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史以来就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够自由飞行。古老的神话故事中就诉说着人类早年的飞行梦,而梦想的飞行方式都是在原地腾空而起,其中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玩具“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关于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画作。
竹蜻蜓利用“环剑”驱动螺旋桨轴,从而通过旋翼的空气动力实现垂直升空,它演示了现代直升机旋翼的基本工作原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这种玩具于14世纪传到欧洲。“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1773年-1857年)曾制造过几个竹蜻蜓,但他是用钟表发条作为动力来驱动其旋转的,飞行高度曾高达27米。
关于中国竹蜻蜓,有据可查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晋朝(265年—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
15世纪时,达·芬奇的画是世界上最早的直升机设计方案图。大概是想仿照当时的提水机械,以阿基米德螺线形状的翼面在空气中旋转,从而实现把人垂直提升到空中的构想。在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当然造不出实际的直升机,然而中国人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方案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为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始点。
达•芬奇的直升机方案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直升机的发展史由幻想时期进入了探索时期。欧洲产业革命之后,机械工业迅速崛起,尤其是20世纪初汽车和轮船的发展,为飞行器准备了发动机和可供借鉴的螺旋桨。经过航空先驱者们勇敢而艰苦的创造和试验,1903年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制造的固定翼飞机飞行成功。在此期间,尽管在发展直升机方面,航空先驱们付出了相当多的艰辛和努力,但由于直升机技术的复杂性和发动机的性能不佳,使得它的成功飞行比飞机晚了30多年。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直升机最终在1907年浮出水面。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等人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 1月13日试飞成功,它在一个高度上的飞行时间最长达到了20秒,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虽然当时的直升机与现在的没有太多类似之处,但这种新型机械装置确实让人类在研制直升机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要靠螺旋桨产生的动力上演有人飞行。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直升机,它的机身两端分别装有一个旋翼,它们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用以抵消扭矩
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已经“长大成人”的飞机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成为战后演说家四处游说的必备工具。1927年,查尔斯·林德伯格第一次成功上演不间断飞越大西洋的壮举。20世纪30年代初,威利·波斯特又两次完成绕世界飞行的奇迹。
俄国人尤利耶夫另辟蹊径,提出了利用尾桨来平衡旋翼反扭矩的设计方案,并于1912年制造出试验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式的直升机成为至今最流行的形式
而此时的直升机正在苦苦等待着技术突破,原因在于当时发动机的功率/重量之比太低,但直升机对此指标却特别敏感。此外,扭矩也是另一个不得不考虑的严峻挑战,发明家一直尝试用新的方式抵消螺旋运动产生的扭矩,这种运动会通过它的大块头主发动机对机身产生不利影响。即使现在,直升机的摇晃程度也高于普通飞机。
