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阶级、阶层与社会关系

一、阶级

(一)阶级的概念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这一定义,强调了阶级的五个最基本特征:①阶级是按照人们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而划分的,也就是说,某个阶级在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统治地位,其他的阶级就要处于被统治地位。②阶级是按照人们各自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而划分的,那些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们,总是占据着社会生产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统治地位。③阶级是按照人们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而划分的,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在生产中占有指挥地位,支配别人的劳动,而丧失了生产资料的人只能听任他们的摆布。④阶级是按照人们取得他们支配的那部分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来划分的。比如,资本家是以取得剩余价值的方式获得收入,工人是以用劳动换取工资的方式获得收入,地主是以收取地租获得收入。而这诸种收入方式是由这些阶级与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决定的。⑤“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就不仅揭示出了对抗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而且指出了由这种经济对立所引申出的阶级斗争及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后果。

总之,阶级就是指与特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是阶级划分的最基本标志,是阶级的最根本特征。

从阶级的定义和特征看,阶级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领域——经济领域中形成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经济实体。相应地,阶级的概念,作为对人们这种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就必然首先是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

(二)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阶级的产生与原始社会的解体是同时进行的,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使阶级的出现成为可能。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开始有了剩余。这使商品交换和对他人的剥削有了可能。其次,私有制的出现和分工的发展使阶级的出现成为现实。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商品交换更为经常化了。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多,氏族首领完全能够把一部分产品化公为私,并作为私有财产与另外的人去交换。这促进了财富的积累和私有制的发展,从而“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以及一部分自由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加速了阶级分化的过程。随着公有制让位于私有制,氏族之间、家庭之间的不平等现象迅速发展,人类社会终于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奴隶主和奴隶,出现了最早的一对阶级矛盾,即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阶级矛盾。

随着阶级产生的是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不同,必然造成政治倾向和思想观点的根本不同,也就必然会产生尖锐的阶级对抗。阶级斗争,主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对立和冲突。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过程中。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和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没有阶级斗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革命。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而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统治阶级或暂时削弱了被统治阶级的力量,或多或少地推动或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二、阶层

阶层主要是指在阶级的基础上划分出的更为细小的社会利益群体。比如,历史上地主阶级内部贵族地主阶级和中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内部的大资本家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以及目前各国工人阶级的中的“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范围内的知识分子和官员(党、政、群管理干部),都是阶级内部的比较重要的社会阶层。

阶级往往是分为阶层的。阶层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与阶级一样,阶层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经济实体,相应地阶层概念也是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阶层分析应当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但是,与阶级的概念不同,在分析和划分阶层时,除主要依据所有制的因素,重点考察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以外,还要结合考察其劳动方式、收入方式和收入水平等比较具体的经济因素,有时也可能参考其他的社会性因素。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阶层是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此外,阶层的概念还可以用来表示以下类型的社会利益群体:①一些新兴的社会利益群体,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性质和社会地位,不与任何阶级有隶属关系或是包含关系,但是又达不到或者尚未达到作为一个独立阶级的基本条件。在它们发展成熟之前,可以被看做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②两个或若干个阶级相交叉的部分,比如“亦工亦农”的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乡村干部等。③一些过渡性、流转性的社会利益群体,比如军人、失业者、大学生等。④少量难以划入某一个阶级,而自身又难以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利益群体,比如企业经营者等。

社会成员的构成是一个立体结构。如果说阶级概念的基本分析功能在于对社会关系的“质”的把握,在于解决社会关系的框架建构问题的话,那么阶层概念的基本分析功能在于对社会关系的“量”的说明,在于对一定框架下具体社会关系理论内容的丰富和补充。也就是说,阶层的概念由于比阶级的概念具体,所以就往往比阶级的概念灵活,因而在分析活动中就有其特定的意义。一是阶层分析由于比较具体,所以能够提供比较大的信息量。特别是在分析中国这样的超大社会结构时,如果没有阶层分析方法的必要补充,有关分析容易笼而统之。二是由于阶层分析深入到了阶级的内部、阶级之间和阶级之外的“中间地带”,加之其分析社会结构的特定视角,所以,阶层分析有助于深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认识。阶层分析方法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从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除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外的社会阶层被取消,社会分化受到抑制,社会成员构成非常简单。相应地,对阶层理论和社会各阶层的研究基本不存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形式多样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中国进入了社会阶层分化和重组的时期,政治学等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强化了对阶层问题的研究。

三、西方国家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一)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阶级结构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比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是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的阶级。无产阶级也称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的阶级。这就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基本事实。

(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及后来的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①“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市场化、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进程,都已经使全社会的绝大多数劳动参与者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基本实现了城乡融合;②工人阶级已经由一个单一的体力或重体力劳动者社会集团,变化为一个由体力劳动者即所谓“蓝领”和脑力劳动者及轻体力劳动者即所谓“白领”两个部分所组成的复合型的社会集团;③多数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较大的贫富差距,但这一差距已经是“住行型的差距”,而且中等收入者的比例明显增加,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④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不断分离,资本所有者阶级的构成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股权的分散和职业企业经营者阶层(通常所说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像过去那种“业主”式的资本所有者已经越来越少了。

