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命的开始

假如我们想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增进人的精神生命,就必须知道儿童的大脑具有一种天然吸收力,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取养分,变成有用的知识,以此促使儿童的成长。因此,我们必须给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敏锐的感受力,这对刚出生的儿童尤其重要。

现在我们知道,儿童的发育过程有许多阶段。环境在每一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婴儿刚出生的时期。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在不久之前,人们还拿不准2岁大的儿童有没有精神需求呢。因此,对儿童精神需求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如果我们再忽视它们,将会后患无穷。

在20世纪,对儿童成长的研究集中在身体方面,这是因为医疗卫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大大降低了婴儿的死亡率。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医疗研究集中在人的身体方面,忽视了人的精神健康,在儿童教育方面也很难找到正确的理论。

那么,自然发展史向人类表达了什么呢?自然告诉我们,婴儿一出生,精神上就要经历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阶段。这个精神适应阶段不仅对儿童的发展很重要,对其他哺乳动物同样重要。

必须明确,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没有与生俱来的行为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培养。就儿童的发展而言,问题不是唤醒天赋的精神能力,而是实现这种天赋的创造力,正因为如此,环境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另一方面,既然环境的作用如此之大,我们就应该仔细观察新生儿的生活环境,不能让他们和周围环境发生隔阂,导致出现衰退倾向。我们应该保证他们对环境充满乐趣,这样才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生命的头一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发育的重点都不同,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第一个阶段很短暂,就是婴儿的出生。在最初几天,应该让婴儿和母亲多接触,多交流。婴儿出生前生活在母亲子宫里,那里安静、黑暗而且温暖,因此育婴室的温度、光线、声音要尽量与婴儿出生前一致。在美国,医院一般将产妇和婴儿安置在玻璃房子里,这里的门窗都是蓝色玻璃,光线很柔和,室内温度受到严格控制。婴儿刚出生时,温度接近母体,随后逐步向外界温度变化。

人们有个习惯做法,婴儿一生下来,就把他放进水里洗澡,这样做很不合适,因为婴儿受到的刺激太强烈;也不应该过快给婴儿穿衣服,这是因为婴儿并非没有知觉。大人应该尽可能少触摸他们,没有必要给他们穿衣服。最合适的做法是,婴儿刚生下来,就把他放进一个黑暗、没有杂物、足够温暖的房间。移动婴儿也要注意,不应该用手臂去抱,最好是用鸭绒被轻轻托住他们。无论抱起还是放下,动作都要轻,以免婴儿受到伤害。为了防止微生物,进入育婴室的人都应该戴上口罩。以上这些措施不仅是从卫生安全上考虑,而是把母婴看做一个互相交流的整体,就如婴儿出生之前那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依据自然的要求,帮助儿童适应这个世界。

在母亲和婴儿之间有一条特殊的纽带。儿童从母亲那里获得一种力量,帮助他适应外部世界。可以这样说,出生只不过改变了婴儿与母亲的位置,从母亲的体内到了体外,其他方面的联系与交流并没有改变。对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关系,几年之前,人们还不这样看。那时,人们都认为婴儿一出生,就与母亲完全分开了。

上面这些照顾婴儿的方法,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不过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并不适合整个婴儿期。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母子俩就应该摆脱隔离状态,回到人群中生活。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一旦进入社会生活,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不过,社会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与成人完全不同。

有一种说法不无道理“大人越富越好,孩子越穷越好”。试想,富人的孩子虽然能够得到很多礼物,物质生活优越,但是母亲为了自己安逸,通常会把孩子交给保姆和奶妈;穷人就不一样了,母亲总是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这种做法才符合自然要求。

母子相依阶段一过,儿童就能够适应环境了。他们踏上了争取独立的道路,从周围环境中尽情吸收自身需要的知识。

我在前面说过,儿童对独立的获取是一系列“征服”行动,第一步就是运用他们的感觉器官。因为婴儿的骨骼还没有发育成熟,无法自由活动,只能运用大脑和感觉器官,感知和吸收周围的环境。

儿童都有一双明亮的充满渴望的眼睛。这双眼睛不停地转动,打量着周围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眼睛不仅对光敏感,还能够接受各种信息。

从结构上看,人的眼睛和动物眼睛没有什么不同,都像一个照相机一样,吸收光线形成影像。可是,人眼吸收的信息量远远多于动物,因为动物不是对周围的事物都敏感,而是只对某一些事物敏感,因此动物眼睛使用范围很有限。