经过20世纪初的努力探索,直升机的研发已经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并取得显著进展,有多架试验机实现了短暂的垂直升空和短距飞行,但离实用还有很大距离。
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一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FW-61在直升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它对数代人多年来在直升机领域的所有努力进行了一次良好总结。
FW-61直升机
FW-61是一种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直接沿用了同为福克产品的FW-44教练机的机身和发动机,全长7.3米,高2.65米,自重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50公斤(另有一说为1024公斤)。
德国人汉纳赖奇发明的双旋翼直升机
1938年,年轻的德国人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都有直升机试飞成功,并且经过迅速改进而达到了能够实用的程度。1939年春,美国的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同年夏天制造出一架原型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构型成为现在最常见的直升机构型,并于1939年首次试飞成功。VS-300被称为历史上第一种实用直升机。1941年5月6日,VS-300创造了1小时32分26秒的国际续航时间记录。
被称为“现代直升机之父”的西科斯基驾驶自己设计的VS-300直升机
这张希勒航空博物馆珍藏的照片展示了飞机设计师西科斯基在驾驶VS-300型直升机,VS-300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实用直升机
1942年4月,西科斯基根据VS-300的试验研制与改进经验,推出了VS-300的改进型VS-316,并进行了公开表演。凭借该机的良好性能,公司很快拿到了美国陆军的大批订单,其军队编号为R-4。
R-4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投入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空军、海军使用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第一架R-4于1942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使用,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用于前线的唯一一种直升机。1943年开始研制改进型,型号为H-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要,促使直升机的发展由探索期进入实用期。到二战结束时,德国工厂已生产了30多架直升机。
R-4直升机的公司编号为VS316,它在美国陆军航空兵中的编号为R-4,在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中的编号为HNS-1。此外,英国空军将其命名为“食蚜虻1”(Hoverfly 1),而英国海军将其命名为“牛虻”(Adfly)。
美国的R-4直升机
1945 年,弗兰克·比亚赛奇为美国海军设计了一种串列双旋翼的搜救用直升机,因其身材怪异,因而获得了“飞行香蕉”的名称。这种独一无二的“香蕉”采用的是帆布蒙皮的机身和一台 Pratt & Whitney R-1840-AN-1 活塞引擎,主要装备于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这种直升机就被称为HRP-1直升机。
HRP-1两个旋翼一前一后的设计优势在于,相对于单旋翼的设计相比,飞行员能够更容易地控制飞机。除此之外,额外的提升力也意味着能够搭载更多的人员和货物,这样,重量分配就不再是一个恼人的问题了。
第一架HRP-1试飞
由于采用的是弯曲机身,所以HRP-1后面的旋翼高于前面的“同伴”,这种设计可以阻止桨叶发生碰撞。
装有600马力引擎的HRP-1可搭载10名乘客以及两名机组人员,能够运送的货物重量超过816千克,每小时飞行距离可达154千米,最远飞行距离为426千米,在正常负载情况下的飞行高度可超过254千米。HRP-1曾在海军陆战队和海岸巡逻队服役,负责执行搜索、营救、运送重型物资和反潜艇作战等任务。
