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扩展几何体的创建

学完了标准几何体建模之后,现在介绍扩展几何体模型的创建。扩展几何体是比较重要的内置模型,可以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修改器,达到创建复杂模型的目的。

预习重点

◎ 简单练习扩展几何体的创建方法。

3.2.1 课上十分钟——异面体的创建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打开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子面板,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 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如图3-31所示。

(3)单击Hedra(异面体)按钮,然后在Top(顶)视图中单击并拖动,完成异面体的创建。结果如图3-32所示。

图3-31 创建扩展几何体面板

图3-32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异面体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异面体的参数较多,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异面体。

(2)选中异面体,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 X 轴移动异面体,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5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5个异面体。

(3)选中第二个异面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中选中Tedra(四面体)选项,然后在Family Parameters(系列参数)选项区设置P的值为1.0。此时对象为正四面体。

(4)选中第三个异面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中选中Cube/Octa(立方体/八面体)选项,设置P的值为1.0,此时对象为正八面体。

(5)选中第四个异面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中选中Cube/Octa(立方体/八面体)选项,设置P的值为1.0,设置Q的值为1.0,此时异面体变成了立方体形状。

(6)选中第五个异面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中选中Dodec/Icos(十二面体/二十面体)选项,设置Q的值为1.0,此时正八面体变成了正十二面体。

(7)选中第六个异面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中选中Dodec/Icos(十二面体/二十面体)选项,设置P的值为1.0,设置Q的值为1.0,此时正十二面体变成了正二十面体。

至此,可以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观察对异面体参数的控制效果,如图3-33所示。

图3-33 不同参数下的异面体

3.2.2 课上十分钟——切角长方体创建

切角长方体在建模中非常有用,有了倒角扩展几何模型,就可以方便地完成一些需要倒角的造型,如沙发、椅垫等。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ChamferBox(切角长方体)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长方体的底面,松开鼠标,向上或向下移动,再次单击,Perspective(透)视图中出现长方体的模型。晃动鼠标,长方体出现倒角,单击后完成切角长方体的创建。结果如图3-34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对切角长方体而言,经常会用到如下参数:Fillet(圆角)、Fillet Segs(圆角段数)、Smooth(光滑)。前两个参数控制长方体的圆角大小。Fillet(圆角)的值越大,圆角的部分就越大;FilletSegs(圆角段数)的值越大,则圆角越光滑。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切角长方体。

(2)选中切角长方体,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 X 轴移动长方体,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切角长方体。

(3)选中第二个切角长方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取消选中Smooth(平滑)复选框。

(4)选中第三个切角长方体,进入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Fillet Segs(圆角段数)框内输入10,Fillet(圆角)框内输入15。

此时,可以观察参数作用于切角长方体的变化,如图3-35所示。

图3-34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切角长方体

图3-35 不同参数下的切角长方体

3.2.3 课上十分钟——倒角圆柱体的创建

倒角圆柱体在建模中非常有用,有了圆角扩展几何模型,我们可以方便地完成一些需要圆角的造型,如沙发、椅垫等。

1.创建方式

创建方法几乎与圆柱体相同,只多了一步形成倒角的操作,这里不再详细介绍,仅给出圆柱体与倒角圆柱体的对比图,如图3-36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除具备圆柱体的一般参数外,倒角圆柱体特有的参数就是Fillet(圆角)和Fillet Segs(圆角段数)。圆角(Fillet)的值越大,圆角的部分就越大;Fillet Segs(圆角段数)的值越大,圆角就越光滑。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倒角圆柱体。

(2)选中倒角圆柱体,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 X 轴移动倒角圆柱体,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倒角圆柱体。

(3)选中第二个倒角圆柱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打开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将Fillet Segs(圆角段数)设为5。

(4)选中第三个倒角圆柱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打开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将Fillet(倒角)增加10。

此时,我们可以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看出各倒角圆柱体的形状变化,如图3-37所示。

图3-36 圆柱体与倒角圆柱体的对比图

图3-37 不同参数下的倒角圆柱体形状

3.2.4 课上十分钟——油桶的创建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Oiltank(油桶)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油桶的两个盖,向上或向下移动鼠标,在适当高度单击,完成油桶的创建。结果如图3-38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对油桶来说,除一般的参数之外,这里主要介绍两个参数:Cap Hight(端面高度)、Blend(混合)。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油桶。

(2)选中油桶,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X轴移动油桶,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油桶。

(3)选中第二个油桶,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Cap Hight(端面高度)高度框内增加10。

(4)选中第三个油桶,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Blend(混合)框内输入4。

(5)此时,我们可以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看到油桶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变化,如图3-39所示。

