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风险管理的财务杠杆和时间保障

※常见误区之四:

“我已经养成了定期储蓄的习惯,在银行里存的钱应该够生病、养老和孩子教育用的了。”

银行储蓄只是单纯的存取

在我国目前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中,储蓄的比例仍远远高过证券和保险,这反映了我国民众更愿意选择银行储蓄的传统理财观念。的确,银行存取方便,无手续费,钱存在银行里,想什么时取就什么时取,想取多少就取多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还有一定的存款利息。如果坚持定存的习惯,日积月累,还是能存不少钱的。

银行储蓄比较适合应对家庭日常的开支,但要想解决重大疾病、伤残等突发性大额支出和孩子教育、养老长远性大额支出等问题,作用就比较有限。因为银行的特点是存多少才能取多少,重大疾病、伤残等治疗费用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钱没存够就生病或遇到意外,银行户头里没有这么多钱,银行不会因为我们有难而多给我们一分钱。如果花完储蓄还不够,也许就只能中断其他的理财计划,或者硬着头皮去向亲戚朋友借,而银行是不可能因为这类支出而贷款给我们的。再比如孩子教育和养老的钱,数额都比较大,如单纯靠银行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储蓄,且对储户的自律性要求较高,定期定额、只进不出、不挪作他用,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保险是管理风险的“财务杠杆”

相比较银行储蓄的“自力更生”,保险和股票就有特殊的财务杠杆作用,可以放大我们投入的钱。

炒股和买偏股型基金是运用投资杠杆,如果眼光好、操作得当、运气好,就可能获得高收益,碰到好的年景,炒股高手会有翻倍甚至几倍的盈利,但这是以承担高风险为前提的,大部分人在股市里都会亏本,遇上熊市,本金“缩水”一半甚至更多都是常见的事。

买保险运用的是风险管理杠杆,是支付一定保费,在风险时获得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经济补偿。比如,20岁的男性,投保某保险公司的一款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期30年,每年只需缴保费400元,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就可以获得10万元康复金,这个风险杠杆就放大了250倍。而意外险放大的倍数就更高。这样,就是以极小的保费投入换来了百倍的风险基金,“出险”后不用再向人借钱、不用从股市割肉、变卖房产,就能化解疾病和意外带来的财务危机。在这个意义上,保险具有“以小博大”的作用。

保险是积累财富的“时间保障”

保险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保障积累财富的时间。一夜暴富的人毕竟是少数,人挣钱(工作报酬)和钱挣钱(理财投资)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积累财富,也就是“财富=个人努力×时间”。假如一个30岁的人,年收入20万,如果工作30年,他一生收入有600万。600万的报酬靠个人奋斗是可实现的,但身体安康的工作时间却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30年中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伤害、身故、重大疾病等风险发生,中间出了这些事情,600万也就成了泡影。而如果买了保险投保600万,如果出了风险,就还可以得到。所以,购买人身险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保障工作时间的价值,为积累一生的财富赢得“时间差”。

同时,保险是家庭理财投资计划的“安全带”。理财投资除了考验投资者的眼光和能力,更需要人们的正常心态和耐心,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都是投资理财的大敌,只有长期投资、持续投资才能有效降低风险,获得财富升值。所以,投资买股票、基金或贷款买房前,同样一定要先买保险,防止投资的长期计划被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急需用大笔钱的“突发事故”打乱。不中断家庭原有投资理财计划,其实也就是增加了家庭收益。所以,保险是支撑家庭财务的重要杠杆。

年轻人更需要保险

不少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好,生病、出事的概率比中、老年人低,不需要保险。但其实年轻人事业、家庭刚起步,收入低,需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积蓄有限抗风险能力比已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年人要弱得多,如果早买保险,就不用担心“出事”后拖累父母,不用担心因我们的“离开”、父母老年时经济条件不好生活窘迫。购买保险,是成年子女对年迈父母应尽的责任。并且年轻人越早购买,保费就越便宜,风险管理成本就越低,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为什么不早点行动呢?

笔者观点:

银行储蓄比较适合应对家庭日常的开支,但要想解决重大疾病、伤残等突发性大额支出和孩子教育、养老等长远性大额支出等问题,作用就比较有限。

买保险运用的是风险管理杠杆,是支付一定保费,在风险时获得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经济补偿。

购买人身险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保障工作时间的价值,为积累一生的财富赢得“时间差”。

年轻人经济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较弱,更需要买保险。 8x6h/sbkrv6315vUwjpkjBI2IrCMO3Xp/2TrkmDoMYRa6hBBJatX4xpJwWpwb+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