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广告创意的表现方式与手段也在不断地演变,种类繁多且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比喻型、联想型、趣味型、悬念型、拟人型、比较型及夸张型7类,通过这些风格独特的创意类型来丰富广告画面的内涵,并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特质的了解。
比喻型是指设计者在广告画面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进行主题的修饰。在广告设计中,我们通过比喻手法使产品的形象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比喻的类型共分为3种,即明喻、暗喻与借喻。如左图所示,设计者将越野车比做老虎,通过表现直观的明喻手法,将简单明了的主题信息传递给受众。
因某一视觉要素而想起与之相关要素的心理活动,我们称之为联想。如左图所示的广告中,我们引用“联想”的思维方式,使消费者通过画面中的主体物,联想到与产品本身相关的信息,从而加深他们对广告主题的理解。
趣味型是指设计者在画面中加入一些特定的事物,以使广告带给消费者含蓄、愉悦、机智的视觉感受。如右图所示,设计者将人类的肚皮与地球图形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趣味型的创意画面,该广告通过风趣的表现手法不仅达到了取悦观者的效果,同时还将环保主题以形象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大众。
设计者采用悬疑式的表现手法,同时配合紧张的视觉氛围,以此来构造悬念式广告。这类广告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感官神经,来使其产生兴奋、期待、担忧、揣测等一系列心理,并逐渐提高其对广告主题的感知兴趣,从而使广告被社会关注的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左图所示的广告中,设计者通过悬念式的画面结构,以此来勾起观者对门外世界的求知欲望。
拟人型是指设计者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段,将具有人格化特质的元素添加到物象之上,并使其拥有人物的某些特征。我们利用拟人型创意来赋予事物生命力,并对广告的推广起到积极的影响。如右图所示的画面中,骑着摩托的鸵鸟以拟人化的姿态出现在观者眼前,从而在心理上给观者留下一种亲切且人性化的感受。
通过对比,才有优劣之分,因此美好的事物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在广告中,我们利用对比来强调产品的特质,使观者从中感受到产品的价值与优势,从而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并最终实现销售盈利的目的。如左图所示,设计者通过人物间的色彩对比来表现使用产品后的优越性,从而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
在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基础上,将该事物的某一特质进行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从而加强对受众视觉与心理的影响力。我们通过夸张型广告来增强产品特色的表现力,并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深刻的视觉印象。如右图所示,设计者通过体积非常庞大的泡泡来营造视觉冲击感,夸张的表现形式可以使观者对商品本身产生感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