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族缘、乡缘,网罗天下

潮商之所以能形成遍布全世界的版图,在于他们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抱团意识,这与当初潮商只身在海外为求生存发展不得不兵团作战的境况有关,这种由血缘、乡缘和族缘结成的交际网,使他们在患难时互相扶助,成功时相互提携。初次经商者,老乡的种种扶助使他们能尽量少走弯路,并且在困难时得到及时的资金支持。经商者之间广泛的商业信息沟通与合作,更使得潮州人在近代商帮中脱颖而出。

潮汕人认老乡与其他地方不同,老乡之间不分尊卑贵贱,如果某一潮商得势,必然扶持其他同乡。这种对地缘、血缘关系的认同对于潮汕人经商有莫大的好处。据陈礼颂1934年对澄海斗门乡调查,斗门乡移民大多仅限于泰国一地,乡人出洋络绎不绝,后去的人投靠先去的族人,海外的同族关系非常亲密。一些在海外发达了的商人也往往介绍自己的宗党乡人前往海外淘金,例如,陈黉利家族在海外建立基业之后,就鼓励同乡族人出外谋生,大家共同富裕。陈黉利家族规定,澄海县隆都前美乡的族人过番,可以免费搭乘陈黉利家族的轮船,到海外可先在陈黉利行铺落脚,包吃包住,也可以在陈黉利行铺就业,允许跳槽。于是,前美乡陈氏宗族过番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海外打工,而且绝大部分曾在陈黉利行铺中工作过,其他的近代潮州移民也大抵如此。

在马来亚西北的北根市,当地90%的华人为潮安人,素有“小潮安”之称。这些潮安人的祖先,原来都是因为贫穷被贩卖到爪哇、勿里洞、坤甸的荷属殖民地当苦力,187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马来半岛引种巴西橡胶成功,加上开采锡矿需要大批劳力,英国人采取了稍为宽容的招来政策,因而不少潮安劳工冒险逃出荷兰人的甘蔗园,辗转来到马来半岛。一些人在经商致富后,亲邀亲,邻约邻,逐渐在当地形成了“小潮安”的格局。

很多潮商巨子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靠同乡扶持获得成功的,兰香公司的创始人林毓瑞就是其中一位。

林毓瑞出身贫农,青年时代走投无路,别母南渡,到达荷属殖民地坤甸,本县华清乡侨商收留他在店中工作,他负责搬运货物和打理店务。因为手脚勤快,他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老板答应给他以先付货物、定期结算的优惠,资助他架搭木屋,经营杂货、山货、竹篾品的小生意,这样一步站稳,步步攀登。经过数十年的打拼,他所创办的兰香公司在坤甸的工商界中已经赫赫有名。正因为同乡的帮助才使他创业成功,饮水思源,林毓瑞及他的后代都非常重视同乡情谊,热心帮助同乡。只要家乡人渡海投靠兰香公司的,都一律热情接待。其中继承家业的林毓瑞长子林勤意,对前来投奔他的乡亲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乡亲进门先安置住宿,接风洗尘;发给每人几元大洋,让其向家人报平安;愿意留在公司工作的先从勤杂工做起,以后再逐步提拔;不愿意留在本公司的,适应了环境后,由公司推荐就业,担保到其他有业务关系的商号工作;要求自营小生意的,由公司先付货物,定期还款结账。对于揭阳籍的其他乡亲,兰香公司也一视同仁,都给予安置优待。

“一个好汉三个帮”,潮商善于经营人脉,最早的合作方式叫“标会”,标会是一种互助融资方式,通过宗乡会等组织,一群人每人每月缴纳一定的金额,每月标一次,标到的人可获得所有的金额,这就使得参加标会的人可以在不付抵押品的情况下得到一笔款项,而利息比钱庄、银行要低得多。近代潮商的同业公会、同帮会馆数目超过其他商人群体,组织的目的就是同业与同帮之间互利合作,这对于近代潮商经济的顺利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汕头出口商的南效、暹效、酱园、果业等同业公所直接组织同业商人统载货品出洋,既降低了货品运输成本,又保护了同业商人利益。换句话说,同业公会及同帮会馆等潮商组织既较好地限制了同业、同帮商人的恶性竞争,又有效地组织了同业、同帮商人合作,保护了近代潮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近代潮商之所以极少陷入破产境地,与潮商所提倡的抱团合作、竞争有度的原则有很大关联。

据史料记载,近代汕头曾先后创办两家制冰厂,其中后起的汕头冰雪厂,由泰国潮商创办。由于资本雄厚,生产设备先进,成本低,产量高,汕头冰雪场比本地商人创办的大东冰霜厂具有更大的优势,两家竞争之下,汕头冰雪场年年赢利,而大东冰霜厂则市场萎缩,濒临倒闭。但汕头冰雪厂的业主本着竞争有度的原则,主动让出一部分市场让大东冰霜厂发展。

潮商并不将竞争看做商人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门,而认为在商业竞争中也存在商人共存关系,同业合作、和气生财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与强大的外国商人竞争中,本国、本地区商人合作与力量联合尤其重要。无论是近代潮商在汕、香、暹、叻国际贸易上的成功合作,还是现代潮商在发展现代工商业方面的成功合作,抱团求存都是近现代潮商在世界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在很大程度上,潮商之间的互助合作已经超越了地区与国界,东南亚的潮商和中国的潮商精诚合作,建立了跨越东亚及东南亚的商业网络。

在新加坡,当地的潮商力量并不雄厚,他们之所以能垄断近代新加坡的大米入口业、陶瓷器等行业,一方面得力于其精明的经营手法,但更多的是暹罗及香港潮商的支持。近代新加坡的大米多来自暹罗,而暹罗大米几乎是由暹罗潮商所垄断,暹罗潮商乐于与新加坡潮商贸易,还给予出口与放账等方面各种优惠待遇,使经营大米入口的潮商处于有利地位。到了现代,东南亚潮商与香港潮商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他们合资办企业,进行商贸往来,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海外潮州人的强大凝聚力,突出表现在海外潮州人社团上。各种类型的海外潮州人社团遍布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仅泰国已超过1000个,马来西亚、香港各有100多个,新加坡也有60多个,欧、美、澳有40多个,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潮州会馆,早在清道光二年(1822)就已成立。这些社团起到联络感情、交换商业信息的作用,如果彼此达成共识,更可一拍即合,合股经营企业,或合作承办项目,或开展商贸合作。1981年11月,首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香港召开,宣告了这个世界性潮州人社团的诞生,其成员包括中国台湾北台市潮州同乡会、高雄市潮汕同乡会、台南市潮汕同乡会,以及丹麦、比利时潮州同乡会,澳洲潮州同乡会,非洲潮州人联谊会等。

法国侨领黄擎天自豪地说,他这辈子做得最成功的事不是做生意,而是成立法国潮州会馆。 BMr8tUW51/T227dmEfG4lnAKWZs0gfiDDJ0qxQdKte7WvjlDU0vCtvpkAdjygc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