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电位器构成的RC衰减式高低音控制器电路

提示

音调控制器用来对音频信号各频段内的信号进行提升或衰减,以满足听音者对听音的需要。在一些中、低档组合音响中,采用简单的音调控制器,而在一些中、高档组合音响中则采用高级音调控制器,此时音调控制器采用独立一层的结构。

音调控制器中的电位器采用D型电位器。

高、低音式音调控制器电路比较简单,如图2-11所示,这是一个声道电路,对于双声道电路中的另一个声道电路与此一样。电路中,RP1L是左声道的高音控制电位器,RP2L是左声道的低音控制电位器, U i 是左声道输入音频信号, U o 是经过高音和低音控制后输出的左声道音频信号。

图2-11 高、低音式音调控制器电路

在实用电路中,判断哪组电路是高音音调控制器还是低音音调控制器是有办法的,与音调控制电位器相连的电容其容量小的是高音音调控制器,容量大的是低音音调控制器。

提示

这一判断方法的记忆方法是:因为频率高时要求电容的容量较小。无论哪种音调控制器,这种判断方法都有效。

1)高音控制器

高音控制器由C107、RP1L和C109构成。当RP1L动片滑到最上端时,对高音段信号呈最大提升状态;当RP1L的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对高音段信号呈最大衰减状态;当RP1L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段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

高音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当RP1动片滑到最上端后,由于C107对输入信号 U i 中对高频段信号呈现很小的容抗,这样高频段信号经C107、RP1的动片送到后级电路中。同时,由于RP1L的全部阻值与C109串联后其电路阻值很大(RP1L阻值大),对高频信号呈开路特性。

当RP1L的动片从最上端开始向下滑动时,由于RP1L动片以上的电阻串联在C107回路中,对高频段信号有些衰减,同时由于RP1L动片以下的电阻值在减小,通过C109对高频段信号开始对地分流衰减,这样随着RP1L动片向下滑动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从最大状态开始逐渐减小,当RP1L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频段信号已不做提升。

当RP1L的动片滑到最下端时,收于 U i 中的高频段信号经C107和RP1L的全部阻值才能传输到后级电路中,同时C109对高频段信号的容抗较小,此时对高频段信号处于最大衰减状态。

当RP1L动片从最下端位置向上滑动时,RP1L动片至上端的阻值在减小,同时RP1L动片至下端的阻值在增大,使通过C109衰减的高频信号减小,这样随着RP1L动片从最下端向上滑动时对高频信号的衰减量在减小,当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频段信号已不做衰减,也不做提升,高频段特性曲线平坦段。

提示

对于音调控制器电路分析要假设几种情况,即音调电位器动片在中间位置、动片在最上端、动片在最下端,以及动片滑动过程等,分析音调电位器动片不同位置和不同滑动状态下的电路工作情况。

2)低音控制器

低音控制器电路由R100、RP2L、R102、C103、C105和R111 构成。

当RP2L动片在最上端时,对低音信号呈最大提升状态,当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呈最大衰减状态,当动片在中间位置时为不提升、不衰减的状态。

当RP2L动片滑到最上端时,输入信号中的中、低频段信号经R100、RP2L动片、R111加到后级放大器电路中,此时C103被短接,RP2L的全部阻值并联在C105上,再通过R102接地,由于RP2L的阻值很大,相当于开路,这样在RP2L动片与地之间接有C105、R102组成的RC串联电路,这是一个低频提高电路,通过对中频段信号的对地分流衰减来提高低频段信号,此时对低频段信号处于最大提升状态。

当RP2L的动片滑到最下端时,C105被短接,RP2L的全部阻值与C103并联串接在信号传输回路中,由于RP2L阻值较大,相当于开路。同时,C103对低频段信号容抗最大而对低频段信号呈最大衰减状态。当RP2L动片从最下端向上滑动时,RP2L动片以上的阻值减小,与C103并联后C103对低频段信号衰减作用减弱,同时C105与R102串联电路对低频段信号有些提升。当RP2L动片从最下端逐渐向上滑动时,对低频段信号的衰减量在逐渐减小,当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低频段信号无衰减作用也无提升作用。

对输入信号 U i 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远大于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这样低音控制器电路相当于开路。对于输入信号 U i 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C107的容抗大,使高音控制器电路相当于开路。这样,高频段信号受到高音控制器的控制,中、低频段信号在低音控制器中通过衰减中频段信号来达到控制低频段信号的目的。 +M5kD18R0+G/0+0VVckq7rrB83xqhQ/Br0s3gxgQuqQo7gvsCMAJAo5eDOlCXU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