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问,既可让父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可帮助孩子澄清内心的感受,宣泄负面情绪,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天,小然对我说:“妈妈,我的同桌好烦人!”小然平常很少给人负面评价,因此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然,为什么这么说?她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
“也不是。就是她跟她妈妈老是不对眼,不管她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她都觉得是故意跟她过不去,是挑她的刺,为难她。她满腹牢骚无处发泄,就天天对着我大倒苦水,弄得我也心情不爽,恨不得找她妈吵一架!”
“天下所有妈妈都是希望儿女好的,你的同桌怎么对自己妈妈有那样深的误解呢?”
“哎呀,也怪她自己!我看她每天既不好好听讲,也不好好写作业,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要是我是她妈妈,也会天天批评她的!”
“可能是她妈妈不太注重教育方法,而她又不理解妈妈的心情,所以才产生这些矛盾。你可以在学习上多帮帮她,也可以劝她试着站在她妈妈的立场上对她妈妈多一些理解。母女的矛盾缓和下来,她就不会天天抱怨了。”
“难哦,我试试看吧!”
正确的提问,既可让父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可帮助孩子澄清内心的感受,宣泄负面情绪,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提开放性而不是封闭性的问题,不给孩子做选择题,而是让孩子积极思考和参与,培养他思维的主动性和面对问题的积极心态。
妹妹的孩子小刚,这天回到家里,浑身脏兮兮的,脸上、胳膊上还有伤痕,妹妹一看,气不打一处来:“老实交代,跟谁打架了?”
“妈,你不要冤枉好人!”小刚大叫。
“那你身上这些伤是从哪儿来的?”妹妹咄咄逼人地问。
“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说我个子高,就给我报了跳高和跳远两项比赛。现在离运动会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老师要我们每天放学后练习自己的参赛项目。我好长时间没做这种运动了,摔了好几跤,弄得都挂彩了。你不好好安慰我,还污蔑我,我太冤枉啦!”
我妹妹半信半疑地问:“你说的是实话吗?我怎么听着不像真的?”
“你不信现在就给老师打电话核实!”
妹妹真的拿起电话要打,小刚气愤地说:“妈,我们先说清楚,如果我说假话,你随便惩罚我;如果你冤枉我了呢,该怎么惩罚你?”
妹妹没想到孩子会这么说,一下子愣住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如果用带着主观成见的问题去责备孩子,会让孩子无辜的心受到伤害,而这种伤痕也许会很长时间都难以愈合,并引发其他不良的后果。
正确的提问,就是要父母保持冷静的心态,根据事实本身去提问,不要随意加进自己的主观臆断,因为这样除了激化矛盾外,根本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小然上初中后,要过进入中学的第一个生日了。以前,都是我和她爸爸买一份礼物送给她,或带她到外面吃一顿饭,以示庆祝。
这天,我正跟她爸爸商量这个生日怎么过,小然走过来,欲言又止地说:“爸爸,妈妈,我想……”
“小然,我正跟你爸说怎么给你过生日呢,你有什么想法?”
“爸妈,现在我是初中生了,长大了,我想自己独立过一个生日,你们看行吗?”
“好啊,你说说看,怎么个独立法?”我们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所以对她的话表示赞同。
“我想请几个好朋友到家里来,你们给我们准备好食品和娱乐用品后就离开家,让我们自己玩乐,行吗?”
我和她爸爸互看一眼,“好啊,不过得好好商量、计划一下。”小然爸爸说。
“你们同意了?太好了!”小然高兴地说。
“原则上同意,但具体细节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于是,我们就准备什么物品、邀请哪些朋友、如何保证他们路上的安全、是否通知他们的家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正确的提问,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父母才能有明确的判断和适当的引导,告诉孩子如何完善想法,并付诸实施。这样,才能形成亲子间深层、良性的互动,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