1948 年6月,比亚赛奇设计的HRP-2直升机再次引起美国海军的兴趣,之后该机型成为海军的搜救直升机。与HRP-1 不同的是,HRP-2 采用了全金属蒙皮的机身,驾驶室更加宽敞,视野也更加开阔,并且安装了改进后的旋翼桨尖。
包裹上金属蒙皮HRP-2直升机
在HRP-2 基础上研制的PD-22又发展成为CH-21,不过此时比亚赛奇公司已经被波音兼并,成为波音王国中的一个部门,专门研制旋翼飞行器。
纵列双悬翼式直升机CH-21是20世纪50年代波音为美国陆军研制的运输直升机,它有两具全铰接三叶反转旋翼,动力为一台 1150 马力的柯蒂斯怀特R1820-103“旋风”。此外,还可根据不同任务而装备机轮、滑撬或浮桶。其出色的低温性能使它还能胜任极地营救的工作。
CH-21直升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大量投入战场的纵列旋翼运输直升机,曾在朝鲜战争后期和越南战争初期大量使用,还参加过阿尔及利亚战争。
CH-21直升机
CH-21 还在美国空军、法国海军、皇家加拿大空军和西德空军中服役,其中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使用的是武装型 CH-21,在舱口和起落架滑撬上安装的是机枪和无控火箭弹,这种改装的产品标志着武装直升机的诞生。
CH-21 B 突击直升机在原型的基础上将发动机升级为1425 轴马力的引擎,最大速度也提升到了 206千米/小时,可运载 22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在担任救护任务时搭载12副担架加两名医护人员。CH-21 B 最初出现在越南,于1961年12月装备陆军第8和第57运输连,主要用来支援陆军作战。
CH-21的速度相对较慢,它的电缆和输油管线也比较容易被小口径武器打坏。它们一直在越南服役,直到 1964 年才被UH-1(休伊)取代。其余的大部分都在随后的几年中被CH-47(支奴干)取代。
由于CH-21在越南表现优良,从而被称作“驮马”
沃特尔VZ-2直升机
而R-4的大型单旋翼和“会飞的香蕉”一前一后的双翼可谓是直升机家族的两个基本设计,主流直升机通常会采用其中一种设计。基于航空学研究的需要,人们研发了其他可实现垂直起降的设计。其中的代表当属1960年的“沃特尔VZ-2”,它曾在大约1957年至1964年间进行试飞。其他垂直起降的飞机,包括现在的“鱼鹰”,在机翼旋转的时候,用于机翼的推进器同样具有直升机旋翼的功能。
20世纪后半期是直升机的实用期,其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数量迅速增加,至今已有几万架直升机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军事领域;二是技术上不断有重大突破,使其应用效能和飞行性能不断改善,从而更适合于使用,而且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直升机因为有许多其他飞行器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受到广泛应用。按用途划分,直升机可以分为军用直升机和民用直升机。
军用直升机包括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战斗勤务直升机三大类。
●武装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上有武器系统,可用于攻击地面、水面 ( 或水下 ) 及空中目标,因此也被称为攻击直升机或战斗直升机。现代武装直升机机载武器系统通常包括反坦克(装甲)导弹、反舰导弹、空空导弹、航炮、火箭及机枪等。按不同的作战任务,可有多种武器配挂方式。
通常,一种型号的武装直升机就具有配挂上述多种武器的能力,可以执行多种攻击任务,还可以“一机多用”。但由于飞行质量、性能及使用等多方面的要求或限制,也有专门或主要执行某种任务的,因而武装直升机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强击直升机。主要执行对地面、水面目标的攻击任务,也可携带空空导弹或航炮,从而具有对空攻击或自卫的能力,但主要使命是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用于消灭敌方装甲等各种软硬目标,并实施火力支援,这就是现代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用途。
※空战直升机。也可称为“歼击直升机”,主要用于对付空中目标,也可用于对付敌方直升机、低空飞行的固定翼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争夺超低空(通常是高度l50米以下)制空权,还可以为己方运输、战勤直升机护航。
※反舰直升机。主要执行攻击敌方舰船目标的任务。
※反潜直升机。装有搜索和探测潜艇的设备及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主要执行反潜作战任务。
