,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Earth)”的新理念,“智慧地球”的核心是“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其基础是传感网、物联网和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高效融合与综合应用。IBM还进一步推出其各种“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慧能源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智慧金融和保险系统、智慧零售系统、智慧医疗保健系统与智慧城市系统等。

智能电网将物联网运用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使用双向通信、高级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来改善电力交换和使用的效率,提高可靠性。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2020发展战略,有3个发展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开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开展试点全国一亿户电表实现智能化;2013—2015年为试点应用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在5~10个城市建智能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控和互动服务体系,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2016—2020年为推广建设阶段,总投资累计4万亿元,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

智能交通在我国的运用能降低交通事故致死率,减少堵塞率,加强交通的监管,减少尾气排放。北京全市各主要街道均埋设有感应线圈,通过无线传感技术优化交通管理,城市道路效率提高15%。上海延安高架路交通监控系统应用以来,在保持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全天的平均车速提高了15%。斯德哥尔摩在18个控制点用各种传感技术,探测车辆并按时段以不同费率收费,将流量、等待时间和尾气排放分别降低了20%、25%和12%。

在物流业中,物联网主要应用在基于RFID的产品可追溯系统、基于GPS的智能配送可视化管理网络、全自动的物流配送中心及基于智能配货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中国2009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18.3%,相当于每年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不畅损失高达2.5万亿元。中远物流公司采用信息化管理成功地将分销中心的数量从100减少至40,分销成本降低了23%,燃料使用量降低了25%,也将碳排放量减少了10%~15%。

物联网在生态监视中主要应用于饮用水源地、城市大气、危废品转移及流域管理与生态补偿。日本NTT DoCoMo于2009年年底将环境传感器大规模地安装在移动基站,覆盖日本东京附近关东地区300个区域,来测量碳排放和其他大气条件。思科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2009年提出“星球皮肤”(Planetary Skin)合作项目,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通过开发遍布全球的空中、海洋和陆地传感器网络来获取、分析和报告环境变化情况,建立全球范围的实时环境监测平台。中国移动利用M2M技术在广州市部署近4000个监控点,重点监控污染源生化数据移动采集,包括餐馆排气、工厂排污、工地噪声等,在厦门利用嵌入传感器的TD-SCDMA终端实现对噪声的检测。

电子医疗应用于电子病历、病房管理、产房管理、药品跟踪和医疗设备管理。电子病历是由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重点针对门诊、住院临床诊疗(或保健对象)和指导干预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的、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2010年10月14日,中国卫生部公布《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选取22个省市的29家医院和3个区域试点一年,将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都存于RFID标签中,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其全过程。

此外,利用物联网可实现智能家居,对家庭进行安保和监视。视频监控摄像头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多个城市的主要道路、热点地区、地铁和居民小区的安全监视。嵌入学生证的RFID可检测学生进入和离开学校的时间,及时通知家长。生产与运营安全监控,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他物联网应用如图1-3所示。

▶ 图1-3 国内外物联网应用 lsWm3TgYbjInM7OpQTuORT1Mp7vR9KOsqEF+pDq3iiCWk6oTSe7RJfJa133H3f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