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多种标识方案共存,用于承载标识编码的数据载体技术千变万化,有一维条码、二维条码、RFID标签、ROM等。对于RFID,由于空口协议和数据协议的不同,目前各种编码在标签中的存储方式也千差万别。对于传感器,由于传感器种类繁多,编码标识也不统一,但是这些编码系统都很好地支撑了目前的应用。未来的物联网仅靠某一种或某几种编码系统来取代现有系统,其代价是非常大的,在技术上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应该建立一整套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标识编码与解析体系。在统一的标识编码体系中,任何对象都应该保证其具有全局唯一性,而通过解析体系可确保不同的编码能够被有效识别,以及识别与编码相关的对象的属性、服务等信息。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物联网标识技术的发展应该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第1个阶段是当前属于多种标识方案(ISO、GS1、DOI、IPv6,OID等)共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应用领域的编码方案互不兼容,在各自领域内部完成标识和解析。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存在信息孤岛,无法互连互通、互操作。
(2)第2个阶段是从2012年至2015年。在这一阶段,急需建立统一的物联网对象标识方案,初步提出兼容各种标识方案的统一标识体系,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统一标识体系。
(3)第3个阶段是从2015年至2020年。在这一阶段,标识管理更加规范,标识兼容方案广泛应用,标识编码系统的隐私、加密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4)第4个阶段是从2020年以后。在这一阶段,标识向“基因”方向发展,物的标识将成为物的重要“基因”元素,基于物品本身特性的标识技术产生和完善,完善物联网中物的身份识别、搜索和发现等服务。
目前,我国标识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国际是一致的,尚处于第1个阶段,急需朝第2个阶段发展。OID作为ISO、IEC和ITU-T联合制定的国际标准,不存在专利问题,并且各国可以负责管理各国内部的注册申请;同时,作为标识对象的一种标识方案,能够满足3.1.2小节中提出的标识符的全部要求,故OID是一种兼容各种编码方案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