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群山封锁,铸就了移民风骨

徽州是个古地名,如今已经成为安徽省黄山市的一部分,在北宋末年之前,曾先后被称为新安和歙州。这是一片四面环山的“方寸之地”,崇山峻岭的包围,形成了徽州自成一体的格局。清澈秀美的新安江,发源于徽州的山麓,自皖南的层峦叠嶂中奔流东向,汇入浙江沿海的钱塘江。

在战乱年代,群山封锁、与世隔绝的徽州,成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历史上,中原百姓曾经三次大规模迁徙到徽州,第一次是在中原战乱迭起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在军阀割据的唐末五代时期,第三次是在两宋之际,金兵南侵的“靖康之乱”前后。

透过新安江的暮霭,依稀浮现出这样的场景:

一群衣着褴褛、面容枯槁的乱世流民在山间踯躅前行,战乱使他们丧失了家园,颠沛流离。“翻过这座山,就有水,走吧!”走在队伍前面的汉子转过头望着大家,嗓音沙哑低沉,但很坚定。

远山对面依稀的水声,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柱。置身于荒山野岭,一切金银细软皆与粪土等值,随处可见的树叶甚至树皮,便可作为干粮充饥,只有水,才是万金不换的真正财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有水,就能够活下去。

这一行难民翻过山,已是斜眼西下的时分。面对眼前碧波荡漾的激流,众人兴高采烈,全然不顾河畔的碎石划破了手脚。不少人一边喝水,一边发出“感谢老天爷保佑”、“感谢爹娘在天之灵”的呜咽。

“这个地方,总觉得很不一样。”好几个平时领头的壮年难民,此时都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一个老者捧着手中的水葫芦四下观望,沉吟良久,“感觉就像又回到了当年,仗还没有打起来的日子……”

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水乡,感受不到任何刀光与烽火的戾气,河水对面的山坳里,依稀升起袅袅炊烟,一片安宁、祥和的气象。河水的下游,隐约现出几个逆流而上的黑点,竟是几艘水乡的渔船。“喂——喂——”“船家——”黄昏群山环绕的河畔,回荡着喜极而泣的呼唤。

这些偏巧来到新安江畔的难民,都是乱世的幸运者。山水环绕的徽州,不啻为世外桃源。热情好客的徽州人,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逃难者,而这些难民在徽州定居下来,又以同样的热情,不断接纳更多的乱世流民。

来自五湖四海的徽州人,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口音,世世代代在这里扎下根,把这片群山闭锁的土地,开辟为皖南地区最兴旺的重镇。宋朝以后,朝廷设立徽州府,下统六个县,即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日后被誉为“商圣”的胡雪岩,祖籍就是绩溪。开创理学的儒家巨子朱熹,则出生于徽州婺源县。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清官包拯,也出生在与徽州一江之隔的合肥。

群山封锁下的徽州虽然是乱世的避难所,但山多田少,地矿贫瘠。“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的民谣,是徽州地貌的写照。随着人口的增长,到了元末明初,很多当地人都已无田可耕。

面对困境,流淌着祖先“移民”血脉的徽州人,再次选择了“走出去”。

徽州的山峦是闭锁的,而江水则是开放的、外向的,天然的环境铸就了徽州人的移民性格,以及勇于闯荡的进取精神。

顺流而下,新安江可以直达杭州。自南宋定都临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后,以苏杭为中心的江南沿海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苏湖熟,天下足”。不甘困于群山之间的徽州人穷则思变,或沿江而下,或徒步走出群山,到异地他乡经商谋生。富甲天下的苏杭地区,成为徽州商人的首选。

据史书记载,到明朝中叶的弘治年间,休宁和歙县等地的人口,30%在家乡种田,70%到异地经商。五百多年前的统计数字,如今已无从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徽州人外出经商者,已经占到了当地总人口中的大半以上。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史册上留下了“徽商”这个称谓。 qXgsKO81Y4HwAP/Fwx75vWNUXXErtXmXTsIjDNTBDxA81bZJ/HT+X6CufYg0N9a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