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路头”到“码头”

鹭江厦门一侧老市区码头大多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旧路头。20世纪20、30年代厦门大规模造城运动中,市政当局分四个阶段,对厦门岛鹭江沿岸滩涂进行前所未有的填平、造堤、筑路。第一段由船坞至邮政局(磁街路头),1929年竣工;第二段由磁街路头至妈祖宫路头,第三段由妈祖宫路头至灰窑角,1931年竣工。从1928至1937年,鹭江道从北往南,参照清末古路头的相应位置,修建了十几座规模、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码头,提升了厦门口岸客货上下进出的设施水平,成为厦门海港城市规划建设值得记取的一个亮点。

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日紧,市政建设机构转为国防工程服务,市政建设全部停止。随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踩碎了厦门发展的美梦,致使厦门长期陷入时光倒流一蹶不振的苍凉状态。

共和国诞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厦门都在舔着身上的伤口。看着鹭江道码头的变迁,就知道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漫长。

清道光《厦门全图》书页

清末鹭江海后滩的路头

路头,是海路连接陆路的开头。

码头,是港城堆码希望的场所。

……

《码头延伸了历史》

1929至1932年,厦门市政当局修建的新码头,不再沿用“路头”的叫法,一些初具近代形态的码头,从北向南依次出现在鹭江道的堤岸,码头以所在地理位置,按顺序用数字命名。共和国成立后,部分码头按功能命名,还有一部分仍沿用了早期的名称。

1996年以后,鹭江道重新进行了规划和改造,拓展了堤岸,建设了观景平台和观海长廊,扩大了海滨公园,建设了地下通道和地下停车场,只保留了“和平码头”、“厦鼓轮渡码头”和“旅游客运码头”(即原内河客运码头)三个码头,道路拓宽到44米,形成了公共交通枢纽,成了厦门人津津乐道的“外滩”。

1931年出版的《厦门指南》所列新旧码头

由于许多古老的码头被绿树红花、欢歌笑语的海滨公园所掩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公园里老人泡茶聊天的话资。厦鼓轮渡码头、内河客运码头虽然存在却也多次移位重建,而东风码头、海滨公园码头因昙花一现而鲜有人知。故综合整理了《厦门指南》(1931年版)、《厦门市地名录》(1980年版)、《厦门交通志》(1989年版)、《厦门市地名志》(2001年版),并多次在旅游客运码头、海滨公园寻访60~85岁的老厦门人,收录他们业已枯黄的记忆,尽可能地还原原生态的鹭江道码头全景图与朋友们分享。

1996年鹭江道改扩建后至少5个码头覆盖在海滨公园里

厦门第一码头斜坡式钢筋水泥结构,客货两用码头

第一码头

洪1928年,在船坞左侧厦禾路延伸到岸边的地方,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单向踏步式码头,用来连接海滩,建成时因地处厦禾路故名为“厦禾路头”。1930年,海后滩第一段堤岸筑成后,为了便于识别鹭江道堤岸所有码头的方位、座次,故将码头按顺序用数字排列命名,厦禾路头位居首位,定名为“第一码头”。因当时厦门的自来水供应不足,从漳州龙海运送饮用水的船停泊在这里,再由人工挑上岸,故第一码头又被市民称为“担水路头”。

鹭江与筼筜港交汇处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码头

1930年,在龙船礁附近建成的单向水泥结构踏步式码头,可靠泊15吨船舶,按排列顺序为“第二码头”。第二码头在抗日战争期间坍塌了,这里一度名为“水兵码头”;1985年,厦门市轮渡公司在原址南侧新建双引桥趸船式水陆联运码头,当时旅游初兴,故又名“旅游码头”。现在两层楼候船大厅还很入时,标准全称为“厦门轮渡公司第一码头客运站”。

