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人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的某种信息,而个体在无意中接收到这种信息,从而使自己在情绪、心境、意志、兴趣等方面发生变化。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正处于心理的迅速发展期,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接受暗示。而且,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主要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他总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评价,但却不能分析、判断这些评价是否合情合理。
所以,暗示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作用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不幸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不同程度地犯“消极暗示”的错误。
妈妈接7岁的女儿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同事,便让女儿跟阿姨打招呼。
女儿迟疑了一下,并没有说话。
妈妈解释道:“这孩子就是害羞,从小就这样,怎么说都改不掉。”
同事笑笑,说道:“女孩子内向、腼腆一些是很正常的。”
女儿听到这话,下意识地把头埋得更低了。
这位妈妈以“这孩子就是害羞”解释女儿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但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在暗示她,她从小就害羞,改不了了,这种暗示只会起到负面强化的作用,使她默认自己就是一个害羞的孩子。
可以说,消极的暗示就像腐蚀剂,不仅会让孩子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还会误导孩子接受某种错误的信息。
曾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0%在品质、智力等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人,几乎都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受到过周围人,尤其是妈妈的积极暗示。
的确,积极的暗示犹如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孩子的心灵,给他一种“我能行”的心理氛围,在无形中培养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和坚强的情感意志。
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时常向他传递积极的暗示,让他拥有正面情绪,从而引导他朝着阳光、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前进。
给孩子积极的语言暗示
恬恬是一个内向的女孩,老师为了让她突破自己,便让她参加班级组织的讲故事比赛,但是她对自己却非常没有信心。
回到家后,恬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前几天不是还给妈妈讲了一个故事吗?讲得多生动啊!”
“但这次不同了,要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讲,我怕我一紧张就满脸通红,脑子一片空白。”
“你这是在吓唬自己。你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就把它当成在家里给妈妈讲故事好了。”
“妈妈,我能行吗?”
“一定能行,妈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你这几天可以把妈妈当成观众,练习一下。”
恬恬点点头,说:“好!”
这位妈妈给了恬恬积极的暗示,给她点燃了希望,让她在心理上有一种“我能行”的自信和动力。
平日里,我们要经常给孩子积极的语言暗示,如“你一定能行”、“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你是一个大方的好孩子”等,这会使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因为这些暗示的话语会储存在他的潜意识中,继而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我们在给孩子积极暗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第一,语言要明确,不要含糊不清;第二,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要太冗长;第三,语言要从正面的角度讲,如“你是个大方的孩子”而不是“你不是个害羞的孩子”。
给孩子积极的非语言暗示
在对孩子进行暗示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手势、神态、表情等非语言形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当孩子因腼腆害羞而不愿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一个鼓励、信任的眼神,也可以用手势为他加油打气;当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很多时候,这些积极的非语言暗示更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注意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评价
我们除了要注意直接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评价外,更要注意在别人面前对他的评价。因为,孩子会在无意间听到我们与别人交谈时对他的评价,而后他会将其储存在大脑中,从而影响他自我概念的形成。
因此,当着别人的面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要用正面、积极的语言。不过,我们要拿捏好分寸,实事求是,要多评价他做事的过程而非结果,要多描述我们看到他的表现之后的感受,从而让他拥有正面的情绪。
教孩子学会转移消极暗示
有时候,虽然我们没有给孩子消极的暗示,但是他很可能会接收到其他人对他的消极暗示。对此,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转移消极暗示,从而将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比如,孩子一站起来回答问题就会脸红,同学说他的脸像红灯笼,结果他一说话就害怕同学说他,甚至吓得不敢说话,那我们就可以这样对他说:“不管是谁,说话的时候要是紧张、有顾虑,就会心跳加快、脸红,如果你能放平心态,打消内心的顾虑,就不会脸红了,同学自然也不会说你的脸像红灯笼了。”如此一来,孩子就不会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而是会想办法改变现状。
其实,转移消极暗示就是进行内心的自我调适。孩子一旦学会了自我调适,就不容易受到外界消极暗示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