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拔罐疗法的时间控制

由于每个人皮肤、厚度不同,负压的耐受力也不同,一般拔火罐应控制在10~15分钟,最多20分钟;发疱拔罐每次40分钟左右;急性病一天可拔3~4次;慢性病可1天1次,也可隔天拔。为了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最好使用玻璃罐和真空罐,而橡胶罐、竹罐不宜选择。

基于拔罐疗法是用罐具通过热能或负压直接吸附于人体体表而产生治疗作用的,因此拔罐疗法时间的控制对于治疗和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拔罐疗法的时间控制主要以“辨证和辨病”为指导原则。

辨证原理

实者泻之,指体实的人让其散去实邪,如消化不畅的人使其排泄,采用不留罐法。

虚者补之,指体虚的人让其滋补身体,采用留罐法。

平补平泻,指身体健康的人主要以放松为主,采用闪罐法。

不留罐法: 罐吸附于体表之后,立即取下,且不再进行拔罐。

留罐法: 罐吸附于人体之后,留置3~5分钟(称为短留罐)或5~10分钟(称为长留罐)。

闪罐法: 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后,将罐取下;再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再取下。如此反复,直至局部皮肤红润。

辨病方法

1.辨病情的轻重缓急

◎病情轻、慢性发作者,治疗时间可短;病情重、急性发作者,时间则长。

◎病情轻、病程急的患者,治疗的间隔时间相对长;病情重、病程缓的患者,治疗的间隔时间相对短。

2.辨病位

◎面部,一般不拔罐。因为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容易留下紫痕而影响美观,甚至烫伤造成毁容。

◎胸部,不留罐为好。

◎腹部,宜用闪罐法。

◎颈肩上肢部,可根据需要采用留罐法。

◎腰背部、臀部及下肢部,宜用留罐法。

3.辨病人的具体情况

◎年势高、体质差的病人治疗时间宜短,间隔治疗时间宜长;年轻、体质好的病人治疗时间可稍长,间隔治疗时间可短些。

◎某些特殊人群不宜采用拔罐治疗。如一些凝血机制差、患有重症或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病人、孕产妇以及醉酒、过饥、过饱、情绪不佳的人群不宜拔罐。 4au/10GClnITL5jggMUkgmiMhFOPLJvIlaST+tfJQTlXG6lFDi76ulrWhPd7cW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