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元”第一路

1920年夏天,厦门市政局成立,着手筹划修筑从鹭江“提督码头”到“浮屿角”的新马路。这是一次改变厦门城市空间的试验,在人口最拥挤的地方开路,从码头最密集的地方启始,在那个时代,这需要何等的胆略!

海与港的对话

12月即开始招工兴筑。当时,这里是人口稠密的商业区,修路可直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但因沿途房屋拆迁受阻,以家族祖坟、祠堂等“风水”为借口的人为闹事经常发生,工程进展十分缓慢。预定的设计方案也屡屡受挫,只得边施工边修改,最后直线的马路变成了弧线形,市民见了直摇头说是“水蛇路”。1924年8月1日(民国13年),耗资20万银元的厦门第一条现代较为平坦的城市马路竣工,并通行人力车,这算是厦门的新事物,大家称它为“新马路”。据老人们回忆,当时若能骑着自行车在这条马路上遛,那是风光无比的事。

直到两年后,这条马路铺设了混凝土路面,才算真正完工。因为这是厦门第一条近现代化市政道路,有“开创先河”的历史意义,所以被命名为“开元路”。

20世纪20年代,厦门岛第一条城市道路“开元路”

厦门第一条城市道路“开元路”现状

开元路在浮屿角结尾,这是30年代的骑楼建筑,与现代高楼形成强烈反差

“开元路”呈东北——西南走向,以鹭江为起点,经提督路头(今旅游码头一带),横穿竹仔街、赖厝埕、贯通土地公祖街、万寿宫、夹舨寮至浮屿角(今思明北路与厦禾路交汇处),全长782米,路面宽8米多,两旁人行道各2.4米,总宽度约合14米。

这是一次海与港的对话,进出厦门的货物,通过鹭江码头和通往腹地的筼筜港码头串在一起,一条开元路把两个最繁忙的水陆商圈连接在一起,体现了厦门当年林尔嘉、黄奕住两位商界巨擎的智慧。

开元路浮屿角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

天人合一“骑楼街”

开元路两侧商店仿照欧陆建筑南洋化的外廊式结构,立面相接,廊柱相连,有一条1.5米宽的商店公共走廊,高约一层楼,厦门人称“五骹记”(ggoo ka gei),泉州人称“五骹架”(ggoo ka ki)。这“骹记”,其实是马来语“kaki”的音译,即英尺的意思。这种把人行道置于楼下的建筑形式,在南方暑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晴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台风天还可以避风,营造了清凉洁净、方便舒适的经商购物环境,颇受各方好评,逐渐成为20世纪初厦门街道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从南洋引进的建筑式样让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华侨倍感亲切,同时由于有“开元”的好兆头,华侨在开元路购房置业,成为那个年代的一种时髦。或自用楼下买卖楼上安居,或出租盘活固定资产。有不少华侨是相邀连片的购置,在泉州、晋江、安溪、南安他们是故里乡亲,在南洋他们是生意上的朋友,来到厦门他们要做推动故乡发展的邻居。因此,在后来相继开建的大同路、思明路、中山路,也采用这种“五骹记”(近几十年来又称“骑楼”)建筑形式,并逐渐溶入乡土文化形成了厦门老市区的标志性风貌建筑。

圆形廊柱和大片木板店面是正宗的“老开元”

开元路上的老住户

厦门人称开元路楼下的人行道为“五骹记”

“开元路”店门上的岁月

开元路,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有先行先试的意味,不免有些稚嫩娇小,甚至摆脱不了乡镇渔村的藩篱,但它是厦门“五骹记”骑楼式商业街当之无愧的发祥地。

今天走进开元路,尽管还有可列为文物的“原封装”圆形廊柱,默默地在那儿站立了80个春秋,但它的衰老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它看成是年迈的母亲,那她已经把阳光灿烂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座城市。她那醇厚的乳汁曾经哺育了饥渴的鹭岛,也促进了港口的兴盛。当儿孙们驻足街头,发现离不开母爱时,她已经被岁月拖磨得很脆弱,“呵护”是她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无声乞求。为了她“开元”的壮举,后人都应该挽起袖子,以厦门的名义为她输血……

民生市井“第八市”

开元路的上有两座厦门“市级”菜市场:一座是浮屿角的“第四市场”,一座是营平片区的“第八市场”。四市因浮屿道路改造,已经退出“现役”,只留有“第四市场”14号前后几个店面上还钉着古董一般的门牌,让寻找城市踪迹的人去调研或拍照。第八市场以古营路、营平路为中心,因海鲜闻名了近一个世纪,后来又拓展到包括开平路、小大铁巷、开禾路一片很大的范围,开元路中段古营路是第八市场的主要入口之一,而开禾路营平路口上方悬挂着“营平农贸市场”跨街的红字招牌,更像是它的正门。