第一码头客运站外景

第四码头外锈迹斑斑的大门

第三码头

建于1931年,始建时为水泥结构踏步式码头。1959年后,改建成引桥连接趸船式钢结构码头,专门停靠军用船舶。

第四码头

1931年,由原典宝路头填海延伸,建成水泥踏步式码头,可靠泊15吨船舶的码头,按地理位置排序为“第四码头”。如今,焊着“海警公安”四个大字的铁门,锈迹斑斑地立在马路旁,一看就知道已废弃多年。离这后面50米,有一个瓷砖铺就的新码头,视野开阔,钢质引桥连接趸船泛着灰色防护漆的油光,“军用码头,闲人免进”的警示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第三码头1959年改建为军用船舶码头

原第四码头现在是公安海警码头

第五码头

1931年,由原洪本部路头填海延伸后建成,石砌实体斜坡式码头,可靠泊70吨位的船舶,以地理位置顺序定名为“第五码头”。1981年,由厦门港务局将原航空码头至第五码头拓建成港口装卸作业的混合式码头。1999年,与鹭江道扩建同步进行,厦门内河客运码头再次迁建,这次从功能、规模、造型、质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2000年元月竣工迎客。码头与厦门旅游城市的定位契合,命名为“厦门旅游客运码头”,除承担原先漳州、石码等内河客运外,还增加了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厦大漳州校区航运及金门海域海上游览的服务项目。

第六码头

1931年,打铁街西端原打铁路头在鹭江道的延伸处,填海建成了石砌斜坡式码头,以序号排列为“第六码头”。1952年9月,改建后可靠泊50吨船舶,是杂件散装码头。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覆盖为海滨公园。

原第五码头,现厦门旅游客运码头的引桥趸船

厦门旅游客运码头主要承运漳州龙海旅客及环鼓浪屿、金门游游客

发展海上旅游成为码头建设的重要因素

第六码头已经成了海滨公园的一部分,或许这位老人会说些码头的故事

第七码头

1931年,该码头由提督路头延伸而成,位于开元路口,故又名“开元路头”,后根据民国时期所建码头顺序排列,改称“第七码头”。原为踏步式码头,靠泊能力不超过25吨。1989年10月改建“内河客运码头”,承担厦门至石码、海澄、海沧、同安等10多条内河航线班轮靠泊和上下旅客。同时也为内港船舶装卸零担货物及提供加水、补给生活用品服务。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覆盖在海滨公园下。

第八码头

1931年,由原磁街路头填海延伸后建成,为双向水泥踏步式码头,连接海滩坡道。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覆盖为海滨公园。

原第七码头改建的厦门客运码头

鹭江沿岸码头林立趸船比肩

内河客运码头

1972年,福建省航管局厦门客运站动工兴建,第二年落成。原址在开元路口鹭江道海滨第八、九码头之间,与海滨码头相邻。是水泥高桩透空栈桥式轻型客运码头,平面呈丁字形,可同时停靠两艘200客位的客船。1987年9月在原第七码头位置改建客运码头。码头结构为踏步式,靠泊能力为25吨。新客运码头1989年10月竣工,可同时靠泊两艘400客位约50吨的客船,建有双层候船厅。该码头承担厦门至石码、海澄、海沧、同安等10多条内河航线班轮的靠泊和上下旅客。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填埋为海滨公园。

20世纪50年代开辟的厦门海滨公园,沿岸有好几座码头用于装卸货物

海滨码头

海滨码头位于鹭江道海关大楼前的海滨公园内,介于内河客运站与第九码头之间,原为石砌直立式驳岸,时称“东风码头”。1973年,厦门商港地位重新确立后,开始接卸大宗进口小麦。由于本港缺乏装卸作业点,50年代始建的海滨公园,在1975年临时辟为散装粮灌包作业场,码头也改建为混凝土栈桥式,并配备了4台岸壁起重机和部分皮带机,靠泊点称“海滨码头”。市民称它为“粮食码头”,海滨公园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被称为“麦仔场”。

1983年6月,东渡码头一期工程的1号、2号泊位正式交付使用,海滨公园“麦仔场”才结束“临时”的使命,恢复公园的社会功能。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覆盖为海滨公园。

第九码头

由原史巷路头延伸,因处于海后滩老邮政局前方,故又称“邮政码头”。1933年,建成水泥踏步式码头,以序号排列为“第九码头”,可靠泊100~200吨的船舶,曾是厦门轮渡公司作业船停靠的码头。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覆盖为海滨公园。

