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反辐射导弹是专门用于攻击雷达等各类辐射源的进攻性武器,当初次在越南战争中面世后,它对于防空火力网的压制效果一度让越南北方的地面雷达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到了20世纪 80年代初,反辐射导弹更是在贝卡谷地袭击战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战绩,反辐射攻击成为一种经典的夺取制电磁权模式。基于这些成功的应用,反辐射制导逐步在各种武器平台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包括反辐射无人机、反辐射炮弹和反辐射炸弹等,成为历次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压制和摧毁各类辐射源、夺取制电磁权和制空权的重要手段。

正是由于反辐射武器具有巨大威力,世界军事强国在发展各类新型反辐射武器的同时也在大力研究防御反辐射攻击的方法,其中有源诱偏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对抗反辐射攻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充分利用了反辐射导引头角度分辨能力不足的弱点,使其攻击落点偏离攻击目标。反过来,反辐射武器又可以借助多模复合制导、超分辨算法等措施来反制有源诱偏系统等。反辐射攻击与防御技术正是在这种对抗中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发展。

本书是一本反辐射攻击与防御领域的专著,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工程应用;既有外场试验,又有模拟仿真。全书紧扣“理论方法-试验技术-综合评估”的脉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电子信息系统的试验理论和技术,可为外场试验方案设计和鉴定评估提供指导,也可为半实物仿真提供方案设计和模型支撑,书中搭建的对抗仿真平台可为相关战术使用提供仿真试验环境。本书给出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为雷达与诱饵站的建设、反辐射武器抗干扰设计以及双方的战术应用等提供参考。

本书共分为12章,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1~3 章)从系统对抗的角度介绍了反辐射攻防对抗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及对抗双方的总体技术。其中,第1章是绪论,从“攻”、“防”、“评估”三个角度系统归纳了反辐射武器攻防对抗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全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介绍。第2 章是反辐射武器的总体技术,对于不同被动导引头的实现方法和测角精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分析。第3章是有源诱偏系统的总体技术,对于其使用模式和诱偏效果也做了分析。

第二部分(第 4~6 章)主要探讨了反辐射武器抗有源诱偏的理论和方法。其中,第4章为一般性论述,提出了利用敌我识别询问信号抗诱偏、抗诱偏数据处理等多种新方法。第5章专门论述了空间谱估计和单脉冲复合测角的方法。第6章专门论述了被动寻的与惯导信息融合导引的理论方法,为提高反辐射导引头抗诱偏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第 7~11 章)通过综合外场实装试验、半实物仿真试验、数学仿真试验三个手段研究了反辐射攻防对抗的试验技术。其中,第7章从试验模式和思路、试验设计、关键技术等层面着重研究了外场试验,分析解决了外场试验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了基于统计理论和灰色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第8章则是着重论述了开展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相关方法和实现。第 9~11 章主要讲解数学仿真试验,重点开展了相干视频信号级的建模仿真工作,建立了对抗双方的模型体系,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反辐射武器与有源诱偏系统对抗数字仿真试验软件系统,并利用数据开展了模型校验的研究。

第四部分(第12章)有关反辐射攻防对抗综合评估技术是全书落脚点,是试验技术的延续和成果表现。在综合评估研究层面,对作战效能和作战能力等概念进行了比较和澄清,并对效果和效能评估中的带有一般性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然后从基于多级分离点的作战能力评估、基于指标非线性聚合的作战能力评估、基于脱靶量和生存概率的作战能力评估三方面进行了作战能力评估的研究。

全书由周颖拟定内容大纲并统稿,其中第 1~4 章由周颖、许宝民撰写,第 5、6 章由刘义、李宏撰写,第 7、8 章由甘德云、李益民撰写,第 9、10、11 章由周颖、甘德云、许宝民撰写,第12章由周颖、刘义、甘德云撰写。此外,吴新、徐阳,朱少广、郭慧峰、杨英科、李德顺、陈瑛、王琼、韩慧、姜芳、傅义源、焦兵、王润梅等许多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贡献,包括文字编辑、校稿、程序编写和校验等。张宏伟、俞静一、范秋虎、林振宇,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姜铁华、中电集团29所的唐勇等人参与了部分模型的讨论,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有幸得到了王国玉研究员的悉心指导和细致审阅,作者所在单位领导给予了大力鼓励和支持,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洁编辑也提供了热心帮助和指导,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参考和引用的文献均已公开出版,我们尽可能全部列于参考文献中,但百密一疏,在此还对所有参考文献的原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系统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基本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是作者多年来在此领域深入研究与实践的结晶。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推动相关试验理论和方法的进步,对于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也一定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虽然我们在撰写本书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知识水平、能力及经验的限制,错误在所难免,诚挚希望得到相关领域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作 者
2012年1月于河南洛阳 aeNMej/pN6cWZz+qNwaQ0mHJ7cKo37bJGLza8EDtY/bHCbkR9db5ozE0peQaz2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