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机产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指机内线圈断路、烧坏,连接部位脱焊、腐蚀,开关及触点氧化等造成的故障。
(2)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是指由于外部条件造成的故障,如由于电网电压不正常、长期工作、负载过重造成对线圈的损害,尘埃等造成绕组老化、匝间短路等。
(3)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包括运输过程中的剧烈震动和颠簸,以及用户自己乱拆、乱改造成的故障。
维修人员在维修电动机之前,应首先弄清故障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然后根据不同原因和出现的症状进行检查、分析和维修。一般维修时,从外部原因着手,因为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在维修前还应尽量向用户询问,并在维修时做好记录,以便于对故障进行分析与判断,然后再着手查找内部原因。
要快速修好电动机,除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正确的维修手段之外,还应注意维修的步骤是否合理,以使维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论是单相电动机还是三相电动机,其维修的程序大体相同,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接手一台待修的电动机时,通过询问用户,了解故障现象,经过分析,便能大体确定故障范围。为找到故障点,理出头绪,询问内容大致为分为以下几类。
(1)电动机的运行情况
例如,转速、温度的变化,有无异常响声和剧烈振动,开关和电动机绕组内有无串火、冒烟及焦臭味等。
(2)电动机的使用情况
例如,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是否受到酸、碱、盐等腐蚀性气体侵蚀,是否存在过多的积灰或油垢,电动机风路是否堵塞,是否受潮及淋过雨,电动机运行的方式是否符合规定,负载的性质是否符合电动机性能规定,供电是否符合要求及三相电源电压是否平衡(两相之差不应超过三相平均值的5%)等。
(3)电动机的维修情况
例如,电动机是否经过维修,若经过维修,应检查线径是否过细,线圈是否过细或匝数过少,这会引起电动机过热。此外,还应检查电动机装配是否正确,若装配不好,电动机会出现振动或定子、转子相摩擦。
外部检查包括机械和电气两方面。
(1)机械方面
机械方面主要检查机座、端盖有无裂纹,转轴有无裂纹或弯曲变形;用手转动电动机的轴,观察是否灵活,有无不正常的声音,如轴承滚珠破损或定子、转子相擦就会出现明显的噪声。另外,还要检查风道是否被堵塞,风叶及散热片等是否完好等。
容量较大的电动机端盖上有测气隙孔,用于测量气隙。气隙的不均匀度不应大于其平均值的10%~15%,否则会引起振动,损伤轴承,甚至不转。
(2)电气方面
电气方面主要检查引出线绝缘是否完好,绕组的首、尾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绝缘是否损坏,绕组中有无断路、短路及接地等现象。这项检查一般需要借助万用表进行。
若外部检查正常,此时,需拆开电动机,对电动机内部做进一步检查。
(1)检查定子绕组
检查定子绕组端部有无损伤,查看绕组端部有无积垢或油污,绝缘是否损伤,接线及引出线是否断线、脱焊。接着检查绕组有无烧伤,若有烧伤,烧伤处颜色会变成暗黑色或完全烧焦,且有焦臭味。
(2)检查定子铁心
首先检查定子、转子铁心表面是否有擦伤痕迹。若转子表面只有一处擦伤,而定子表面全部擦伤,这多半是由于轴弯或转子不平衡引起的;若在转子表面一周全有擦痕,定子表面只有一处擦痕,这是由于定子、转子不同心所造成的,如机座和端盖止口变形或因轴承严重磨损使转子下落所致;若定子、转子表面均有局部擦伤痕迹,这是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共同引起的。其次检查定子、转子铁心是否对齐,若不对齐就相当于铁心缩短,会使磁通密度增高引起铁心过热,这多数是由转子铁心轴向串位或新换转子不适合所造成的。还要查看定子、转子铁心是否沿圆周方向有移动,如有移动,这是由于定子方面的顶丝失去作用或丢失,或因轴与转子铁心配合不紧所造成的。
