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畸变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儿童的观察惊讶地发现,“正常化”会导致许多童年时期特征的消失。既包括那些被视为缺陷的特征,也包括通常被视为“优点”的特征。

在那些消失的特征中,不仅有不整洁、不服从、懒散、贪婪、自我中心、好争吵和顽皮,而且还有所谓的“创造性想象”、对故事的喜爱、对个别人的依恋、顺从、玩耍,等等。还包括人们一直在对之进行科学研究和被认为是童年期所特有的那些特征,例如,模仿、好奇、反复无常和注意力不集中。

这表明,人们至今尚未了解儿童的本性,儿童真正的正常的个性被披上了伪装的外衣。

更惊人的是,这种观念很普遍,而且也不是新的——在很早的时候,人已被认为具有双重本性。第一种本性是在人的创造时期被赋予的;第二种本性意味着人的原罪,即违背规律而产生的结果。

在这之后,人就迷途了,受他的环境和他自己心理幻觉的支配,像一只船漫无目的地到处飘流。这种人生哲学的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阐释儿童的生活。一个人可能会被某种很小的东西引入歧途。这种东西在关爱和帮助的伪装下,在人毫不察觉的情况下产生作用。然而它应该归咎于成人的盲目,成人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儿童产生一种恶魔般的影响。不过,儿童是在不断地更新的,他们自身有一种新的和完整的决定其发展的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恢复正常的儿童能专注于某些使他与外界现实相联系的正常动作。所以,可以设想,儿童所有的心理畸变都有一个原因,即因为在自己的形成时期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儿童不能采取他发展的独特形式。在形成时期,儿童的潜能应该通过实体化的过程展现出来。

如果我们能够使一些推断变成一个独特、清晰、简明的原因,那么,它就证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这些心理畸变是属于生命早期的,那时人还只是一个精神的胚胎期。然而,这个独特的和未知的原因有时会导致对整个人类的曲解。 DY0Y0bWQLG8WrE/bwJWFFw/ufiZLFxdCjK2Q2OymcK2A4LEo/tHpoA/ceR3g77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