猫的习性是夜间捕食,眼睛就只适合夜间活动。其他夜间捕食动物也是这样,它们的眼睛对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对静止的物体就没有感觉。猫一旦发现移动的猎物,会迅速出击,对潜伏不动的猎物却毫不在意。有些昆虫也是这样,只对特定的颜色感兴趣,因为它们能够在这种颜色的花里找到食物,对其他颜色的花却视而不见。另外,刚出壳的昆虫幼虫没有方向感,它们只能依靠本能,需要用眼睛来确定方位。可以说,正是这些本能局限控制了生物的行为,而人却不受感官的奴役。

与动物不同,儿童的感觉器官遵循完全不同的规律。猫只对移动的物体感兴趣,儿童没有这样的限制,他观察视野中的所有东西,并且吸收从这些东西中获得的经验。儿童也不是机械地观察,环境信息同时引起某种心理反应,对他的人格产生影响。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确定地说,如果一个人像动物一样,生活仅仅受本能欲望的驱使,他的心理发育不会完全,必定要出现许多缺陷,人行为所遵循的规律也许还存在,但是对他的作用要小得多。这样的人难免成为一台机器,一个感官局限的牺牲品。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对人来说,儿童发展过程反映出来的规律极为重要,人类应该注重这些规律。

对动物与人感官能力所做的比较,有助于了解儿童对环境的学习吸收。我们知道,很多昆虫善于伪装,尽量把自己混入环境之中。比如,有些昆虫依附在树叶和茎上生活,形体也逐渐和树叶或茎相像。这种趋同情况也适用于儿童,他们尽力吸收周围的环境,努力融入环境之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环境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对他们的生物和心理变化发生影响,使他们大脑接受的经验接近环境因素。这里就有一种趋同反应,结果儿童与生存的环境日益一致。

上面只讨论了昆虫,其实所有生物都有这种能力,都能够吸收和适应环境,并且逐渐与环境和谐一致。只是动物的影响表现在身体方面,对儿童的影响发生在心理方面。

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成人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会说一声“太好了”,随后去做自己的事情,记忆里仅留下模糊的印象。而儿童则不然,环境会在他们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通过这些经验塑造自我。在婴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这种作用尤其重要。人类的个性特征形成于婴儿期。这些特征包括语言、宗教、种族等,这些都是通过儿童特有的内在力量获取的,并且将伴随人一生。儿童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适应周围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大脑日益成熟,儿童也充分体验到生命的快乐。

不仅如此,儿童还具备一种自我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各种类型的环境,使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所以说,如果我们打算帮助儿童,就先要弄明白,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假如是一个3岁的孩子,他可能会告诉大人想要什么,可是婴儿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也无法表达。我们应该清楚,婴儿缺少的不是玩具或者鲜花,我们应该提供婴儿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也应该知道婴儿需要什么,这就是能够激发他们发挥成长潜力的条件。

既然如此,人们势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为新生婴儿准备什么样的环境呢?这个问题现在无法给出答案。因为到现在为止,婴儿总是在他所遭遇的环境中成长。儿童要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生活在说这种语言的人群中,要不然就无法学会。要想获得某种精神素质,就必须生活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中间。构成人生活的行为方式、习惯、传统,只能从相应群体生活中得来。

对婴儿心理发育所做的研究,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过去,人们对婴儿的关注集中在身体和卫生方面,通常的做法是:把新生婴儿隔离开来,单独放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尽量让他睡觉,这如同对待一个病号。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做法对儿童的精神是有害的。如果让婴儿和母亲分离,单独放进育婴房,由保育员看护,他们就接受不到母爱。他们每天只能面对几个保育员,这些人把他们放进婴儿车,使他们无法看到周围的环境。这样,婴儿的心灵深处就会出现一种渴望和不满,这种影响会阻碍他们的正常发展。

二战之前,欧美的富人家庭大都这样对待婴儿。幸运的是,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贫穷和小家庭把父母送回儿童的身边。

在发达国家,怎样对待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发现,当儿童能够走出房门的时候,大人就应该把他们带出去,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今,婴儿车和育婴房也有了改观。育婴房不仅符合卫生要求,周围还张贴了很多彩色图片。当婴儿斜躺着时能够看见周围的东西,再也不必死盯着天花板了。

婴儿语言的学习就不这么容易解决了,尤其在雇佣保姆的情况下,因为保姆常常与儿童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父母与人交谈的时候,儿童该不该在旁边?尽管带着孩子参与社交活动会带来很多困难,父母还是应尽可能把他们带在身边。这样他们可以见到父母在做什么,说什么。虽然他们不明白发生的事情,但他们的潜意识会吸收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将能促进他们的成长。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儿童在户外活动时在关心什么东西,但父母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责任,必须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如果母亲对孩子足够关心,就能发现吸引孩子的东西,并且应把孩子抱到这个物体旁边,让他仔细地观察。这时,儿童的脸上会出现好奇、喜爱的表情。