图3-38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油桶

图3-39 Perspective(透)视图中油桶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

3.2.5 课上十分钟——多边形棱柱体的创建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Gengon(多边形)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一个五边形的底面,松开鼠标,向上移动鼠标,可以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出现了一个五棱柱。单击鼠标确定高度。晃动鼠标,发现棱柱的倒角发生变化。再次单击鼠标,完成多边形棱柱体的创建。结果如图3-40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对倒角棱柱体来说,除一般的参数之外,我们经常会用到如下的参数:Smooth(平滑)、Fillet(圆角)和Fillet Segs(圆角段数)。这些参数基本和前面的扩展体参数相同。读者可按以下步骤,观察效果。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倒角棱柱体。

(2)选中倒角棱柱体,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 X 轴移动倒角棱柱体,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3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三个倒角棱柱体。

(3)选中第二个倒角棱柱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选中Smooth(平滑)复选框。

(4)选中第三个倒角棱柱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Fillet(圆角)数值框内增加5。

(5)选中第四个倒角棱柱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Fillet Segs(圆角段数)数值框内输入2。

此时,可以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看到倒角棱柱体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变化,如图3-41所示。

图3-40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倒角棱柱体

图3-41 倒角棱柱体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

3.2.6 课上十分钟——纺锤体的创建

纺锤体与油桶差不多,差别只在于两端的突起部分是圆锥体。

1.创建方式

创建的方法可以参考油桶的创建,这里仅给出效果图,如图3-42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纺锤体的参数跟油桶相似,这里仅介绍在油桶中尚未介绍的,这就是Overall(全部)、Centers(中心)。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纺锤体。

(2)选中纺锤体,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 X 轴移动纺锤体,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纺锤体。

(3)选中第一个纺锤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选中Overall(全部)复选框。此时纺锤体的高度包括两个端面的高度。

(4)选中第二个纺锤体,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选中Centers(中心)复选框。此时纺锤体的高度不包括两个端面的高度。

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观察设置的效果,如图3-43所示。

图3-42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纺锤体

图3-43 纺锤体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

3.2.7 课上十分钟——胶囊的创建

胶囊与纺锤体差不多,区别只在于两端的突起部分是半圆形。练习时可以与油桶、纺锤体对比学习。

1.创建方式

创建的方法请参考油桶的创建方法,这里仅给出效果图,如图3-44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胶囊的参数基本与纺锤体相似,这里不再介绍,仅给出一些不同参数下的效果图,如图3-45所示。

图3-44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胶囊

图3-45 胶囊在不同半径、同一高度下的形状

3.2.8 课上十分钟——L形延伸体的创建

L形延伸体主要用来制作墙体。下面介绍创建方法。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L-Ext(L形延伸体)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一个L形底面,松开鼠标,向上或向下移动鼠标,到了合适的高度,单击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可以看见L形延伸体的厚度发生变化。再次单击鼠标,完成L形延伸体的创建。结果如图3-46所示。

图3-46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L形延伸体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L形延伸体的参数都比较简单,这里不做介绍。

3.2.9 课上十分钟——C形延伸体的创建

C形延伸体多用于创建C形墙体,创建方法与参数与L形延伸体基本相同,此处不做介绍,仅给出效果图,如图3-47所示。

图3-47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C形延伸体

3.2.10 课上十分钟——圆环节的创建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Torns Knot(圆环节)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至合适大小后松开确定圆环节的半径,然后向上移动鼠标指针至合适位置后单击,确定缠绕圆柱体的截面半径,从而完成圆环节的创建。效果如图3-48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圆环节的参数较多,我们这里重点介绍它的两种模型。一种是Knot(结),另一种是Circle(圆)。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圆环节。

(2)选中圆环节,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Base Curve(基础曲线)栏中选中Circle(圆)复选框。结果圆环节变成了一个圆,如图3-49所示。

图3-48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圆环节

图3-49 选中Circle后的圆环节

(3)取消刚才的操作,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 X 轴移动圆环节,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圆环节。

(4)选中第二个圆环节,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Base Curve栏下选中Knot(结)复选框,并将P、Q值分别设为1、6。

(5)选中第三个圆环节,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的Base Curve(基础曲线)栏下选中Circle(圆)复选框。并在Wrap Count(扭曲数)栏中输入15,在Wrap Height(扭曲高度)栏中输入2。

(6)调整视图,在四视图中观察各参数对圆环节的作用效果。如图3-50所示。

图3-50 不同参数下的圆环节

3.2.11 课上十分钟——环形波的创建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Ringwave(环形波)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环形波的外轮廓,松开鼠标,向圆心处移动鼠标,至合适位置处单击鼠标左键,完成环形波截面轮廓的创建。结果如图3-51所示。

