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和共享模式

2.2.1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GIRP)是指对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描述、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定位、访问、重组与再加工等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全面规划,其核心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工程和数据管理理论及方法,通过总体数据规划,打好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基础,促进实现集成化的应用开发;其目的是对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过程进行科学设计与协调,对信息资源的分布与配置进行合理布局,降低信息资源冗余度,使政府信息采集、整序、组织和发布的费用减至最小,最大限度地增加政府信息资源的有用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是为了使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达到预定的目标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分析政府和公众的信息需求,分析现有的信息资源状况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规划或行动方案的过程。简单地说,规划就是要确定做什么、如何做和谁去做。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分析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即按政务活动的主要职能调查已有的数据库,提出新的信息需求并进行流量分析。

(2)识别与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的政府机构的战略业务规划和任务及其中的各种组成要素。

(3)确定政府机构的战略信息需求,全面评估目前的环境条件(如现有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架构、信息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管理层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认识和态度等),建立描述政府的业务、活动、信息的管理模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架构,制订战略实施计划等。

(4)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如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标准等。

(5)建立政府部门主要职能领域的信息系统框架,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信息体系结构模型。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各种行动方案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机构的发展目标之间“铺路架桥”。国家要加快组织制订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协调推进国家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和服务。各部门、各地区的信息化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职能,定期编制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切实领导组织和协调推进本部门、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2.2.2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工作步骤

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工作步骤包括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政府信息资源加工整合、政府信息存储、政府信息公开等。

1.政府信息资源采集

政府信息资源采集一般可以分为采集需求分析、采集信息源分析、采集途径分析、采集的实施和采集结果的评价。

(1)采集需求分析。在进行信息资源采集之前,应该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采集的目标,这是整个采集工作的起点,也是整个工作的关键所在。信息资源采集的需求分析至少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明确采集工作所服务的对象与目的;第二,明确采集的具体内容;第三,确定采集的范围。

(2)采集信息源分析,即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信息源。信息资源采集的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不同的信息,其作用、特点也不相同。

(3)采集途径分析。根据需求分析,也要采用不同的采集途径及其相应的策略。首先应根据工作的特征,决定通过何种途径入手进行采集,然后选择具体的执行方案。

(4)采集的实施。在掌握真实需求的前提下,明确了信息源、采集途径,就可以开始信息资源的采集了。在采集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控,并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或者采集的初步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整。

(5)采集结果的评价。在采集工作结束后,应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采集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这些评价可以作为以后采集信息源分析、采集途径分析的依据或参考。只有不断地对采集工作进行评估,才能保证采集到满意的结果。

2.政府信息资源加工整合

要实现对政府信息的有效利用,必须根据需求对这些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和方法加以组织整理,形成有序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加工整合常用的方法有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号码组织法、超文本组织法、元数据组织法、索引法、目录法等。

3.政府信息存储

信息存储是指将经过选择、描述、加工、整合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与顺序存储在特定载体上的活动。政府信息存储的目的是使信息有一个稳定的存储基础,便于信息管理者和信息用户快速准确而持久有效地识别、定位、检索和利用信息。

4.政府信息公开

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府机关应向社会公开有关政府信息。政府应根据信息的性质,规定信息的不同公开与保密级别,界定政府保密信息、内部共享信息、公共信息的范畴。所有信息,只要不属于依法应保密的范围,只要公开不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应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法人和组织均有权依法查询和复制。

2.2.3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路径和模式

1.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路径

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于利用,随着共享技术的成熟,实现跨部门、跨时空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路径的选择。只有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充分挖掘利用每个信息渠道、信息载体及信息机构的作用,通过共享手段机制的多元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福利。也就是说,“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路径选择应在公民、社会及政府行政系统三者之间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共享系统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信息的社会共享系统,包括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增值服务两方面;二是政府信息的行政共享系统,主要指行政决策咨询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多元路径选择如图2-2所示。

图2-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多元路径选择

2.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

从信息资源所涉及的主体讲,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实现以下三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共享。

(1)上、下级政务系统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上、下级政府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指政务信息的上报下达。

(2)同级政府部门系统之间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政府与社会之间要信息资源共享。这实际上是信息公开问题,也就是政府部门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的问题。

根据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与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分为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模式、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模式、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模式及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模式四种。

1)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模式

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是向公众提供免费信息服务的系统,主要提供以下三类信息。

(1)公告性内容:政府认为应当让公众了解的规范化信息,如政府公告,各种法律、规章、统计数据、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规划、司法解释、案例,各种需要公众理解、配合的情况等。

(2)服务性内容:帮助政府改善对社会服务效率的信息服务内容。公众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很多,如出生、死亡、婚姻、出入境、纳税、上学、工商登记、办理许可申请等,良好的网上信息沟通渠道会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节省公众的时间。

(3)透明性内容:用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防止政府的腐败。通过公开的政府网站,公众可以查寻政府的工作流程、工作进度,可以了解政府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决策过程经费的使用状况,而网站也可以接收来自公众的批评反馈。

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政府的各种重要文件、资料、统计数据都会利用这一渠道免费向全社会发布,推动这些重要信息资料的全社会共享,也是政府向社会信息开放的最重要的渠道。

2)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模式

政府拥有国家最完整、最庞大的统计系统,在巨大的政府管理业务中,它又成为最大规模工作数据的积累者。政府积累的数据资料遍及各个方面,从地理数据、自然资源到商品的生产、消费、进出口等,从公民的出生、求学、就业、卫生、交通到出入境管理等。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料如果能够被社会充分利用,将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将政府信息资源的个别应用推进为一项有规模的服务产业完全是一种市场的创新行为。只有市场才能非常有效地沟通数据资源与应用需求的联系,进而创造出有效益的信息服务规模经济。政府可采取与企业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高效益增值服务。

3)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模式

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是政府内部使用的信息共享系统,服务的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政策研究人员及各有关工作人员,它也是各级干部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工具。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本系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新闻,认清形势;

(2)业务学习与专题研究;

(3)工具性资料查询。

4)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模式

这类系统主要用于政府规范性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由基层操作人员来使用。政府的规范性业务很多,如税收、工商登记、年审、进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驾驶执照管理等。一个规范的自动管理系统会大大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的规范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与漏洞。 6sb15zO07rkQe6cnq+KeDyI2tdwIlb0iNyZ+/dWcBDLP6jFzFtp6Ty2rcbnqfx5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