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愚蠢狂欢吧
从前,有一块大石头摆在一户人家的菜园中,它看上去真的很庞大,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每次去菜园工作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踢到那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这户人家的儿子问:“爸爸,那里有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这么回答:“你说的那块石头从你爷爷那个年代开始就一直摆在那里了,它的体积太大了,不知道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挖走,与其无聊去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就好了。”
又过了二十多年,那块大石头一直保留了下来,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有一天他的妻子气愤地说:“老公,菜园那块大石头真讨厌,绊倒我好几次了,我们找人来搬走它吧。”结果他却说:“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太重了,要是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的时候就被搬走了。”
媳妇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她实在受不了了,有一天早上,她带着锄头和一桶水走到菜园,将整桶水倒在了大石头的四周。她本来准备搞持久战的,没想到十几分钟后,就把石头挖了出来,再看看大小,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嘛!
人们常说“从小看看,到老一半”,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在遇到一些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情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想象,而并没有考虑到在一定的时期内,那些旧的形态与事物都在发生改变。信念固执现象,从心理学上来说是指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有时即使已经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证据和信息提示,人们依然视而不见。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就是人们越是想要证明自己的理论与解释是正确的,就越是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闭。有什么方法能够纠正我们的“信念固执”吗?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然而事实上,对各种可能结果的解释,并不一定就是相反的观点,反而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促使人们仔细考虑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一位十多年没有回到故里的海归朱先生,发现自己曾经的邻居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曾经非常看好的同学小林,以前在班上成绩非常优秀,结果现在只是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里混着。而他们都非常不喜欢的那个邻居小王,他的父亲是个以拣垃圾为生的人,连带着小王也沉默寡语,每次考试都拖班级的后腿,没想到现在却开了一个当地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年利润高得吓人。
虽然小朱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对于他的偏见,并不难以理解,这就是在心理学上典型的“信念固执”,由于走进了自己信念的深处跳不出来,于是画地为牢,束缚住他的思维,使之成为自己信念的“囚徒”。
只有摆脱那些固执的想法,才能够在自己面前展开别样的人生。不同的信念会主导着我们不一样的行为。曾经有一个考生,他需要选择两种不同的学科,当他选择其中一门之后,突然觉得将来这个学科非常难就业,于是几乎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然而他的母亲告诉他,不管选择哪一门,只要认真学习,都是能够获得成功的,于是他坚定了新的方向,最终成为行业内的可塑之材。
有这样一些企业管理者,每天去公司就是为了验证下属和员工有没有按他的想法和要求在执行工作,如果出现了丝毫偏差,不管结局是更完善还是其他,都立即暴跳如雷地痛骂别人,来捍卫他自己的权威。有这样一些老总,如果财务上的资料不经过他的手审核就绝对不会出现一分钱的开支,他一面抱怨着自己的劳累,又一面继续这样辛苦着,公司上上下下的事情他都抓在手里,重要的客户、重要的关系、重要的谈判、重要的会议、重要的宴请等一切重要的场合,他都要亲自上阵。
像这些老总们,都完完全全变成了自己的“囚徒”,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有一天自己一个人分身乏术、无法应对时而崩溃瓦解。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更有效,况且你的想法并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为了摆脱成为自己“囚徒”的命运,不妨多听听别人的建议,迈向生命新的境界。有什么方法能纠正我们的信念固执呢?我们要学会重新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记忆。
首先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和事情,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看法与判断,你在心底坚守的那些信念,也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再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回忆、经历、思考,或许你会发现有些事情也许是我们的主观情绪在作祟。如果你不想被别人的观念打败,那就要懂得丰富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永远看得比别人远、站得比别人高。当然即便如此,你也不要拒人千里,要与身边的人们友好相处,将大家的经验与力量集中起来,一起为更辉煌的明天而奋斗。
1.见风使舵,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也是一种类型的信念固执现象,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不一样。
2.不要轻易给一个人、一件事去“定性”,那只会让自己犯下“经验性”的错误,要与时俱进,要懂得多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从已知的信息当中筛选,去粗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