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后结扎脐带至出生后28天就是新生儿期。新生的宝宝从温暖的母体初次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身体的各器官还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会经常出现各种疾病。只要您了解这些疾病,掌握一些护理的方法,这些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80%的正常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而诊断生理性黄疸之前必须排除各种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尤其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更应高度重视,常提示有急性的严重的疾病,必须立即到医院诊治。
为了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必须注意观察黄疸的发展变化。如果是在医院分娩,出院时最好问问医生,宝宝有没有黄疸,已出现几天了,以便了解是否有黄疸延期不退的情况。
若新生宝宝黄疸出现早,黄染程度发展很快,黄染范围大,如扩展到四肢,甚至手脚心,就意味着病情严重,若延误治疗就会发生核黄疸,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必须及早去医院诊治。
宝宝出黄疸期间妈妈一定要做到勤哺乳,在24小时内哺乳8~12次,或者更多;还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确实有效地吸吮到乳汁;注意大便形状;乳汁对胎便排出延迟的新生儿可行灌肠处理;限制辅助液体的添加,使婴儿充足地摄取乳汁。
若是母乳性黄疸,如胆红素不少于20毫克/分升(342μ mol/L),不必暂停母乳喂是养,如果超过20毫克/分升(342μ mol/L),可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但妈妈还是要排空乳房内乳汁,以免日后乳汁分泌减少。
生理性黄疸于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得早,在出生后12~24小时就会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于生理性黄疸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面部、颈部皮肤浅黄或柠檬色,巩膜微黄,尿黄但不染尿布。
病理性黄疸:一般较重,呈金黄色,四肢、皮肤甚至手心、脚心都黄,尿会染黄尿布。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超过2周,足月宝宝大多在7~10天消退,早产宝宝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须处理,鼓励多吸吮母乳,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
若超过2周,或消退后又再次出现黄疸,有可能是出现了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宝宝精神佳,吃奶香,吸吮有力,哭声响亮。
病理性黄疸:表现为精神差,吃奶不香,吸吮口松,甚至抽风。
新生宝宝出现黄疸主要原因与以下生理特点有关:
发热是新生宝宝常见的症状,但因为新生宝宝在生理上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不能随便服用退烧药,否则会造成凝血机制障碍而产生周身青紫、贫血、便血、吐血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新生宝宝发烧后最好的办法是物理降温。
若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多喂水,以防宝宝脱水;把襁褓打开,抖抖宝宝的衣物降低热量,然后换上较薄些的衣物,让宝宝的皮肤散去过多的热;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洗宝宝的颈部、腋下、大腿及四肢。
降温过程中您要注意,宝宝的体温一开始下降,就要马上停止降温。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肤色、呛奶等情况,如有异常,必须立即到医院就医。
若宝宝的体温达到38.5℃以上,可能存在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应在完全安静状态下测量,即在不哭闹、不吃奶、无过度活动时。
·测前先把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刻度35℃以下,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消毒后使用。
·测腋窝温度时,应先轻轻擦干腋窝的汗,再将体温表水银头放入腋窝中央夹紧,5分钟后取出读数。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应在36.5~37.3℃之间。
引起新生宝宝腹泻的原因很多,被污染的奶、水,母亲或护理人员中有带菌者,或病房里的交叉感染都会使宝宝拉肚子。
新生宝宝腹泻时,会有不吃奶、面色发灰、反应差等表现,大便呈黄色或绿色水样、有酸味,并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脱水或败血症。
如果宝宝腹泻特别严重,可以用思密达,这种药对于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较强的吸咐作用,且不会破坏宝宝体内的菌群,对胃肠黏膜还有保护作用。新生的宝宝可以每天1克,分三次服,疗程为3~5天。
为了预防宝宝腹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脐带在出生后3~7天会自动脱落。但脐带结扎后留有脐血管断口,如果被感染,细菌会从这个断口处进入宝宝体内的血循环,很快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病势凶险,死亡率也很高,所以您一定要注意宝宝脐部的护理。
如果父母给宝宝洗完澡不及时擦干脐部,或者消毒不完全就裹上纱布,使脐带经常浸在潮湿的环境中,就很容易造成感染。也有些脐炎是因为父母对宝宝的脐带过分重视,脐部除了包裹纱布外,还垫上一层厚布,再垫上尿布。这样,宝宝的尿液会将纱布和垫的厚布浸湿,脐部就变成细菌繁殖的温床了。
脐带未脱落前,父母给宝宝洗澡后要把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并用75%的酒精消毒,再包上干净的纱布。
消毒时,父母一定要把未脱落的脐痂轻轻提起,酒精要擦拭到脐带根部,晾干后,再用纱布包好,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并且要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
如果宝宝的脐带根部发红,脐带脱落后,脐部总不干燥,脐窝湿润、有流水、出现脓性分泌物等现象就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勿使纸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致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禁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不要用厚塑料布盖在脐带部位,再用胶布粘上, 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
鹅口疮是宝宝在新生儿期经常见到的疾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虚弱、营养不良、腹泻,或因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都是鹅口疮的诱因。被污染的哺乳器具,出生时吸入或咽下产道中的白色念珠菌,也会导致新生儿鹅口疮。
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奶斑状的霉菌会越长越多,融合成片连在一起,厚度增加,严重的可扩散到咽喉、气管,引起吞咽困难、霉菌性肠炎、霉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念珠菌感染。
生此病的宝宝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贴在口腔壁上,与吃奶留下的奶斑很难区别。如果您发现宝宝口腔内有“奶斑”,先用棉签轻轻擦一下,能擦掉的就是奶斑。如果擦不掉,且宝宝烦躁不安,进食减少甚至拒食,就要考虑是鹅口疮,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加鱼肝油涂擦宝宝的口腔黏膜,或使用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在吃奶后涂抹口腔,切忌用开水,每日3~4次,用药7天以上,待白色斑块消失后,坚持再用药1周以防复发。
也可在哺乳前后,用棉签蘸2%~4%的小苏打溶液擦拭宝宝的口腔,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
新生儿肺炎是宝宝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妈妈最害怕的一种疾病,患病的宝宝会嘴里吐泡泡,呼吸稍有点沉重。它会引起新生儿死亡且症状常不典型,但只要父母注意护理的方法,是可以降低肺炎的发生机率的。
患肺炎的宝宝易呛奶,喂养时以少量多次喂养为宜,不要一次喂得太饱,以防呕吐和影响呼吸肌(膈肌)运动。应选用小孔奶嘴,每吸入几口就应拔出奶头,让宝宝喘口气,注意多饮水,可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