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2 资源

1.资源的概念

资源其实是一个经济学词汇,旨在探讨物质财富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经济学(张五常,2001)。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当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经济学流派(程兆谦、徐金,2002)。这种不同学派的形成根源于对资源本身存在的不同认识。

在古典经济学时代,人们把自然资源视为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全部。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在探讨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时,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家的组合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关键资源这一重要命题。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则进一步认为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社会概念(Drucker,1982)。美国经济学家Donald.W.Mofat在其《经济学词典》(第二版)中,对资源概念及其演变给出了一个经典的描述:“资源是一种经济的基本投入物或组成部分,人们常常认为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但现代经济学家把经营能力作为第四种资源。经营能力是指一切可以帮助人们把其他资源组合起来的能力,包括管理、创新、风险承担及应用分析。尽管它们不像其他资源一样有形,但土地、劳动和资本本身不会创造产出,因而必须与这种能力相结合。这种能力越大,产出的潜力也越大。劳动和经营能力常被称为人力资源,而土地和资本常被称为非人力资源。”

国内也有学者对资源的发展进行了阶段的划分,李维华等人认为资源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局限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观念;从自然资源引申释义到社会、经济资源;从自然资源到社会、经济资源,再到知识资源的扩展分类;全面资源的雏形——大资源的概念形成。并总结后认为:资源必须至少具有两个特性,一是资源是依附或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没有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资源;二是资源可被其所依附的主体用于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不管这个目的是现实的还是预期的(李维华、韩红梅,2003)。

所以,从前人对资源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源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物到人、从内部到外部、从狭义到广义、从具体到抽象的不断演变,内涵及外延不断扩大的过程(Paul,2006),如图2-1所示。

图2-1 资源概念发展

(资料来源:Paul E Polzin.Natural Resource Boom: Old Issues, New Circumstances. MontanaBusiness Quarterly.Missoula: Summer 2006.Vol.44:2-6)

2.企业资源观

企业资源观的形成是企业资源研究和企业竞争优势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对企业竞争优势起源的探讨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纵观该理论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产业分析理论、战略冲突理论、基于资源的理论、行为决策理论、进化的观点和新制度主义理论等。所以对资源观的研究应该属于企业的战略研究领域。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理论早期出现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后来在爱蒂丝·彭罗斯(Edith 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中得到深入发展和全面阐述,彭罗斯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资源论的研究者们。尽管已有诸多理论先驱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资源理论才使经济学界和企业管理专家产生了广泛兴趣。从此以后,企业资源理论实际上成了企业战略领域的研究主题,在《战略管理杂志》、《管理杂志》、《加利福尼亚管理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等知名度非常高的刊物上,企业资源理论方面的论文都占有相当大的篇幅。甚至像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这样的一直对管理新思维持批评态度的杂志,后来也不时在商业栏目中刊登一些企业资源、核心能力方面的文章。如1982年,斯蒂芬·利普曼和理查德·罗迈尔特发表的《模仿的不确定性:竞争条件下企业效率差异分析》(Lippman and Rumelt,1982)一文指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模仿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资源,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将一直持续下去。这些论述开创了把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归结于因企业内在的固有效率差异而积累和保持的,用以产生“理查德租金”的资源进行精确的经济分析的先河。两年后,伯格·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在爱蒂丝·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Penrose,1959)和利普曼与罗迈尔特的论文的基础上,发表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Wernerfelt,1984)一文,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从此,更多的有关企业资源、能力、才能的学术研究被统一特指为“企业资源论”。Lippman和Rumelt(1982)、Teece(1982)、Wernerfelt(1984)、Barney、Dierickx & Cool(1989)、Castanias & Helfat(1991)、Conner(1991)、Mahoney & Pandian(1992)等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资源应如何应用和组合,是什么使得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租金的本质,异质性的来源等一系列问题。Barnard(1938)、Selznick(1957)、Sloan(1963)、Chandler(1977)及Rumelt(1974)都将企业的绩效与企业在运用和融合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和信誉资产方面的独特竞争力联系起来。Peteraf(1993)在集成了不同的研究角度之后,给出了有关资源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通用模型,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

作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一种表现,更加接近于企业管理实践的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梅尔(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公司的核心能力》(Prahalad and Hanel,1990)一文,对公司核心能力的产生和作用做了精辟的论述,其后,掀起了围绕“核心能力”的研究新高潮。Kirsten Foss(2004)等人对资源观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做了某种程度上的探讨。

国内学者许可、徐二明(2002)在其论文中也专门对核心能力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论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资源观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国内学者也多有研究(苏方国,2005;程德俊,2004;蒋佳,2004)。另外,张平(2004)从资源观的角度对企业集群优势做了论述。张嵩(2003)对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等也做了探索和研究。林祥(2004)对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战略进行了详细论述与分析。

3.资源观的分类

早期学者们对企业战略竞争优势的研究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应该归结为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等外部因素,这就是典型的“外生论”。但是外生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就是忽略了企业内部因素。按照外生论的观点,许多现象就无法解释,例如,既然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企业的外部因素(市场结构、市场机会等)所决定的,那么为什么企业在面临相同的条件时,其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差别呢?Hanason & Wernerflt(1968)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局限性的存在,他在影响企业绩效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包括产业和组织在内的经济因素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仅为15%~40%,其他因素则应该归属于企业内部。Rumelt(1982)也认为,“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