(3)检查转子
查看风叶有无损坏或变形,端环有无裂纹或断裂,检查笼条有无断裂。
(4)检查轴承
查看轴承的内、外套与轴承室的配合是否合适,同时也要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
通过以上检查,大部分故障均可查出原因,但有些故障比较隐蔽,此时可通电做进一步检查。若通电后发现声音异常、有焦味或不能转动,应马上断电进行检查,以免扩大故障范围。当起动未发现问题时,则可测量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并使电动机连续运行一段时间,随时用手触摸电动机机座的铁心部分及轴承端盖,若发现有过热现象,应停电检查,拆开电动机,用手去摸绕组端部及铁心部分,若线圈过热,可能有短路;若铁心过热,说明绕组匝数不足或铁心硅钢片间的绝缘损坏。
找出故障原因后,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故障部位加以更换和调整,更换时,应注意所更换的器件应和原器件的型号和规格保持一致。
为了提高电动机检修速度,下面介绍维修时常用的方法。
直观检查法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维修中必须采用的方法,即通过维修人员的眼、耳、手、鼻等的直观感觉,用看、听、摸、闻等最基本的手段,对电动机的故障现象进行检查,以便发现和排除故障。
(1)看
看就是观察电动机的故障现象,观察时应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电容器(单相电动机)有无漏液、鼓起或炸裂现象;机械部件有无断裂、磨损、脱落、错位或松动等;各接线头是否良好,有无较多灰尘,连接是否正确,接头有无断线等;通电时电动机有无打火、冒烟现象等。
(2)听
听就是凭耳朵听电动机在工作时有无异常声音。电动机正常运转时,滚动轴承仅有均匀连续的轻微“嗡嗡”声,滑动轴承的声音更小,不应有杂声。滚动轴承缺油时,会发出异常的声音,则可能是轴承钢圈破裂或滚珠有疤痕,轴承内混有沙、土等杂物,或轴承零件有轻度的磨损。严重的杂声可以通过耳朵听出来,轻微的声音可以将一把大螺丝刀抵在轴承外盖上,耳朵贴近螺丝刀木柄来细听,如图2-41所示。
图2-41 听轴承故障
维修人员若积累了一定“听”的经验,可以快速地判断出故障部位,提高检修效率。
(3)摸
摸就是用手触摸电动机的螺钉有无松动,外壳有无过热现象,当发现外壳过热时,应切断电源,以免扩大故障。
(4)闻
闻就是电动机通电时用鼻子闻有无焦糊味。机内有焦糊味主要是由于电动机的接线头或绕组烧坏引起的。当机内有不正常气味发出时,应及时关断电源,以免扩大故障。
万用表法是指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从而为判断故障部位提供重要的依据。
(1)电压法
电压法主要用来测量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任意两相之间的电压一般为380V左右;对于单相异步电动机,输入电压为220V左右。若测量时无电压或相差较多,应对输入电路进行检查。
(2)电阻法
电阻法是维修电动机重要方法之一。利用万用表的欧姆挡,通过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电阻值,可以迅速判断绕组是否有开路、短路等情况。
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三个绕组的电阻值应基本相等,对于单相异步电动机,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电阻值根据起动原理的不同可能相差较多。
(3)电流法
用万用表测量电动机电流,根据所测算的电流来分析电动机内部绕组情况比较准确。测量电流时,既可以直接将万用表串接在被测电路中,也可以通过测量电压来换算出电流。具体方法是:在电动机的电源线上串入几欧至几十欧的电阻(阻值不宜太大,以免影响测量精度),然后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将此电流与电动机额定电流相比较,便能发现问题所在。
替换法就是用正常的器件替换所怀疑的器件,若故障因此消除,说明怀疑正确,否则应进一步检查、判断。用替换法可以检查电动机中所有器件的好坏,而且结果一般都是准确无误的,很少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