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宝贝从咿呀学语到摇摆走路,到现在可以背着书包去上学。可是孩子经常会问起,“我为什么要上学?”这要怎么回答呢?
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在求学之路的开始,这是一个必然的问题。当孩子质疑学习的意义,开始对一切表示怀疑和不解的时候,说明孩子渐渐有了独立的思想和意识。
9月,6周岁的童童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可是童童一点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期待开学;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因为要成为小学生而快乐和激动,这让妈妈觉得很是担忧。
开学前那天晚上,妈妈替童童整理好书包,把他抱在怀里兴奋地说:“明天起,你就是小学生了,要好好加油啊。”哪想童童却挣脱妈妈的手说:“我不想上学,不上学可以吗?妈妈,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童童问得很突然,妈妈陷入了沉思。
“我为什么要上学”,是几乎所有送孩子入学前的父母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经常让父母不知如何作答。孩子对未知的一切都有着好奇和恐惧,在学习之路开始的时候,孩子质疑学习的意义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父母就应该通过理性的角度来阐述答案。
孩子在达到上学年龄的时候,对于学校,老师、同学,以及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所以会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同时在之前幼儿园等机构的培训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慢慢萌芽,所以需要父母的理智引导。
曾经有一个例子:
当孩子问起为什么要上学时,这位妈妈和孩子的对话是这样的:
“每个孩子都必须上学,只有学会了知识和本领,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但是,我想做航海家。学校的作业和课程,跟做航海家没关系吧!”
“好吧,就算你想做航海家,也必须懂得很多东西。”
“做航海家,你必须懂航海、懂天文地理、懂数学、懂很多种外国语言,还必须不晕船。像你这种坐两站公交都会晕的人,做航海家估计难。有些课程,可能和你以后的理想真的没有太多关系,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这些知识。”
孩子又问:“如果我讨厌同桌怎么办?如果老师不喜欢我怎么办?”
“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同桌是谁,你干吗现在就开始讨厌?你努力学习,尊重老师,老师干吗又要讨厌你?所以,亲爱的儿子,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懂得和不同的人相处,大家一起读书、一起游戏。所有的课程,语文、数学、美术和体育,以及英语,这些都是为了充分了解自己的才能,以及与其他人的联系。为了学习这些东西,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去上学。”
孩子慢慢理解了一些,但是还是似懂非懂的样子,但是已经没有那么迷茫了。
所以说,只要家长理性地按照孩子的逻辑加以引导,就可以避免让孩子因为上学这个问题产生抵触心理。
幼年时期的孩子已经经历了幼儿园,有了和别人接触交流的能力,虽然心智还不成熟,但是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当他们遇到自己主观不清楚的事情,不想要做的事情,就会有疑问和排斥心理。
如果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的这些改变,只是觉得孩子任性和不懂事,就容易使孩子的成长发生偏差,那到底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从理性上引导,上学是为了学习知识,获得更多生存的能力。(不可太过深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循序渐进地教导,不能太超前,孩子完全不理解。)
从感性上引导,学校有更多有趣有意思的活动,有亲切的同学。(针对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对于学校学习产生兴趣,而不是排斥感。)
孩子对于事物的大多数理解,多来源于父母。上学是一条必经的过程,家长不仅仅要让孩子去上学,更应该让孩子明白上学的意义和上学的原因。也培养了孩子主观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