站在开元路往里探望,灯火辉煌、人头攒动、摊位成排、市声成片。在厦门,凡涉及民生的话题,“第八市场”(坊间习称“八市”,闽南话bue qi)是经常被提及的地方,八市任何一点要改造的信息都会牵动半座城市的神经。八市现在单是固定摊位就有750个,是厦门岛内最大的菜市场,龙头老大非八市莫属;八市的海鲜品种和质量也是最多、最新鲜的。许多家庭的餐桌就连着第八菜市;许多餐馆的菜谱也源于第八市场。这里离第一码头很近,漳州龙海出海捕捞的渔船都就近靠岸,海鲜第一时间上岸入市。所以走进八市,“刚上岸的噢……”,“生灵灵,活跳跳……”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生”,在闽南话中是新鲜的意思,“鲜活”是这个菜市场最大的卖点。生活稍微讲究一点的家庭,都会有老人起大早,在晨练后就到八市赶早市,这几乎成了“日课”。特别是现在开通了BRT快速公交,八市的开禾路口就有停靠站,扶手电梯可以将乘客送到两层楼高的站台,离这里远的市民也能像住在市中心一样方便。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清早的BRT称得上是买菜专线,拎着海鲜菜蔬的阿伯、阿姆,把八市的新鲜海味带往厦门岛的各个角落。日落时分,年轻人成双成对地到八市遛晚市,采买下酒佐餐的海鲜。虾姑、章鱼、花蟹、钉螺、海瓜子之类,只要简单炒炒就是很厦门的晚餐。

浮屿第四市场路口这家面包店的门牌是20-3号

第八市场区域图

常看到有拍客往网上晒图,厦门八市是关注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到这里拍摄一定要抓住早晨和黄昏两个时间段,这通常是海鲜上市时间。早晨带着露气,有冷色调的沉稳;黄昏带着夕照,有暖色调的兴奋。成排的带鱼、赤鬃、扇贝、竹蛏很具图案美,虾姑、花蟹、鲍鱼、刺螺极有形式美,只要角度好,照片是很容易出彩的。

厦门市各社区的居民总会到八市来打点自家的菜篮子

BRT快速公交在八市设有停靠站

开禾路上第八市场的跨街招牌

小打铁巷靠近厦禾路是八市的入口之一

开禾路连接厦禾路交通方便

开明路有八市专业的糕粿店

逛八市看海鲜也能丰富孩子的知识

据说八市700多个摊位还供不应求。

不论早晚八市总有水灵的海鲜

这里鲜活的水产品种类很多

虾姑婆有点像铠甲斗士

扇贝露出真容倒像玛瑙般温润

九大市场风云榜

厦门在20世纪20、30年代发生大规模的造城运动,规划建设了关乎民生的九大菜市场。“市场制兴,便管理,保清洁,实现代都市不可缺之场所。”此举惠及厦门市民数十年,六、七、八等市场仍部分保留原始风貌,成为一个时代不可替代的记录。为方便热心人文历史和爱好行走摄影的读者寻访,特将这九座市场位置的变迁整理列表如下:

厦门岛九大市场风云榜

1932年的厦门市场设施

晨曦中的开元路二王街入口处

二王街“讲古”

清道光《厦门志》“卷十五 风俗志”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厦门“讲古”:“又有说平话者,绿荫树下,古佛寺前,称说汉、唐以来遗事。众人环听,敛钱为馈,可使愚顽不识字者为兴感之用。”

可见,厦门民间说书讲古至少在200多年前的清代就有了。据传,早期最出名的讲古场有“五宫、三巷”之说。即:南寿宫、万寿宫、养元宫、三官宫、福海宫;打铜巷、水流巷、二王巷。

这“二王巷”就是现在的二王街,在开元路靠浮屿的地段,按老厦门人的说法,位于“开元路尾”,“路头”则在鹭江那一头。

二王街,因“二王宫”而得名,风鼓咀、打石顶、二王石墓口、大墓围都是这一带早时的俗称。与其说它是条街,还不如说是一条曲里拐弯且带多个岔口的小巷。在开元路有一个入口,有“二王街”路牌可以辨认。从后厅衙巷也可以进去,但必须通过一道只能走一个人的窄巷,它的另一头连接土地公祖巷。被踩踏得没有棱角的石板路,半墙冒出来的石筑台阶,低矮斑驳的灰墙,勾肩搭背的屋檐,都显得那么沉稳内敛。这算是老市区中城市原始人文生态保留较多的区域之一,它“原汁原味”的面相与百米开外的骑楼街、现代楼宇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以前,这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居住的多是城市平民,大众文化的“讲古”在这里传播。“讲古”是闽南的说书形式,就是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所以称“讲故”更为准确,这“故”、“古”在闽南话中同读“goo”。说书人被称为“讲古仙”,其绘影绘色、出神入化的的样子宛若天仙。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翻得卷了边的旧书;一把折扇既可煽风,又可做道具比划;说到关键处还可当“惊堂木”使,“啪”一敲桌子,提醒台下听众注意。用来讲古的地方有室内外之分,榕树下、竹树脚或宫庙前,一般习惯称“讲古脚”,室内茶座式称“讲古场”,放置几张茶桌仔,可以边听边泡茶。营业性“讲古场”主要就靠卖一些茶水、马蹄酥、花生酥、瓜子、蜜饯之类的零碎食品挣点钱。

