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经典的需求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一个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形成和实现的组织系统。人的需求分为七种,按照各自的重要性排列成从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的两个层次(见图1.11)。
图1.11 马斯洛需求层次图
马斯洛认为,人的高级需求是在低级需求被满足后出现的,并激发个体去实现的需求。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个体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这些支撑个体生命得以存在延续的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高层次需求的渴望度也越来越高。
(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对自身安全稳定的保障需求。例如,我们希望生活的社会没有动乱、周围的环境安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
(3)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表现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他们将生活、学习、工作的地点集中在家里并通过虚拟网络对外交流。QQ宠物、开心网就是模拟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无法实现的场景和经历,弥补心灵的缺憾。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的发展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缺少了一份面对面交流时的温馨与亲密无间。
(4)自尊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辱感,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等。
(5)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就是个体对生活品味和艺术欣赏的需求。例如,一些人喜爱收藏文物、一些人钟情于新潮时装、一些人酷爱四方旅游。大多数人从温饱生活逐步走向小康,对吃、穿、住、用的养生与安全效用也提高了要求。
(6)认知需求
认知需求即个人为适应社会而从学习、认知、修养等方面对自我的提升。这对社会人的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7)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对更高层次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通过自我潜能的不断发掘和发挥,达到合理的目的,成就事业。
需求催生产品,产品迎合需求。在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希望产品既要有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又要具有能够体现对使用者的精神关怀和文化满足的要求,设计与其他文学和艺术一样承担着人类文明延续的角色。物质需求和非物质需求统一在产品中,产品总是同时提供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物质财富相当发达的时候,物质需求逐渐成为基础,精神需求逐步成为主导性需求。
1.物质性需求
物质性需求主要指产品的工具性能的要求。从能用、易用、好用到乐用,这一变化表现出产品性能的优化,人对其喜爱程度也是逐渐加深。这种功能主要是对人生理需求和生活习惯的一种关怀。
对产品的物质功能需求归纳如表1.3所示。
表1.3 物质性需求
下面一款产品改良了瑞士军刀的设计,将多个螺钉旋具头从把手四面分别折叠起来,有点像章鱼的触角。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将相应的刀头拉开,就可以固定在刀把的中轴线位置,跟普通的螺钉旋具一样使用,较之传统的需要更换刀头的多头螺钉旋具要方便许多。而且,刀把上配有一个LED灯,以方便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操作(见图1.12)。
图1.12 螺钉旋具改良设计
这种生理上本原性的关怀,也会带来心理上的感动和喜悦,加深使用者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加深了产品的精神功能。
2.非物质性需求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长足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丰裕,物质需求逐步成为基础,精神需求成为主导。一般而言,设计产品除了其使用功能外,还具有认知、象征和审美等精神功能。
人们可以随意享用信息化的产品、咨询、娱乐等,物质生活更丰富多彩,精神生活更轻松自由,个人生活更加民主化和个性化。快节奏的生活伴随着竞争、压力和焦虑,人对物的依赖越来越强,感情交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孤独感加剧,心灵更脆弱,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人们的消费行为关系如图1.13所示。
图1.13 观念、消费、行为关系图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需求逐渐成为主导性需求,满足精神需求也就成为产品设计的重心。如何在产品中体现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艺术追求,体现社会发展的伦理价值观念,成了产品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消费者购买产品来满足其双重需求,这种购买行为由其购买心理决定,购买心理由消费观念决定,而消费观念受价值观念的左右。因此,研究精神需求的重点是研究不同人的价值观念,就是人的价值取向和尺度。这些价值观念和取向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中。例如,有人钟爱名牌衣服、鞋包,代表了财富地位;有人热爱艺术品收藏和鉴赏,代表了修养和品味。如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画作就是许多人争相收藏的名品(见图1.14、1.15)。
