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观检查
检修万用表,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仪表的接线柱、插孔、转换开关旋钮是否松动或断裂。通过手感判断转换开关分挡状态是否清楚,有无不正常的摩擦及感觉,分挡指示是否准确无误。
(2)表面的玻璃有无破碎,电表指针是否平直,机械调零是否完好。迅速摆动万用表时,表针摆动是否自如并且有明显的阻尼作用。
(3)粗略检查电阻挡,并检查指针有无卡针、擦碰表盘现象。可先将转换开关拨到R×1挡,两表笔互相短接后调节欧姆调零电位器,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在此检查过程中,也可判断调零电位器接触是否良好,内置电池的电压是否充足。
2)内部检查
内部检查是指在外观检查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来找出故障所在。
(1)观察接线有无断路。如连线有无断开,有无脱焊、虚焊,印刷电路铜箔是否翘起或断裂,熔丝是否烧断,开关有无破碎,电阻是否烧毁,有无电池漏液腐蚀而引起断路或接触不良等。
(2)观察接线有无短路。如有无搭锡短路,有无元件或紧固螺钉松动脱落相碰引起短路,有无因漆包线烧坏引起短路等。
(3)观察元件有无严重过载。如是否闻到烧焦的臭味,有无烧焦的元器件,熔丝是否烧断,转换开关触点有无烧蚀等。
当外观和直观的检查方法不能确定万用表故障所在时,或仪表经过修理需要重新检定时,必须采用通电检查法。
数字式三用表校验仪(如DO30B型、DO3C型)是检定指针式万用表的标准设备。在业余条件下,可采用一块合格的 3 1/2位数字式万用表作标准表来检测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时,还需备用直流和交流稳压电源、可调自耦变压器、滑线电阻、电阻箱等设备。
下面以U-201型万用表为例(电路如图 1-68所示),说明如何进行通电检查。
图 1-68 U-201型万用表电路原理图
1)直流电流挡的检查
图 1-69 比较法检测直流电流挡电路
U-201型万用表的直流电流包括 50μA、0.5mA、5mA、50mA、500mA共 5个量程。检查时可按图 1-69所示电路进行。图中R 1 、R 2 、R 3 分别为粗调、中调、细调滑线电阻,A 0 为标准万用表,A X 为被检万用表(置于直流电流挡)。
检测时先从最小量程开始,对带数字的刻度从零递增至满偏值,并记下对比读数,然后递减至零,也都记下读数。这样既可检查指针式表头直线性好坏,又可检查指针回零情况及被检表相对标准表的误差,只要误差不超出直流电流挡的允许误差,就说明被检万用表的表头和仪表内部电路正常。若误差较大,就需要拆下表头,对其灵敏度和内阻进行单独测量,经过调试修理合格后再重新装上,然后重新检测。如果发现某一挡偏差超标较多,说明该挡分流电阻有问题。
2)直流电压挡的检查
检查直流电压挡按图 1-70所示接线,图中 R 1 、 R 2 、 R 3 分别为粗调、中调、细调滑线电阻器或电位器,V 0 为标准电压表,V x 为被检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挡)。检测包括 0.25V、2.5V、10V、50V、250V、500V共 6个量程。先从低电压 0.25V量程开始,逐个对比检测并记录读数。根据被检表与标准表读数对比的误差大小,可以判断仪表内部线路的附加电阻是否有问题。
在业余条件下,可用DT390型数字式万用表作为“标准表”,根据其特性参数,可以算出读数为 0.25V、2.5V、10V、50V、250V、500V时准确度分别为 0.9%、0.6%、0.7%、1.6%、1.2%、1.7%,比指针式万用表的准确度 2.5%高 2级以上。
3)交流电压挡的检查
检查交流电压挡时可按图 1-71所示接线。图中,T 1 为可调自耦变压器,T 2 为隔离变压器,其抽头式的二次绕组便于选择输出电压,保证调节精度。如果自耦变压器的调节范围不够宽,可应用升压隔离变压器。V x 为被检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V 0 为标准交流电压表。
图 1-70 比较法检测直流电压挡电路
图 1-71 比较法检测交流电压挡电路
对交流电压挡的检查,分为 5V、25V、100V、250V、500V共 5个量程。先从低量程(5V)开始,指针由零逐步地偏转到满度值,逐个进行对比检测,记录数据。将记录数据与标准表作比较,如果两次读数之差不超出允许误差,说明整流元件是完好无损的。如果误差较大甚至指针不偏转,说明整流元件损坏或电压回路中的串联电阻有问题。
4)电阻挡的检查
检查电阻挡时可按图 1-72所示接线,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挡,两表笔互相短接后看指针偏转是否到达“0Ω”刻度附近,通过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针恰好位于零位。同样对R×10、R×100、R×10k挡进行检查。如果指针都能调节到零位,说明万用表的内置电池电压是充足的,否则应更换内置 22.5V (15F20型)的叠层电池。如果R×1挡调不到零位,而其余各挡均能调到零位,则应更换内置 1.5V (R6型)的电池。
图 1-72 电阻挡比较法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