(三)资本主义社会现阶段阶级关系的一般状况

阶级斗争,在革命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但也必须重视社会处于平稳状态下的阶级关系问题。近几十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迅速,为劳动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创造了物质条件;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缓和因贫富差距而带来的阶级矛盾创造了制度条件;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构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白领工人”大量增加;西方民主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会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有所完善,有些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在改变劳动的组织方式,吸收员工参加企业管理方面也动了不少脑筋。这都是目前西方国家的阶级关系得到缓和的政治条件。

但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矛盾,都不可能在根本上得到解决。贫富差距在大多数国家的持续扩大,说明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合理程度都仍然在提高,“相对贫困”和失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工人阶级的各种政治和经济斗争,仍然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这表现为:第一,工人的斗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为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创造了条件;第二,这种斗争,调整了各个社会集团和人与人的关系,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进步文化的发展;第三,这种斗争让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相对高一些的经济收入和较为有利的劳动条件,从而促使资本家改进劳动工具、劳动条件和劳动组织方式,这又必然会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现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1.经济斗争

经济斗争是工人阶级斗争的初级形式,也是工人阶级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斗争形式,它是以捍卫工人阶级眼前经济利益为直接目标的斗争。罢工是经济斗争的主要手段。在经济斗争中产生了工人阶级的初级组织——工会。经济斗争对于团结、锻炼工人阶级,提高他们的觉悟,抑制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斗争至今仍然是西方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重要方式,但是,经济斗争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剥削制度。

2.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是在经济斗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政治斗争包括议会斗争、政治性罢工、游行示威、武装起义等。政治斗争以最终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就是为适应日益复杂的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3.思想斗争

思想斗争也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重要形式。它是伴随、配合着经济、政治斗争而进行的,其根本任务是消除剥削阶级的思想偏见,揭露资产阶级的欺骗宣传,用革命理论武装工人群众,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思想斗争的中心环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斗争。

四、中国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一)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和主要阶层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消灭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在生产力多层次、经济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工人作为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的性质和社会作用更加显著。农民是社会主义合作制的新型劳动者。实行联产承包经营以后,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没有变化,但解决了农民与土地分离的状态,不但没有退回到小生产的地位,相反使农民更紧密地与市场,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再次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判断完全符合知识分子实际的状况。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知识分子的人数越多、劳动积极性越高,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组织水平就会越高。他们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一直是两个比较引人注目的主要阶层。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及其来源上看,这个社会群体主要由四部分人构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离退休人员。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是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大多服务于短缺行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前提下,个体、私营经济的适当发展,并不会从整体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阶层结构。

此外,官员、军人、乡镇企业职工、企业经营者(企业家)、乡村干部、退休职工、农民工、大学生等,也都是比较重要的社会阶层或社会利益群体。

(二)中国现阶段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

第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被消灭,但剥削阶级的残余分子还存在。第二,剥削阶级消灭了,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所谓“一定范围”,是指阶级斗争在中国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指阶级斗争只存在于个别领域。第三,当前阶级斗争的原因,主要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遗留和某些外部影响,比如国外敌对势力关于“和平演变”的企图。第四,当前存在的阶级斗争仍然可能对社会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已经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五,当前存在的阶级斗争是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所谓“特殊形式”,是指这种斗争已经不是以急风暴雨的群众运动的形式进行,而是以民主和法制的形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第六,当前存在的阶级斗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在剥削制度消灭之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消亡过程中的不断缓和。所谓“激化”,是指阶级斗争消亡过程中的曲折,而其结果必然是敌对分子的势力进一步削弱。

(三)中国阶层分化的基本情况

(1)两大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身出现了力度很大的分化与调整。随着劳动合同制度的全面实行和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蓝领和白领的划分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通过社会分化,在所谓“九亿人口”的农民阶级中,真正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动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三亿人,“中国农民”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庞大、最保守的社会群体已经于20世纪末瓦解了。

(2)出现了乡镇企业职工、企业经营者等“新兴阶层”,重新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与非公有制相联系的“复新阶层”,而且规模发展非常快,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已经分别达到了数千万和数百万人的规模。

(3)在原有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没有根本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阶层性、行业性等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凸显,并主要以此为基础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4)由于中国改革的渐进性的特点,在各个新兴阶层和复新阶层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两栖人”,即是指那些已经迈入了新的阶级阶层队伍,但又没有完全割断与原有阶级阶层的联系的人们。 fuywoxsM/bpdkRz+X7G9nh7UNj5TYP1oybzUqEsLDQgWj+U/Y003vaZL7UWw9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