二王街有一座颇具个性的吊脚楼

二王街里的老石阶也很有情调

二王街狭巷里的风情

二王讲古场——曾经闻名鹭岛,现在改建成“外口公寓”

据原二王讲古场管理员——九旬老人张清流回忆,1963年,街道居委会让他组织恢复讲古场,那时厦门全市有43家茶室,其中有一些讲古。二王讲古场开始时叫“二王茶室”,整顿恢复后才叫“二王街讲古场”,有3个“讲古友”,早晨是茶室,下午和晚上是讲古场。那时讲的故事是“三国演义”,听友大人小孩都有,有时,讲得好听,整个场都满了,外面的都站着听,少时有几十人,多时有一百来人。大人边品茶边听讲,小孩围了不少,但到了要收费时,当时一个人收5分钱,小孩就都跑光了,所以单靠讲古是经营不下去的。这还真让人想象得出那种听到入神处,突然被打住,拿着盘子满场子收钱,小孩子从桌子底下、大人腿边挤着疯跑的情景。

据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顾问——“讲古”传承人范寿春老人调查,在清朝末、民国初时期,厦门旧市区有50多家讲古场,较成规模的有30多家,厦门现在有一条“讲古脚巷”。“第八菜市”这一带,有二王宫巷,“二王讲古场”。竹树脚有一个讲古场,还有原来的“车轱辘”也有个讲古场。闽南话丰富的词汇是厦门“讲古”受大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可惜时代变了,信息源爆炸的今天,网络、报纸、电视、手机无处不在,小孩也被家长们强迫着去参加各种补习,听讲古的人没了,能讲古的人老了,厦门“讲古”只得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讲古艺术”成了濒危的保护对象。

防空洞与大墓围

二王街37号紧挨着一座防空洞,大概是为了安全,石头砌的拱形洞口早已被封上。不过拱门正上方刻着“1969”的年份,那是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部署,为城市居民战时准备的防空洞。从今天的战争常识考虑,防空洞离地面只有十几米的深度,显然无济于事,但在那个年代这可能是对大家的一种莫大的精神慰藉。据当年参与组织挖掘防空洞的原大同社区居委会主任尤阿英回忆,这座位于厦门市中心的防空洞规模很大,为便于市民疏散隐蔽,分别在大墓围、二王宫和土地公祖庙设有出入口。用条石垒砌了不少房间,既有卫生救护站,也有食堂厨房,还挖了水井,建了厕所,着眼于长久战争的准备。这个关乎人民的工程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还曾受到日理万机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关注,成了当时厦门市的形象工程!

时空变换,现在听起来这些似乎有些遥远。我们不能详尽了解过去,但防空洞的抹着白灰洞口仍然矗立在眼前。

现在,海峡两岸的战争硝烟已经淡去,这种防空洞想抵御现代战争武器冲击的可能性也值得怀疑,唯国防教育和旅游摄影的价值还存在。一年四季常见有年轻人在这洞口留影,上午阳光从高处流泻下来,勾勒出人和景物的轮廓,层次分明、氛围好。如果能在旁边立一块牌子,进行一些背景说明,也许能发挥防空洞的“余热”。

经过防空洞口,踏上石砌成的九级台阶,来到了一处约有三四十平米的平地。

这里有一户简陋的平房,门牌是“二王横巷3号”。主人叫陈德意,是厦门本土人,看样子有50多岁。他家从父辈时就住到这里,门口就是墓地——这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顽皮的孩子却把它当做玩乐的地方。指着门前的水泥坪子,老陈说:“这里本来是一个墓埕,墓埕很大,两个夫妇两个穴。本地人都叫‘大墓围’,一说‘大墓围’大家都知道。单是墓前的石桌就有两米宽,四米长。1969年,挖防空洞时被填埋了。这座墓不小,边上还有一水池,当我们还是孩提时经常在这玩,天热了还在这水池里洗澡。”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灰色幽默,听的人心情蛮凝重,老陈回忆起来却很轻松。后来多方打听求证,地下确实有一座清代的夫妇合葬墓,具体何人无从考证。一百多年前,从这里能俯瞰人气最旺的中心城区,放眼可及筼筜港和鹭江水域,算是风水两旺的宝地,那时,阴阳两宅混杂似乎不难理解。

