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如何补充关键营养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是肌肉、大脑、内脏、血液等构成的主要材料,并维持肌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蛋白质缺乏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并影响身体康复。蛋白质是母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哺乳期妈妈需要更多的蛋白蛋供应。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豆类、食用菌、动物肉类、蛋类等。
钙
哺乳期妈妈在月经未复潮前骨更新钙的能力较差,乳汁中的钙往往会消耗过多的体钙,如果不补充足量的钙就会引起腰酸背痛、腿脚抽筋、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等“月子病”。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可导致宝宝发生佝偻病,影响牙齿萌出、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黄豆、豆腐、豆腐干和奶制品都是“高质”的补钙食品。每100克的牛奶中含有104毫克的钙,100克的酸奶中含有118毫克的钙。另外,坚果和海产品也是钙源丰富的食物。同时,乳品、鱼类及维生素D都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哺乳期妈妈每天大约需要摄取1000~1200毫克的钙,才能使分泌的每升乳汁中含有300毫克以上的钙。乳汁分泌量越大,钙的需要量就越大。
碘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人类的“智慧之源”。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分解,产生热量和能量,保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基本活动,尤其对婴幼儿的大脑及身体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婴儿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碘,如果这时母亲缺碘,就有可能造成呆傻儿和弱智儿。
干海带含碘量是同等重量的加碘盐的十几倍,其他像海鱼、海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菌类等食物含碘也很丰富。对于盐摄入量受到一定限制的哺乳期妈妈来讲,以上食品是很好的碘的来源。
硒
硒是心脏代谢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火种”。硒也是重要的过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这种酶不仅可以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还能够抑制可能成为致癌物的过氧化物和游离基的形成。
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和中药材黄芪,其次是酵母、蛋类。其他如动物内脏,尤其是肾和和肝中,含硒较多。还有海产品,尤其是沙丁鱼,肉和鸡,粮食中的麦片、麦芽、大麦、荞麦、大米、大豆及牛奶和奶制品,以及蘑菇、大蒜、芦笋等食品都含有硒。
专家推荐哺乳期妈妈的膳食中硒的供给量为每日65微克。
铁
铁是制造红血球的必要元素。若红血球不足或血红素低于正常的标准,贫血的现象便会出现。我国约有近一半的哺乳期妈妈贫血,而其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乏铁元素。轻度缺铁引起的贫血一般无明显症状,所以哺乳期妈妈应当定期做相关检查。
动物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铁的含量高,食用后吸收好。蛋黄中也含有铁。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食用后吸收差,但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红血球的生成,叶酸缺乏会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饮食中既要有一定量的肉类、肝脏、血豆腐,也要兼顾新鲜蔬菜。
锌
锌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缺锌将导致宝宝生长停滞。母乳中锌的含量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初乳中锌含量达到20毫克/升,3~6个月的母乳中含锌量也能达到2~3毫克/升,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患锌缺乏症。如此多的锌,都要从妈妈的身体中来,所以对哺乳期妈妈而言应该重点补充锌元素。
海产品中牡蛎、鱼类含锌量较高,动物性食物中瘦肉、猪肝、鸡肉、牛肉等也含一定量的锌。另外,豆类、坚果等都是补锌的好食品。
我国近年来提出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摄入锌的标准为20毫克。
维生素A
新生宝宝肝内维生素A储存量较低,宝宝所需的维生素A大部分需要由母乳提供。所以,哺乳期妈妈应该注重加强维生素A的摄入,这对维持妈妈自身维生素A的适当存量,对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增强肌体免疫功能,以及对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等方面,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物性食物:牛奶、鸡蛋、鱼类、动物的肉与内脏,其中动物的肝、牛奶、螃蟹和蛋类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较高。
植物性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A的前体ß-胡萝卜素,如胡萝卜、小白菜、油菜、菠菜、空心、菜、茴香、香菜、韭菜、芥菜,以及红黄色水果如杏·柿子、草莓等。