在帮助儿童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抛弃所有陈规陋习,在思想上来一场革命。我们必须明白:决定人一生的性格,是在儿童时期通过与环境的适应过程建立的。因此,应该尽量保证儿童与周围环境有充分的接触。要不然,这些儿童长大后会成为社会负担。

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根源,是由于个人无法在道德上适应社会。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照顾儿童的方式,对一个文明社会非常重要。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对此,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问道:过去的人不了解这些知识,他们又是怎样过来的呢?有的人会这样说:“人类的历史悠远,世界上曾经生活过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是同样学会了说话,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吗?”

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放开眼界,看看生活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呢?这些民族培养儿童的方式远比我们合理。我们自以为是文明人,对待儿童的方式却违背自然。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母亲和孩子紧密相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儿童时期,孩子都和母亲在一起,他们总是跟在妈妈身边。她们一起出门,一起采办家庭用品。母亲与小贩讨价还价,孩子就在旁边听着。他把整个过程看得一清二楚,这不仅加强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增强了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不是因为现代文明破坏了这种习惯,母亲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人,因为这违背自然法则。在这种传统关系中,儿童分享着母亲的生活,是她的听众,接受她的教育和指导。母亲们对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也许她们过于健谈了,但这对儿童的发展很有好处。自然,儿童只听妈妈的爱语是不够的,他们应该听到大人所有的话,看到和谈话相关的所有行为。儿童虽然不懂,但会以自己的方式逐渐领会。

在照顾儿童方面,不同的社会群体、民族有所不同。就说携带孩子的方式吧,就存在很大差别。说来非常有趣,现代人类学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这些研究表明,相当多地方的母亲不是用胳膊抱孩子,而是把他们放到小床上,或者袋子里。有些地方,母亲出门办事的时候,用绳子将孩子和一块木块连在一起,然后搭在肩膀上面。有的母亲把孩子吊在脖子上,有的绑在背上,有的装在篮子里。无论用什么方式携带孩子,大多数地方的母亲都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各地的母亲在携带孩子的时候,都很注意保证他们正常呼吸。比如,把孩子背在身上的那些民族,通常都把儿童的脸朝前,日本母亲就是这样——她们把孩子绑在背后,孩子的头高出肩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曾经被称为“双头民族”。印度母亲就不同了,她们通常把孩子兜在自己的臀部上方。北美的印第安母亲又不同了,她们用一个摇篮式的东西把小孩系起来,背在身后,孩子的背朝着母亲。无论如何,对这些母亲而言,把孩子丢下不管的想法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在非洲看见这样的事情,一个部落为女王举行加冕典礼,在整个仪式中,这位女王手里始终抱着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延长婴儿的哺乳期。母亲对婴儿的哺乳有的到1岁半,有的到2岁,有的延续到3岁。这已经不是一个营养问题,因为2~3岁的儿童完全能够吸收其他食物。延长婴儿的哺乳期,旨在增加孩子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根据我在上文阐述的道理,这样在无形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只要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即使妈妈忙于家务,不搭理孩子,孩子也能与周围世界进行交流。他们跟着妈妈上街,能够听到人们的说话,观看行人、车辆、动物等,这些东西将在儿童的大脑里留下了印迹。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当母亲和小贩交涉的时候,她背上的小孩听得多么带劲啦!母亲的语言和动作引起了孩子的极大兴趣。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只要孩子没有生病,他们和母亲一起出门的时候不会哭。他们可能呼呼大睡,但从来不哭。

有人说,西方国家的儿童比较爱哭。我就常听到朋友抱怨自己的小孩爱哭。他们常在一起讨论下面几个问题:如何安抚孩子,如何使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如何让孩子高兴。他们大概不知道,现代心理学对此的说明是:“儿童经常哭、性格暴躁、动辄发脾气,表明他们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安全也罢,卫生也罢,健康也罢,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都有害无益,儿童的潜能不会在一种类似囚禁的生活中发挥出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人们的生活依从自然习惯,他们无意识地采用了正确的育婴方法。至于我们西方人,必须明白这个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不良状况。 IeaBd+EBkbKaWYuco4go3Ssbh9h8/AjVqH35EGzJZoVJlD+Gdel9ZAwmP2venb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