大墓围地下的防空洞

“二王顶”地下据说有一座清代墓葬,坊间习称“大墓围”

就在离陈德意家不远的坡顶,也就是二王横巷高处,有一位近80岁的老太太独自一人居住在一间由木板钉成的小屋里,老人家的小铁床就支在一座坟墓的上面,看了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市区的居住环境,并不都是联合国官员看到、听到的那种“海上花园”。老城区的规划改造,要做到“既叫好又叫座”任重而道远。

倒是眼前这些褪色的时光,一级迭着一级的石阶很入摄影人的取景框,早晚总有成群结队的“长枪短炮”在巷陌里游动。

二王横巷的尽头有闽南大厝,还有谜一般的小木屋

在大墓围住了一辈子的老大妈年过九旬,她的养生之道就是笑对人生,自得其乐

光彩街与夹舨寮

二王街的一头与光彩街相通。

说到厦门的光彩街,可千万别以为这与当下民主党派推动的回馈社会、支援西部地区发展的“光彩事业”有什么联系。这条路的前身,有一个一目了然的名称叫“棺材巷”。从开元路的后厅衙、二王街一直延续到大同路。这里面既有棺材铺,也有寿衣店,还有鼓吹队(闽南一带“唢呐”为“鼓吹”)出租,是厦门出售寿木和承办丧事的专业街。

有关棺材巷的历史,据厦门老一辈文史专家考证,可追溯到清代。最近查阅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是民国三十年前后的厦门城市地图和书籍。《厦门工商业大观》第54页,明列“棺材巷”地名,并对这条“特服”巷子里的商号做了详细登录。当时棺材巷有商号24家,其中棺材店10家,与治丧相关的商号5家,占六成多。

截取1932年版《厦门工商业大观》有关“棺材巷”的内容,了解一下过去的民生琐事,也蛮有趣的。

1932年版《厦门工商业大观》——棺材巷

后厅衙与光彩街交界的这栋住宅楼曾经是棺材铺

光彩街深处的洋楼吸引采风人的目光

但是,“棺材”二字不是什么好兆头。特别是共和国成立后,厦门街市功能发生变化,棺材巷已经不操旧业,改成市民住宅了。像后厅衙巷32号原棺材铺,就是很好的两层骑楼,住了好几户人家,再直呼棺材街,真是晦气。于是进行了一个谐音雅化,就地转身变成了“光彩街”。如果是拖到现在更名,说不定哪位大爷脑门一拍,来个“官财”街,同音不同字升官、发财全占了。这让人想起几年前,福州远郊有座山水风光全占的“培训中心”,门前溪流中浮凸一巨石,形如棺椁,业主正一脸苦相,一日有阿谀者出了绝招,命在上面镌刻朱书“官财”二字,寓意来此修炼必定官、财两旺。“包装”工程一结束,果然获得多方赞许,这又是一个真实的灰色幽默。

名“棺材巷”实在太俗,可“光彩街”这美名也是让人一头雾水,那又窄又黑的巷子怎么也“光彩”不起来。

棺材巷和夹舨寮是隔着开元路两相呼应的巷子。夹舨寮一头连接开元路,另一头通着厦禾路。拿着老地图进行实地踏勘就明白,靠开元路那一截地势平坦,走到接近厦禾路的地方就是急促的降坡,落差超过一层楼,厦禾路地面以下原是筼筜港“浮屿”水域,地理环境适合做造船坞,“寮”指的是工坊,这里原是古时建造木帆船的地方。所谓“夹舨”,这“夹”字的繁体写法是“舟”+“夹”,指的是“福船”(福建泉州造木质帆船)造船的一种工艺。从古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木质海船就能清楚看到,船底、船帮都是用2~3层杉木板夹钉在一起,缝隙再用桐油灰加竹丝填充,这种柔韧和坚固兼备的“夹舨”,能抵御大洋风浪的袭扰。

随着清末厦门城市填海造地的兴起,夹舨寮船坞失去水路,沧海桑田船坞变成旱地,夹舨寮原本造船的工匠离去或改行,夹舨寮因与棺材巷近在咫尺,遂出现“木作”商号,专门制作棺木,这就是夹舨寮的变迁。

1932年出版的《厦门工商业大观》,对“夹板寮”商号做过详尽记录,共有16家商号,其中与制售棺材相关的就有8家,还有与治丧有关的3家商号分别是柴炭店、糕店和车馆,也算是棺材专业街了。 55gwIEHLeNRafSXdmK9oeKpl+XRXkq4bjjyshqi+eqIMtvZi82DT/9eh22rskH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