●运输直升机
运输直升机主要用于执行运送作战人员、武器装备及各种军用物资、器材等任务。这类直升机的运载能力大小不等,但任务类型都是运输,包括使用重型直升机对大型武器装备或物资进行吊运。
●战斗勤务直升机
战斗勤务直升机简称“战勤直升机”,这是对于执行各种特定作战勤务的直升机的统称。按专门执行侦察、通信、指挥、电子对抗、校射、救护、营救、布雷、扫雷、中继制导和教练等不同任务的需要,直升机自己备有完成特定使命的机载任务设备,可成为某种专用的战勤直升机。
“虎”式武装直升机
“猫鼬”武装直升机
“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黑鹰”运输直升机
NH-90反潜、反舰多用途直升机
“基奥瓦”侦察直升机
根据任务不同,战斗勤务直升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侦察直升机。配备专用侦察设备,用于执行空中侦察任务。
※通信直升机。携带专用通信设备,用于执行空中通信(或中继通信)任务。
※指挥直升机。携带作战指挥、观察、通信等设备,用于执行空中指挥任务(主要是对己方直升机进行指挥)。
※电子对抗直升机。配备电子对抗设备,用于执行电子对抗任务。
※校射直升机。配备空中校射设备,用于为炮兵指示目标进行校正射击。
※救护直升机。配备担架、医护人员及简易救护设备,将伤病人员运送至医院或指定地点。这类直升机通常由运输直升机加装担架(可快速拆装)等设施组成。配备可进行较全面的检测诊断的设备和多种手术设备,能在救护现场作手术治疗的大型直升机被称为“空中医院”,实际上它也是救护直升机的一种。
※营救直升机。装有搜索设备、救援设备(如救生绞车、急救医疗设备等)和精确定位设备,用于对遇险人员进行救援(如对紧急跳伞着陆飞行的人员进行寻找和救生)。
※布雷、扫雷直升机。携带布雷或扫雷设施,用于实施布雷、扫雷作业。
※中继制导直升机。携带导弹制导设备,能将目标信息传输给飞行中的导弹,并导引导弹命中目标。
※教练直升机。具有双座、双操纵系统,专用于飞行员的训练。在这种直升机上通常只进行驾驶术训练,战术飞行训练在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或各种战勤直升机上进行。各类直升机均可用于训练,尤其是高级驾驶术和战术训练,但这些直升机并没有被称为专用教练直升机。
卡-31预警直升机
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公共事务方面,民用直升机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以执行运输任务为主,还能担负多种空中作业。民用直升机按用途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通用运输直升机
通用运输直升机既可内装或外吊物资,也可进行人员运输(有折叠或快速拆装座椅),必要时亦可安装担架用于救护,或安装绞车对遇险人员进行营救。一般来说,该类直升机装有执行任务所需的物资或设施,能实施多种空中特种作业,如空中摄影、摄像、电子信号转播和护林灭火等。
卡-32消防通用直升机
●旅客运输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的机舱内设有较舒适的座椅及隔音、减震和其他所需设施,专用于旅客运输。在客运直升机中,有一类经专门设计、装有较好设施、供领导或重要人员乘坐的直升机,被称为“专机”或“公务机”。
●公共服务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安装有执行任务所需的设备,可服务于各种公共事业,如公安执法、巡逻、观察、环保取样、消防救火、医疗救护、抢险救灾等。这类直升机与通用运输直升机不同的是,机上装有固定的任务设备,专门用来执行上述任务。
●特种作业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上装有执行任务所需的设备,专门执行各种空中特种作业,如地球物理勘探,高压输电线路或石油,天然气管路巡检和维护,农业施肥或喷洒农药,牲畜放牧,渔业应用等。
●起重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具有很强的外部吊运能力,根据起飞重量的大小,可吊起数吨乃至十余吨重的物资。主要用于建筑、大型设备安装、原木运输等的起重吊运。
●教练直升机
该类直升机主要用于对飞行人员和私人驾驶员的训练。
BO105多用途直升机
米-171中型运输直升机
直升机最早大规模用于战争是在朝鲜战争时期。1951年9月13日韩国境内,在代号为“风车一号”的作战任务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61直升机运输中队(HMR-161)使用12架塞考斯基公司的HRS-1直升机执行战争史上的第一次战斗补给任务,以28架次、共14.1小时的总飞行时数运输8549千克的补给品越过大约10公里长的崎岖不平的路段到达前线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二营的据点上,并帮助撤出了74名伤员。接着又在9月19日执行了相同性质与规模的“风车二号”作战任务。
