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半城烟火半城泪

19世纪杰出的旅行摄影家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在游记中是这样描述1871年的厦门城市道路:“横贯居民区那漆黑狭长的街道,是用十字形的大石板铺就而成,石板已磨得残损而松动,已成了徒有其表的泥坑。如果稍不留神脚踏在了那松动的石板上,溅起的泥点就会脏了你的衣服令你难堪……到外国商人的公司所经之路,一点不比我刚刚描述的那糟糕的小巷好多少”(见《镜头前的旧中国》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读到这段文字,就像看到他的纪实摄影。乞丐充街、猪狗满巷、污水横流,这是汤姆森那个时代厦门给摄影师们所留下的印象。

我们从欧洲早期摄影师们拍摄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出20世纪初,厦门市中心区域挤满了闽南一带进岛谋生的商贩和本地住民,人口十分稠密,住房大多是砖木结构,低矮拥挤,市民在简陋的栖身之所度日如年。街市的摊店也大多是简易搭盖棚屋相连,小本生意就在听天由命中残喘。这种缺乏“市政设施”的街区,终将酿出苦果。

1902年10月3日(农历九月初二日),厦门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火灾,就在很平常的日子里不幸发生了。

这天上午9点多,怀德宫石埕街(今大同路)靠近赖厝埕(今大元路)的一家叫“奇珍”的饼店正在油炸芋头酥,由于油锅过热,油锅起火,火舌高窜,直逼房顶,时值风高物燥,原本吸满油烟的屋顶立即着火。更为凑巧的是,这饼店的隔壁偏偏是鞭炮店,这一墙之隔,可谓油上加火,火点火药,来不及撤出的鞭炮像引爆的炸药,火花四溅,时值物燥,风助火势,店挨店家,整条街陷入火海。因为没有什么设施,只能靠市民自救,大火迅速蔓延,老城区火势恶不可挡。火苗又窜到外关帝庙(今大同路、横竹路一带),殃及“合益”染料店,这家店也有易燃品,于是大火隔街分两路四处延烧。凑巧的是当天一早,鼓浪屿也发火警,厦门各处水龙车(早期消防车)均过海救援,不料厦门岛有更大火情,等水龙车调转回来再加满水,厦门岛已经半城化作火海。据当时媒体报导: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总共烧毁了十三条街,千余间房子,过火之处包括现在的大同路、大元路、横竹路、人和路、镇邦路、大中路和升平路的大片中心城区。半城烟火,半城泪,半世惊魂,半世衰。不少人家时隔一日阴阳两界,不少商贾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就是厦门史上出名的“火烧13条街”,对厦门不堪重负的老市区、温饱不济的市民,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厦门人来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离着火点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地名叫“火烧街”。

一方面是纷至沓来的商贸游客,一方面是拥挤肮脏的狭街陋巷;一边是外国洋房商行,一边是本地残街破宅;任何一个有爱乡情结,图谋发展的厦门人都在梦想改变它。

直到19世纪初,厦门大规模现代造城运动的帆船才慢慢启航。港口的兴起和人口的膨胀,厦门城市设施明显滞后。那时,厦门人口已达12万,但房屋简陋破旧,街道崎岖、狭小如乡村,满市都是山坡,出门就见滩涂。晴天一片土,雨天一地泥,市民出行很不方便,商铺营业艰难。收了税又不为民谋事,导致怨声四起。因此,1920年4月,厦门市政会成立,商请林尔嘉为会长,黄奕住为副会长,着手筹款规划和建设市区的道路、海堤、公园。首议就是在人口密集,商户最多的老市区修建现代城市道路,改善生活和经商环境,避免城市灾难再度发生。

1902年,厦门石埕街火灾

在厦门,道路总有一头枕着大海。

在厦门,道路是港城历史的延伸。

在厦门,道路书写经营者的气魄。

1931年出版的《厦门指南》“既成马路一览表”之一、之二

从高处俯瞰,开元路蜿蜒经过厦门最古老的市区之一营平片区

1929年厦门市地图有火烧街地名,从中可看到一大片过火的街道 GxGyp6qKk4hRyRKfiu9f4PCusnPBi1a88d7Rr7fw1htMFeF4SQgct41JbpQKPO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