图1.14 齐白石的画作
图1.15 徐悲鸿的画作
用户对产品功能、造型、色彩、材质的不同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实现方式,产品也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数码电子产品是一类有别于过去机械式产品的物品。它的功能实现不完全依靠产品的机械结构之间的行为关系。相对于机械式产品而言,数码电子产品的运作模式、工作状态、操作结果更不易为一般使用者所理解。数码电子产品是一种“黑匣子”式的产品,其运行状态都处于造型外衣之下。其功能的实现方式更多的依赖操作者的能力。因此,数码电子产品的操作过程,在操作中获取信息的方式都会跟以往的机械式产品有不同之处。
1.技术特性
产品的物质功能是由使用者的物质性需求决定的,同时受到技术的制约。
数码产品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能够把文字、影像或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作为存储和传输介质。
② 信号被数据化后,其信号的传输率较高,因而数码产品具有良好的数据编码压缩技术。
③ 将编码后的视频、音频,以及其他数据信号分别打包后复合成单路串行的比特流,使得数码产品具有可扩展性、分级性、交互性与网络互通性。
④ 信号在传输中不易失真,清晰度高,并能与计算机和网络连接,进行系统升级。
以往的产品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便捷性、舒适性和协调性等特征,现在的数字产品还拥有一些新的特征。
(1)智能性
智能性指产品自己会“思考”,会做出正确判断并执行任务。例如,伊莱克斯智能吸尘器三叶虫,每天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清洁任务。如果感觉电力不足,三叶虫会自动前往充电,充完电后还会沿着原来的路线,继续完成未结束的清扫工作(见图1.16)。再如,智能冰箱能根据商品的条形码来识别食品,提醒你每天所需的食品,甚至提示你的营养搭配是否合适,商品是否快过保质期,如果缺少了一些物品,它会自动订购商品等。
图1.16 伊莱克斯智能吸尘器三叶虫
(2)网络性
网络性指产品可以随时和人通过网络保持联系。这种联系超越了空间的限制,人可以随时随地操控产品。产品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例如,西门子公司已经研制成的能与互联网连接的家用电器,如冰箱、电炉、洗碗机、洗衣机及洁具。这种冰箱可以通过网上超市自动订购商品;电炉可以从网上获取菜谱,帮助准备菜肴,一旦出现故障,它还能自动呼叫维修服务;洗碗机可以根据清洗的数量,让厂家提供最佳的清洗程序;洗衣机可以同电炉和洗碗机相互联络,谁最紧迫谁就先用电等(见图1.17)。
(3)沟通性
沟通性指产品和人的主动交流,形成互动。这种互动是积极的,一方面产品接受人的指令,并给出判断的参考意见;另一方面产品可以觉察人的情绪变化,主动和人沟通。例如,未来的洁具可以随时化验使用者的排泄物,并将化验数据送给家庭保健医生;计算机会在适当的时候提示你的健康状况,提供休息娱乐方案;宠物会觉察主人的情绪,根据判断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取悦主人(见图1.18)。
图1.17 网络性产品
图1.18 电子宠物产品
2.情感特性
产品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产品从能用、易用、好用到乐用,人对其喜爱程度逐渐增加(见图1.19)。生理上感受了舒适、舒服、舒畅,会带来心理上的喜悦和感动(见图1.20)。如果物质功能拙劣,使用者很难对其产生喜爱之心。因此,物质功能的完善是产品生命力的基础。
图1.19 产品使用功能升级图
图1.20 产品使用感受升级图
当然,产品要让人安心、放心、舒心、称心,还要具备其他的一些情感特性。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变化的。因此,这些特性也是多元的、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很难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可以描述这些性质,下面进行一些归纳。
(1)感受和体验
物质一旦满足,人们的追求重心就自然转向了精神。人们有时间和自由去经历和体验不同的事,感受周围的人和物。如人们对旅游、探险、登山、潜水等体验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经历更丰富多彩,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饱满,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有质量。此外,自己动手创造(DIY)成为人们的又一种新鲜的休闲方式,如自己动手陶艺、做小饰物、布置房间等。德国人度周末的方式,多选择剪草坪、修汽车、翻瓦片、做家具。例如,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先生选择的休闲方式是做木匠。现在,人们已经把家庭劳动看做一种趣事。在这些个人体验活动中,人的好奇心得到释放,求知欲得到满足,它丰富着个人情感,使心灵厚实起来。
对设计师而言,真实的生活体验胜过任何使用者行为调查所得的数据。
这类产品给人的感受和体验是新鲜的、新奇的、奇异的、奇怪的、聪明的、启发的、启迪的、激动的、兴奋的、激发的等(见图1.21)。
图1.21 产品的“感受和体验”
(2)情感和趣味
现在,人们的工作竞争和生活压力增大,对物的依赖程度高,感情交流少,距离感和孤独感加剧,因此,更渴望得到关怀、轻松和情趣。这种价值取向会折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成人儿童化现象,这体现在年轻成年人的生活和娱乐中,他们没有完全脱离少男少女的心态,还会保留一些儿童化的生活方式,如看卡通片、漫画书、玩游戏来消遣自己的业余生活,买玩偶公仔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养宠物和自己做伴等。
这类产品是温柔的、柔软的、温和的、温暖的、温馨的、亲密的、关怀的、关爱的、宜人的、体贴的、细心的、包容的、可爱的、调皮的、幽默的、诙谐的、风趣的、灵巧的、灵活的、活泼的等(见图1.22)。
图1.22 产品的“情感和趣味”
(3)符号和品位