朝鲜战争中的HRS-1直升机
HRS-1直升机在运送物资
HRS-1直升机在运送兵员
在成功地运输补给品之后,下一步就是运输全副武装的士兵到达前线据点,因此在两天后,即9月21日的“顶峰作战”里,HMR-161的12架HRS-1将一个海军陆战队侦察连共224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与8039千克的装备与补给品运送到884号高地以接替原本的韩国守军。在此次作战中,直升机必须飞越敌人控制区,而HMR-161在4小时内以65个飞行架次、总飞行时数31.2小时完成了任务。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垂直战术部署任务。
20天后,即1951年10月11日上午,HMR-161中队的12架HRS-1在“熊蜂作战”中,在5.5个小时内将海军陆战队第七师第三营的所有人员连同其装备机降到杨口(Yanggu)西北。此次作战中,HMR-161共运送了958名士兵与104,289千克的装备及补给品,总计飞行156架次,总飞行时数达65.9小时。这是人类史上首次营级规模的直升机机降部署。
而从抵达韩国到1953年休战的35个月中,HMR-161总计飞行了18607架次、16538个小时,运输了60046名士兵与3,426,589千克的货物,此外还运送了2748名伤员。
真正意义的攻击直升机是在越南战争时出现的。在美国参与越南战争期间,直升机的身影几乎出现在了战场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向前线运送弹药,还是营救跳伞的飞行员,无论是对陷入重围的部队进行火力支援,还是在战略要地进行机降作战,直升机都是美国人的首选。
越战时美军使用的两种主力直升机分别是UH-1“休伊”通用直升机和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美国当时主要的直升机AH-1“眼镜蛇”是人类武器发展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它无须搭载步兵,无须承担繁重的侦察任务,只负责将敌方的地面目标摧毁。在此期间,美军进行了数以百计的大小空中机动作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68年初进行的溪山战役。
美军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溪山位于南越九号公路以北,完全被高耸的山峰包围,这里建有美军基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溪山要塞”附近有个简易机场,九号公路由这里向西直通老挝边境,向东约21公里便是卡卢,再向北便折向海岸线。当时,这条公路及其附近地带均被越南人民武装控制。1968年初,北越军队两个多师对溪山地区发起进攻,包围了美军陆战队和南越军队一部,切断了九号公路。北越计划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吸引美军和南越伪军增援溪山,以便将溪山守军连同援军一同消灭。
美军的UH-1“休伊”直升机
为解救溪山被围部队以及打通九号公路,美军以骑兵第1师配属两个海军陆战队团,连同其他支援部队,对溪山实施了代号为“飞马”的空中机动作战。4月1日7时,美军海军陆战队沿九号公路从正面发起攻击,吸引越军的注意。与此同时,以第3旅3个营的兵力,在溪山公路南北两侧纵深约10公里的地方实施了机降,并随同机降部队空运了部分炮兵,建立了与纵深炮兵可相互支援的前方火力支援基地,对机降部队实施有效支援,保障了机降部队与正面进攻部队的胜利会合。
UH-1“休伊”直升机在越作战
一架AH-1“眼镜蛇”直升机正从航母上起飞
4月2日和3日,美军又以第2旅的3个营,在溪山以南九号公路南北两侧实施第2次机降突击,配合正面进攻的海军陆战队沿公路向西进攻。战至4日,第1旅两个营又实施了第3次机降,从空中进入溪山要塞正南的阵地,被围部队趁机向南发起攻击,并与之会合。
UH-1“休伊”直升机在越作战
经过激战,越军于6日开始向西撤退。7日,南越空降第3特遣队在溪山以西公路附近实施了第4次机降,对向西撤退的越军实施阻击,配合正面进攻部队作战。越军受阻后,分成小股,避开侦察和攻击,从小路撤入老挝。此次作战,美军和南越伪军先后实施了4次空中机动作战,美第1骑兵师亡143人,27架直升机被击毁,歼灭北越军队1304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实现了解救溪山被围部队和打通九号公路的作战目标。
尽管装备有异常先进的武器,但直升机仍不是万能的武器。在整个越南战争中,至少有4500架直升机被击落,而且有上万名直升机飞行员阵亡或负伤。
