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0kV线路9号杆过引线夹端部导线烧断线。
该10kV线路,导线为三角排列,其10号杆与11号杆间中线弛度过大。检修人员两天前在此段线路上进行作业,把10kV绝缘子换为15kV绝缘子,由于15kV绝缘杆高,边线弛度与中线过大的弛度又较靠近,检修人员发现有混线的可能,但未向领导汇报,也未对中线弛度进行调整,就投入运行。两天后,大风刮混线,将9号杆的过引线夹处烧断线,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运行人员及局有关人员知道此处导线弛度过大,但未引起重视,也未安排调整弛度任务,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故暴露出该局对一些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重视不够,处理不及时。
(1)运行人员发出缺陷后,应按轻重缓急填写缺陷处理小票,上报局有关人员,便于及时或有计划地进行排除。
(2)检修人员在作业中发现设备上的缺陷,对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在作业中有条件能够处理的,应进行排除。
(3)安排作业任务时,尽量把工作地段的缺陷、隐患一次排除,不能遗留下已经掌握的隐患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