对符号和品位的注重,实际上是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的一种外在表现。“符号”的作用在于体现奢侈品与大众品的差异化,人们通过符号弹性地表示购买力和社会身份,将尊贵提到新的高度。服装和手表中的名牌就是典型,一方面自己得到一定的归属感和心理满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符号性的产品体现成就感和优越感。
这类产品是华丽的、华贵的、奢侈的、尊贵的、高贵的、高雅的、精美的、优越的、限量的、唯一的等(见图1.23)。
图1.23 产品的“符号和位味”
(4)个性和另类
注重个性和另类,是人的一种自我确认,一种区别于他人的存在感。人对个性的追求,其目的是向其他人展示自我,表明自己的独特性。特别是年青人,他们为了标榜自己的个性,展示与众不同的风格,外在表现为从头“武装”到脚,通过佩戴独一无二的饰物、穿着标新立异的服装等,表达他们内在一种自命不凡、渴望独立的心态。
这类产品是特有的、未知的、反叛的、独特的、革命的、新鲜的、响亮的、与众不同的、不凡的、让人注目的、冲动的、奇异的、奇怪的、变化的等(见图1.24)。
图1.24 产品的“个性和另类”
(5)艺术和时尚
对艺术和时尚的追求,实际上是表明一种生活态度。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艺术化的生活是诗意和优雅的;时尚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追求和创新,本质在于变化。时尚是一种动态变化的风格,是一种年轻开放的心态,是一种生活观念。
这类产品是美丽的、诗意的、微妙的、回味的、启发的、简约的、装饰的、流行的、现代的、古典的、充满活力的等(见图1.25)。
图1.25 产品的“艺术和时尚”
3.社会特征
(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性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学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长久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基于两个事实:一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无限制的开采和利用,终会用尽;二是工业化的生产,带来了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挑战。
对此,人们在设计中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一是限制大量材料在产品中的使用,而且产品设计使用的材料要容易被回收;二是设计可有效分离部件的产品,循环利用。
例如,绿色设计,提倡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尽量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同时尽量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再如,组合设计,强调组合就是要使产品设计和生产中所使用的材料在日后能被重新利用,进入新的循环设计之中。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并不会降低设计的质量,相反,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这样的生态设计符合普遍的价值追求,因此,会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作为第一款绿色环保手机,诺基亚3110Evolve在外形设计上承袭了3110Classic轻巧灵便的简约风格,黑白对比分明的色彩搭配给人清新雅致的感觉(见图1.26)。该手机特别强调绿色环保概念,所以使用了绿色材质,包括50%的机壳材料和超过60%的包装盒材料,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材料。甚至手机盒也刻意缩小,节省用料以符合环保概念。同时,诺基亚3110Evolve还使用了更有效率的诺基亚AC-8手机充电器,不仅符合美国环保局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节能规范,而且比标准数值更加省电。
图1.26 环保手机——诺基亚3110Evolve
(2)和谐发展与民主性
现代主义设计带有浓重的社会主义色彩,体现设计为大众的民主性。设计关注大众的需求,为大众的生活服务,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设计体现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共享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飞利浦设计中心的设计思想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生活,将会根本改变自由和民主的内涵。民主不只是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它主要是一种共同生活和交流经验的方式。网络化给人类民主生活的影响比那种自下而上的政治运动来说,要深刻得多、广泛得多、有效得多。因此,设计的民主性将具有更加深刻和广泛的意义。
飞利浦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在产品设计上也将人文关怀放到第一位。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总是将音量越开越大,以使音乐声盖过外界噪声,其实这样做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未成年人危害尤甚。飞利浦Spark内置音量限制功能,用户可以预先设定一个音量上限,然后无论怎么调,音量都不会超过这个范围,有效保护了使用者的听力健康。
飞利浦的绿色环保概念还包括一个方面——节能。虽然数码播放器耗电量无法和大型电器相比,但其保有量大,总的耗电量还是很可观的。飞利浦Spark采用大容量锂电池,再加上先进的节电技术,让续航时间达到惊人的22小时,也就是说几乎可以连续听一天一夜。若每台MP3都像Spark这样省电,因火力发电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就会大幅减少,我们的地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见图1.27)。
图1.27 飞利浦S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