哺乳期妈妈每天的维生素A摄入量应达到1200微克。
维生素B
1
维生素B
1
又叫盐酸硫胺,它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尤其是糖代谢及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哺乳期缺乏维生素B
1
,会使糖类物质的正常代谢出现障碍,如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堆积在体内,而这些有害的代谢产物也会在母乳中出现与堆积,婴儿食用后很容易产生中毒反应。
维生素B
1
含量较高的食物有: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猪肉、西红柿、茄子、小白菜和牛奶等。
维生素B
2
维生素B
2
又称核黄素,它是人体细胞中促进氧化还原的重要物质之一,还参与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并有维持正常视觉机能的作用。母乳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
2
,所以哺乳期妈妈应当比非哺乳期时有更多的摄入量。维生素B
2
容易消化和吸收,但它和其他B族的维生素一样,不会蓄积在体内,所以时常要以食物或营养补品来补充。
维生素B
2
在牛奶、动物肝脏与肾脏、酿造酵母、奶酪、肉、蛋黄、鳝鱼、豆类、谷类、胡萝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医学上推荐,哺乳期妈妈每天维生素B
2
的摄入量为:产后0~6个月为1.8毫克,7~12个月为1.7毫克。
维生素B
6
功能
维生素B
6
是人体色氨酸、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是制造抗体和红血球的必要物质。因为人体肠内菌具有合成维生素B
6
的能力,所以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蔬菜是必要的。医学专家建议,在食用大量蛋白质后必须摄取更多的维生素B
6
,同时还指出,维生素B
6
与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泛酸、维生素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
主要来源
维生素B
6
在牛肉、鸡肉、鱼肉、动物内脏、燕麦、小麦麸、麦芽、豌豆、大豆、花生、胡桃等食物中含量比较丰富。
推荐摄入量
推荐哺乳期妈妈每日维生素B
6
的摄入量是1.9毫克。
EiZgR9Cu2egY1J2KJRDt/LFtIaMhQ6Kd3Ns8aNU6rHLFs8VyHEgVZu3BJbMUbDME
维生素B
12
维生素B
12
的作用与红细胞生成有密切关系,如果缺乏会发生营养性贫血。由于维生素B
12
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哺乳期妈妈如果长期食素的话,宝宝就有可能缺乏维生素B
12
。另外,在宝宝6个月以后,如果妈妈不注意补充,母乳中的维生素B
12
的含量会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婴幼儿饮用的牛奶基本上都经过高温煮沸,而叶酸和维生素B
12
经煮沸后,损失量可达50%,而且维生素B
12
只有在胃内黏蛋白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由于婴儿胃内缺少黏蛋白,所以如果单纯用牛奶喂养,势必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
12
的缺乏,导致细胞的核酸代谢障碍,从而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动物的肝、肾、肉和豆类发酵制品是维生素B
12
主要食来源。
推荐哺乳期妈妈每日维生素B
12
摄入量为2.8毫克。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形成细胞间质的主要原料,能保持牙齿、血管、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母乳中含有高浓度的维生素C,因此哺乳有可能使母体维生素C的大量丧失。维生素C是细胞组织间胶原形成的关键物质,产后妈妈大都会有妊娠纹,维生素C恰恰能促进胶原蛋白的生长,有助于恢复皮肤的弹性,预防妊娠纹的产生。
维生素C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尤其是草莓、洋葱、菜花、菠菜、鲜枣、猕猴桃、沙棘、柑橘和柚子等。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有助于身体对钙的吸收,哺乳期妈妈身体内钙质的恢复依赖维生素D,同时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维生素D也要由母乳供给。总的来讲,哺乳期妈妈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比平时要高。
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脏和鸡蛋黄等。另外,人的皮肤中含有维生素D源,经过日光照射可以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K
维生素K主要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成年人体内约50%~60%的维生素K是由肠道细菌在回肠合成吸收的。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偏低,加上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所以更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
各种深色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奶酪、海藻及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
哺乳期妈妈维生素K每天的推荐摄入量为100~15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