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绩效评估概述

3.1.1 政府绩效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是对政府的“业绩”、“效果”和“效率”的评估,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政府绩效评估是指“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政府绩效评估具体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政府行政过程中的某一具体目标与一定期间的效益和结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绩效评估通过不断地反馈和校正,实现理想的政府治理理念。绩效评估的作用如图3-1所示。

图3-1 绩效评估的作用

3.1.2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政府面向公众的基本窗口,成为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提供信息公开、实现为民服务、构筑公众参与渠道、建设民主政府服务的基本形式。为了进一步摸索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把握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于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政府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如图3-2所示)介绍如下。

(1)信息公开:信息发布的最有效形式,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2)在线办事:不应仅成为政府的宣传阵地,更应当服务好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办事需求,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事务办理服务;应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成本,并通过“一站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3)公众参与: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监督权,提升政治文明程度。

一个政府网站应该同时做好这三件事,这是一切政府网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交流沟通渠道,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保障公众的参与权。

图3-2 政府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

3.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实施以来,由于对投资的效益长期处于无法有效评估的状态,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粗放式发展的端倪,甚至在某些地方和部门形成了“信息化黑洞”的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只有通过有效地绩效评估,才能从制度上确保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走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电子政务绩效是指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和成效。具体而言,电子政务绩效主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用户满意度

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因此,公众的满意度、企业的满意度及相关机构业务合作过程中的满意度是关键。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要通过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突破时间、空间、数量的限制,以增强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府行为透明度为核心,提供多种技术平台促进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参与和监督,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2.成本—收益

电子政务绩效必须衡量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使用,避免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出比规模、比设备等贪大求全的趋势,防止出现项目建设规模不断膨胀、边际成本远远大于边际收益的不良现象。

3.运作效益

运作效益主要体现在政府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渠道畅通和电子政务管理平台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上。对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来说,如果信息流通不畅就意味着电子政务系统的效益无法实现,效率无法提高。而由于电子政务管理平台是不同主体共同使用的基础设施,所以平台的维护、升级管理、软件安装配置应用,以及相关的支持服务和增值服务,均体现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回应性和公平性。

4.社会效益

提高目标的可预测性是提高电子政务效益的一个关键点。然而电子政务的目标之一是社会效益,对于社会效益来说,其可测量性指标弱于财务指标、工程技术指标,因此应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运行数据统计等来间接计量社会效益,以保证指标的全面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从“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财务与市场的绩效”、“运作管理上的绩效”、“社会方面的效益体现”四个方面分别实施评估,如表3-1所示。

表3-1 绩效内容重点

任何绩效评估都是针对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或者针对某单位、部门、行业、地区的某个时期的工作和任务所取得的结果,从成绩和效益方面进行评估的。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作用,同样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认识作用。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对被评单位(评估对象)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停留在定性的、感性的阶段,而是进入了理性阶段,认识得比较深刻,有一定的定量依据。

(2)考核作用。通过绩效评估对被评估对象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不仅直接考核其绩效的大小,而且间接考核其全部活动情况,包括其领导者的成绩和管理决策水平。

(3)引导促进作用。即通过绩效评估,将被评估对象的行为方向引导到绩效评估的内容方面,引导其全面发展,努力创造良好的绩效。

(4)挖潜作用。即在绩效评估中,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与标准水平、理想水平的分析,通过各项评估内同质检的对比分析等环节,发现被评估对象的差距和优势,找出薄弱环节和潜力所在,从而达到发挥优势、克服薄弱环节、充分挖掘潜力、进一步提高绩效的目的。

3.1.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的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还涉及利益广泛的职能部门,面向的服务对象日趋多元化,产生的社会影响十分深远。科学的电子政务评估理论和评估系统,对于电子政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一套相对较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起到行业引领作用,为各地政府下一步的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使得电子政务朝着更快、更好、更高的水平方向上发展。

(2)明确的电子政务绩效目标可以增强成本意识。在现实中较为容易计算出电子政务的投入,但是对于其产出和取得的效益往往无法估量。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可以量化这种产出和成效,给出投入产出比,同时成本控制本身也是绩效的组成部分。

(3)电子政务评估是促进政府改造的动力源泉。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基础,还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管理的再造、组织的优化重组、职能的重新确定和行政体制的变革。管理人员的惰性和部门利益是进行这些变革的最大阻力。除通过行政指令、宣传动员消除这些阻力外,进行绩效评估及横向和纵向比较,也可为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一个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为各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动力。 g30P2LRsvUG5WSeKVxnCA0uHaFzep5vjJwSlg+g9C+hKWyRVZNYafjSKH1qH6zc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