20世纪70年代末期,俄罗斯发展出集运输与攻击性能为一体的米-24“雌鹿”直升机。该型直升机在阿富汗战场被大量运用,并博得了它的对手——阿富汗游击队对其带有敬畏的名号“空中死神”。这些信奉阿拉的勇敢的阿富汗游击队如此评论这种直升机:“我们不怕俄罗斯人,但我们怕他们的直升机。”
米-24武装直升机
1979年12月27日,俄罗斯直接出兵阿富汗,一周内阿富汗全境沦陷。简而言之,这好像是一场为直升机准备的战争,而米-24的优异表现则在这场战争中体现了它本身的价值。
米-24直升机飞行编队
最初,在阿富汗的米-24直升机大多进行的是单机行动,但在多次遭到攻击并被击落一架后,苏军改变了战术,以双机编队行动,其中一架于1.5千米至2.5千米高度盘旋以躲避重机枪与防空飞弹射击,同时监视目标,另一架则对目标进行俯冲,至0.9千米高度开始发射机炮与火箭,当弹药发射完毕后,再次爬升成为观测机,由另一架进行俯冲攻击。此外,重装甲的米-24会俯冲射击并一直接近到目标的数百码内,而装备有火箭但防御力较差的米-17则会停在远处发射火箭。装甲战车则在空中支持下,谨慎地接近目标。
1980年6月,8架携带重磅炸弹的米-24D在夺取桑西-杜兹丹山脉的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里洞穴和暗道很多,自古就是土匪的藏身之处,因此游击队将此处作为其最主要的基地。苏军先用BM-21车载多管火箭炮不间断地覆盖轰击整个山地,为地面部队开辟通路。而“雌鹿”则在夜晚集结,携带重磅炸弹一轮接一轮进行轰击,为了多载炸弹,直升机甚至连武器操纵官都没上。
“雌鹿”经常像猎人那样在重点地区上空巡逻,一有机会就去攻击出现的目标。“雌鹿”执行这类任务时携带的武器一般包括两个无控火箭发射巢、两枚反坦克导弹和500到700发机炮炮弹。在夜晚,当游击队趁着夜色的掩护而活动猖獗时,捕猎的米-24机队则会以双机编队沿公路或山间小路飞行,飞行高度通常在80~100米之间,这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有车辆大灯或者宿营的火光,在核实该地区没有友军的情况下就立刻对其实施攻击。
一架米-24直升机正在发射导弹
米-17直升机
到1980年年底,苏军第40集团军的直升机数量已经达到200架。攻击直升机既用来攻击计划好的固定目标,又可攻击临时发现的目标或者地面部队遭遇的目标,表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米-24“雌鹿”系列武装直升机在战争中更多的是扮演空中坦克的角色,事实证明它不愧为最优秀的武装直升机之一。
20世纪80年代,依据与越南战场完全不同的欧洲战场的需求,在攻击直升机方面,美国研制出新式的重武装长程攻击机种——AH-64“阿帕奇”。AH-64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专职直升机,它从设计时就强调大量猎杀战车的能力,故拥有多目标接战能力与射程。
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阿帕奇”并没有在其为之设计的欧洲战场发挥长处,但却在后来的海湾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中接连展现出其优点。在海湾战争中,“阿帕奇”于极短时间内以其凶猛的火力摧毁了大量伊军战车与其他各式车辆。
1991年1月17日凌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前22分钟,美军的8架AH-64武装直升机以低空飞行的方式巧妙地躲过伊军雷达网,隐蔽进入伊拉克南部。发现伊军的两座重要预警雷达站后,8架AH-64直升机分成两组,向着伊预警雷达站猛冲过去。驾驶员按动发射钮,一枚枚“地狱火”导弹喷着橘红色的火焰从天而降。伊预警雷达站在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中飞上了天。这为多国部队空袭打开了一条安全通道,使大批战斗轰炸机从缺口进入,突然出现在巴格达上空。“沙漠风暴”行动由此展开。
两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之后,美陆军航空兵使用强大的近距离反坦克火力,粉碎了对方以坦克为骨干的多次反冲击、反突击和反合围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地面突击兵团的行动。在巴士拉以西的一场战斗中,美陆军第24机步师的一个AH-64攻击直升机营同伊军“共和国卫队”一个师交火,共击毁伊军84辆坦克和装甲车、38辆轮式车辆、4座防空系统和8门火炮。
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部署武装直升机几百架,而AH-64“阿帕奇”就占了274架,约为美国陆军装备总数的一半,从而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