(4)在右边的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找到Ringwave Size(环形波大小)区域,在Height(高度)框内输入200,完成环形波的创建。结果如图3-52所示。

图3-51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环形波截面

图3-52 Perspective(透)视图中圆柱体不同参数时的形状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环形波的参数比较多,我们重点介绍两个控制轮廓的参数区:Outer Edge Breakup(外边波折)参数区和Inner Edge Breakup(内边波折)参数区。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环形波。

(2)选中环形波,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X轴移动环形波,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环形波。

(3)选中第二个环形波,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选中Outer Edge Breakup(外边波折)参数区的On(开启)复选框,取消Inner Edge Breakup(内边波折)参数区的On(开启)复选框。并在其下的Major Cycles(主周期数)框内输入10,在WidthFlux(宽度波动)框内输入80。

(4)选中第三个环形波,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Parameters(参数)卷展栏下取消Outer Edge Breakup(外边波折)参数区的On(开启)复选框,选中Inner Edge Breakup(内边波折)参数区的On(开启)复选框。并在其下的Major Cycles(主周期数)框内输入10,在WidthFlux(宽度波动)框内输入80。

在四视图中查看环形波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变化,如图3-53所示。

图3-53 环形波在不同参数时的形状图

3.2.12 课上十分钟——软管的创建

1.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Hose(软管)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软管的底面,单击鼠标后移动,在适当高度单击左键,即可完成软管的创建。Perspective(透)视图效果如图3-54所示。

2.重要参数举例

软管的参数比较多,这里着重介绍两个参数区,即一般参数区和形状控制区。下面举例介绍。

(1)重置系统。按照上述方法,在Top(顶)视图创建一个软管。

(2)选中软管,选择移动工具,按住Shift键的同时沿X轴移动软管,此时弹出复制对话框,在数量栏中输入2后,单击OK(确定)按钮,这样就复制出两个软管。

(3)选中第二个软管,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Hose Parameters(软管参数)卷展栏下的Common Hose Parameters(公用软管参数)区里选中Flex Section Parameters(公用软管参数)复选框,并将Starts(开始位置)和Ends(结束位置)分别设为50、90。

(4)选中第三个软管,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Hose Parameters(软管参数)卷展栏下的Common Hose Parameters(公用软管参数)区里选中Flex Section复选框,并将Starts(开始位置)和Ends(结束位置)分别设为10、50。此时,Perspective(透)视图效果如图3-55所示。

图3-54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软管

图3-55 Perspective(透)视图中不同参数对软管的作用

(5)取消第(2)(3)步操作,回到复制出的两个软管状态。选中第二个软管,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Hose Parameters(软管参数)卷展栏下的Hose Shape(软管形状)区内选中Rectangular Hose(长方形软管)复选框,并分别设置Fillet(圆角)和Fillet Segs(圆角段数)参数为10、5。

(6)选中第二个软管,单击Modify(修改)命令面板,在Hose Parameters(软管参数)卷展栏下的Hose Shape(软管形状)区内选中D-section(D截面软管)复选框,并分别设置Fillet(圆角)和Fillet Segs(圆角段数)参数为10、5。

(7)在四视图中观察各参数对软管的作用效果,如图3-56所示。

图3-56 不同形状的软管

3.2.13 课上十分钟——三棱柱的创建

1. 创建方式

(1)单击 主菜单中的Reset(重置)命令,重新设置系统。

(2)进入Create(创建)命令面板,单击Geometry(几何体)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ExtendedPrimitives(扩展几何体)。

(3)单击Prism(三棱柱)按钮,在Top(顶)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拉出三角形的一条边,松开鼠标并移动,至合适位置单击左键,确定三角形截面。然后向上或向下移动鼠标指针至合适位置,再次单击左键,确定三棱柱的高度。即可完成三棱柱的创建。Perspective(透)视图中效果如图3-57所示。

(4)如果要创建等腰三棱柱,需要在创建前选中右侧面板上Creat Method(生成方式)参数区下的Isosceles(等腰)选项。

(5)如果要创建等边三棱柱,需要在创建前选中右侧面板上Creat Method(生成方式)参数区下的Isosceles(等腰)选项,并且创建时按住Ctrl键。等腰三棱柱和等边三棱柱在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效果如图3-58所示。

图3-57 Perspective(透)视图中的三棱柱

图3-58 等腰三棱柱和等边三棱柱

2.重要参数举例介绍

三棱柱的参数很简单,这里不再介绍。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即三棱柱的截面边长调节时会受到其他两条边长度的约束,而不能任意调节。 kzIaE4rjuXZjQU0zdC8TJenbMvKE5u9CFnrma14f+iGnZFh19wqMkxR4EWG+aq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