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2 电路中的电压

电压是表征信号能量的三个基本参数之一。在电子电路中,电路的工作状态如谐振、平衡、截止、饱和及工作点的动态范围,通常都以电压的形式表现出来。图 1-3 所示是由电源、电气元件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图中的a和b表示电池的正、负极。正极带正电荷,负极带负电荷。根据物理学的知识,在电池的a、b之间要产生电场,如果用导体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起来,则在电场的作用下,正电荷就要从正极经连接导体流向负极,这说明电场对电荷做了功。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能力,便引入“电压”这一物理量,用符号“ U ”(或小写 u )表示,它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用 W 表示电场所做的功, q 表示电荷量,则

U ab = W / q

图 1-3 由电源、电气元件和开关组成的电路

通常两点间的电压也称为两点间的电位差,即

U ab = U a U b

上式中的 U a 表示a点的电位, U b 表示b点的电位。电位可认为是某点与零电位点之间的电位差。在上图中,以b点为基准零电位,则a点相对于b点的电位为 1.5 V,即电池的输出电压。

从图 1-3 所示电路中可以看出,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从高电位向低电位流动。这样随着电池的消耗(电池内阻会增加),电能下降,正极a因此而使电位逐渐降低。其结果使a和b两电极的电位差逐渐减小,则电路中供给灯泡的电流也相应减小。

为了维持电流不断地在灯泡中流通,并保持恒定,也就是要使负极b上所增加的正电荷能回到正极a。但由于电场力的作用,负极b上的正电荷不能逆电场而上,因此必须要有另一种力能克服电场力而使负极b上的正电荷流向正极a,这就是电源力。充电电池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开发的。电源力对电荷做功的能力通常用电动势 E ba 来衡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低电位端(负极)b经电源内部移到高电位端(正极)a所做的功,即

E ba = W / Q

电压和电动势都有方向(但不是矢量),电压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即电位降低的方向;而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即电位升高的方向,如图 1-4 所示。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

图 1-4 电压和电动势的方向

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V),简称伏。 9Wt4lfEiJz96nh6G9wtQTcAVbZNQwAGxAIeY+1zPw+CQhKTzx1LsKHTF8IX6Y5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