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障的“浴盆”曲线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服役期内,设备故障率通常可分为3个阶段。
设备刚投入运行时,元器件的初期故障率较高。其原因是设备刚投入运行,必然会暴露一些制造、安装、调试中遗留的问题,而且设备刚投入运行,操作和维护都有一个适应过程。随着对设备性能的逐步熟悉和暴露问题的解决,元器件及整个设备的故障率就逐渐降低。
电气设备在进入稳定期后,元器件的故障率较低,而且工作很稳定,这段时间设备运行较正常,一般只有个别元器件出现突发性的故障。
随着服役时间的推移,电气设备逐步进入劣化期,劣化现象逐渐显著。以电动机为例,在服役 15~ 20年之后,绝缘老化征象明显,如泄漏电流增加、绝缘电阻下降、局部放电增加等。在这一时期,由于劣化趋势发展,故障率又逐步升高,终于进入到危险水平,如果此时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则设备最终将因故障而导致损坏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