民国初期的厦门邮政局及邮政路头

20世纪初,厦门海后滩前的码头

19世纪20年代鹭江道旁的厦门新路头

厦门轮渡码头

此地旧名“新路头”,是大同路到鹭江的延伸部分,所以又称“大同码头”。因位置就在厦门海关大楼前面,后为厦门海关专用码头。1975年建成新的轮渡码头,原为钢筋混凝土踏步式。1976年改建成浮桥式双引桥与方舟相连的码头,可靠泊200吨级船只,现使用容纳500名乘客的渡轮,是专为厦鼓旅客过渡提供服务的码头。配套鹭江道扩建后的新貌,2000年,厦门轮渡码头又换上新装,过街通道连接自动扶梯,上升到一片广阔的轮渡广场,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潮水般地涌向绿树掩映的侯船大厅,尽享厦鼓轮渡、环鼓海上观光、金门海域游览等多种出游服务,这里无疑是厦门海湾旅游城市最具特色的一扇窗口。

厦门轮渡码头及其广场

成千上万的旅客每天经厦门轮渡码头到海蜃花园鼓浪屿

19世纪20年代的厦门轮渡码头

中山路头码头

由岛美路头填海延伸,原建有水泥踏步式码头,可泊小艇。因在中山路路口,曾称“中山码头”。此前主要停靠双浆船和小舢舨船。1936年,厦门市政府向交通银行、福建银行各借贷大洋5万元建造轮渡码头,1937年10月正式通航,由民营的厦门市轮船公司经营。厦门至鼓浪屿渡运,每小时4航班,称为“厦门轮渡码头”。至1975年厦门新建轮渡码头时,重建为钢质双引桥连接方舟的码头,可泊200吨级船舶。由厦门海关接手用来停靠舰艇,故更名“海关码头”。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被覆盖,大体位置靠近现在的观光平台三角梅旱喷泉处。

鹭江道早期的厦鼓码头现在成了滨海景观大道

20世纪90年代的厦门轮渡码头及轮渡停车场

19世纪欧洲摄影家拍摄的鹭江之滨水仙宫——高振碧收藏

水仙宫码头

1931年,由原水仙宫路头填海延伸,因供奉水神的水仙宫而得名,为钢筋混凝土双向踏步式码头,靠泊能力200~500吨。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厦鼓客货运舢舨船、机帆船专用码头。1999年8月鹭江道改扩建完成后成为滨海观景平台,旧址在厦门国际银行正前方的海滨上。

妈祖宫码头

在思明区鹭江道南段。因附近原有妈祖宫得名,原为简易码头,1931年延伸扩建为浆砌条石重力式驳岸、水泥单向踏步式码头,长6.8米、宽4.5米,驳岸长50米、泊位一个,靠泊能力300吨,为杂件散货码头。

和平码头

位于鹭江道堤岸靠近虎头山的海滨北侧,原为英商太古洋行所建,故称“太古码头”。清同治六年(1867年),英商太古洋行已在原岛美路头修建浮桥和趸船,1932年,因规模扩大被迁移到此地,1936年新太古码头竣工。自此,厦门港有了能同时靠泊4艘千吨级船舶的码头。

1954年,太古码头由福州港务局厦门分局接管。1957鹰厦铁路全线通车时,终点直达太古码头货场,这里成为厦门市唯一铁路、公路、水路三通的货物转运码头。1958年,太古码头改为“和平码头”。1981至1988年,又经改建,和平码头成为万吨级客货运两用码头。1980年元旦起,厦门至香港的直航客轮均在此靠泊,和平码头被正式命名为“厦门港客运码头”,是改革开放后厦门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1936年鹭江道太古码头一带景象

1988年直航香港的集美号客轮准备启航

客轮正在靠泊和平码头,80年代后这里是厦门港口的象征,被称为“厦门港客运码头”

和平码头有多条靠泊趸船 IO9WpJmqGC9Lb03rHQe1K4bfX+2YKj9jyn7sHwfFSTaGjVNZs0lKuJEu8SOkvi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