于是,在普遍认识到企业竞争优势战略外生论存在的局限性后,学者们开始将企业竞争优势之源的探索转向了企业的内部。于是,就产生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论”。对于“内生论”的研究主要基于对两个最基本假设的回答,即关于“企业是什么”和“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从何而来”。也正是在这样两个假设上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企业资源观、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三种观点。

企业资源观的代表学者有Penrose(1959)、Wernerfelt(1984)、Barney(1986)等,尤以伯格·沃纳菲尔特(B. Wernerfet)的经典性论文《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表为标志。他们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独特集合体”,但这些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不同,而只有那些有价值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稀有资源才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且,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层次不同,也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企业绩效的不同。这些层次主要体现在这些资源是被个体所有还是以多种组合的形式被企业集体所有。而且这些资源往往是无形的、不可见的(或者依附于可见的个体上)。由此,按照资源的拥有者和可见性两个维度可以把资源分为四类,如图2-2所示。

图2-2 资源的分类

企业资源观把竞争优势的源泉定义在具体的作为物的资源上,并没有考虑企业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资源配置者的分离。所以,稍做推敲就可以发现该观点的局限性,即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存在这样一个隐含的假设,即资源的效用是可以脱离人的活动而客观存在的。基于对这样一个隐含假设的怀疑,企业能力理论便产生了。

企业能力理论的代表者有Prahalad & Hamel(1990)、Foss(1993、1996)、Teece、Pisano & Shuen(1990)等,他们认为,企业是“能力的独特集合体”,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企业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Prahalad & Hamel(1990)首先对核心能力展开了研究,他们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一种集体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个技术流的知识”,是具有“协调”和“整合”功能的“集体知识”,并指出“如果核心能力是关于整合不同技术的能力,那么它也是关于工作组织、价值传递的能力。”Klein等(1994、1998)将核心能力进行了扩展,认为核心能力应该是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研发能力和技能网络。而Eliasson & Miklson(1996)认为,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Teece(1998)、Pisano & Shuen(1997)、Galunic及Rodan(1998)等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存在于组织惯例之中。斯坦利·斯赖特(Stanley F. Slater)根据企业的各种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把企业的能力分成基于质量、服务、低成本(通过技术与流程改进来实现)、速度(包括投放市场的速度、解决客户问题的速度和交货时间三个方面)、创新和学习的能力等,如图2-3所示。

图2-3 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王永贵.战略柔性与企业高成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09)

由上述学者的认识可以看出,其实,核心能力也同样存在于组织的不同层次中。如一些技术能力(依附于个体员工中)体现在企业的个体上,而组织能力、企业文化的凝聚能力则依附于企业整个组织。

企业知识理论的产生则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发现,知识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大。于是,企业知识理论的学者们试图从知识的角度来重新阐释企业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或对主流企业理论没有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Grant,1996;Spender,1996)。企业知识理论对于知识的定义有很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Kogut和Zander(1992、1996)给出的定义。他们认为,知识既包含隐含的方法知识(know how),即那些企业内积累的能帮助人们更稳定和更有效率地做事的技巧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包含信息(know what),即知识中能够清楚表述的内容。之后,企业知识理论从分析知识的性质出发,认为知识所具有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知识的默会性(Garry L Adams & Bruce T Lamont.,2003),正是这一无法言说的默会知识在实践中以我们难以察觉的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知识的默会性相伴生的还有知识的分布性、转移性、可占用性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知识分析的基础。在这里知识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依据知识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对企业的特征和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期。它不仅有效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边界等企业理论所关注的一般问题,而且还对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的协调、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内决策权配置及企业所有权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讨,同时也回答了一般企业理论所没有完全回答的问题(余光胜,2007)。

综合上面对资源观三个学派的论述,本书发现,尽管关于资源观的研究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也产生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被忽视或者说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观属于战略管理的范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的内涵在不断外延,从传统的物质资源,到现在对知识的认识,却没有达到统一。

二是缺乏对资源生成模式(或称发现模式)及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由于“内生论”和“外生论”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人们的研究已经开始倾向于二者的结合。但是,由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过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的视角,因而缺乏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研究企业的优势资源。尽管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 & Hamel,1995)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提斯(Teece,1997)等人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并讨论了资源生成、创新和学习的过程,但是仍然不成体系,缺乏获得广泛认可的界定。

所以,尽管对资源观的研究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形成了企业资源观、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但实际上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企业资源观强调的是有形的资源,区别具有战略优势资源的依据是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及不可替代性;企业能力理论则更加重视把资源转化为企业获取绩效的能力;企业知识理论则是把企业的隐形资源形成一种知识,被员工和部门所共享,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三者都是试图发现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一种企业内在事物,这种事物可能是无形的,也可能是有形的。 2HIymbsmVt4B440Y4JbEI4HsyFGg6H5Pb+b3ewXFtqkwH58ghBfZYr7ofbeWCN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