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渐渐地睡眠时间会有所减少,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
早期新生宝宝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而过了100天左右才能区分白天和黑夜。当宝宝从睡眠中醒来后哭泣,应该查明是肚子饿了,还是因为尿布湿了等。
有些宝宝每天睡不了那么长时间,爸爸妈妈也不要担心,只要他能吃,体重也正常增加,睡得很香甜,那么比平均值多几个小时或少几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整个新生儿时期,宝宝都在通过啼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饥饿、口渴、想让妈妈抱抱、身体不舒服等。不同的意愿哭声不同,相信新手妈妈会渐渐学会听懂这种语言。
大多数时候,新生宝宝的啼哭声抑扬顿挫,声音响亮,节奏感强,没有泪液流出;每日累计啼哭时间可达2小时,每日4~5次,每次哭时较短;均无伴随症状,不影响饮食、睡眠及玩耍;如果你轻轻触摸他或朝他笑笑,或把他的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两下,他就会停止啼哭。这样的啼哭是一种运动方式,表明宝宝非常健康。
随着对宝宝了解的增加,你会认识到他有时候警觉而主动,有时他可以观察但被动,有时他很疲劳而且易被激怒。但这种所谓的知觉状态可在第一个月以内发生戏剧性变化。实际上宝宝一天有六种要循环几次的知觉状态。两种是睡眠状态,四种清醒状态。
第一个月内,宝宝的视力将发生许多变化。出生时只能看见身旁,逐渐他喜欢观看在他前方20~35厘米处的物体,一个月时可以看见2~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黑白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喜欢看人的面孔甚于其他图案。新生宝宝最喜欢看妈妈的脸。当妈妈注视宝宝时,宝宝会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变得明亮,显得异常兴奋,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
在第一个月期间,新生宝宝的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声敏感。在这个年龄段,宝宝不仅听力较好,而且也能记住他听到的一些声音,他会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宝宝在生命的最早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他做的每一件事中都含有其个性的影子。是活泼型还是文静型,是独特型还是一般型,你应该注意这些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宝宝一出生就应该按照他们的不同性格采用不同的养育方式。
新生宝宝天生就具有与外界交流的能力。与妈妈对视,就是交流的开始。当妈妈说话时,正在吃奶的新生宝宝会暂时停止吸吮,或减慢吸吮速度,听妈妈说话,别人说话他就不理会了。当宝宝哭闹时,爸爸妈妈把他抱在怀里,用亲切的语言和他说话,用疼爱的眼神和他对视,宝宝会安静下来,还可能对爸爸妈妈报以微笑,让爸爸妈妈更加疼爱自己。
新生儿除了吃就是睡,他现在还不会玩耍,只会在饿了、困了、想大小便或不舒服的时候以哭声来提示。除此之外,他只会静静地睡觉。所以,睡觉也就成了宝宝的主要日常事宜,怎么睡、睡多久,都是爸爸妈妈应该关注的问题。
1. 最好跟妈妈一起睡。
现代亲密育儿法提倡母婴同室。宝宝从一出生就要和妈妈呆在一起,要充分进行肌肤接触。蒙式的教育理念认为,童年宝宝的智慧都是通过父母对其身体的触摸而获得的。所以,一定不要吝啬你的抚摸和怀抱。
2. 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
不要因为宝宝一睡觉就勒令全家人都不能发出任何声响,走路都要蹑手蹑脚的,生怕惊醒了他。其实宝宝在睡觉时,家人还是要保持正常的生活声音,只要适量放小音量就行。否则一旦养成了必须非常静时睡觉的习惯,反而会让宝宝睡不踏实,一有响动就会惊醒,而且家人也会做不成任何事情。
新生儿平均每天睡18~20小时是很正常的现象,到2~3个月时,会缩短到16~18小时;到4~9个月时,会缩短到15~16小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他玩耍的时间会慢慢加长,所以睡觉的时间也开始慢慢缩短了,到1岁时才能接近大人的生活规律。
新生儿是不需要枕头的,因为他的脊柱是直的,在平躺时后背与后脑自然处于同一平面上,如果垫上枕头反而容易使脖颈弯曲,影响呼吸。所以你不必担心新生儿没有枕头会不舒服,或者因颈部肌肉紧绷而引起落枕。
新生儿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的,而且小宝宝的新陈代谢也比较快,所以不用穿太多,这样还有利于增强抵抗力。一般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就可以了,如果怕他着凉,可以在里面加个背心或者小肚兜之类的东西。
以母乳喂养为主。当母乳确实不足时,可以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应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哺喂,即“按需哺乳”,每天哺乳10~12次,都是正常范围。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最安全的天然食物。母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不仅齐全,而且比较合理,还含有免疫性物质,可帮助宝宝抵抗感染。纯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6个月以内宝宝的全部营养和能量的需要。所以,母乳是宝宝最具营养、最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1. 母乳含蛋白质,其中乳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最适合新生儿和早产儿的需要,能保证氨基酸完全代谢,不至于累积过多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2. 母乳中,半胱氨酸和氨基牛磺酸的成分都比较高,能促进新生儿脑生长,促进智力发育。
3. 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钙磷比例合适,糖类以乳糖为主,容易消化吸收,且能促进钙质吸收,总渗透压不高,能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4. 母乳会自动收缩抗体,在宝宝身体内存活七八年之久,能有效降低宝宝在整个童年期的患病几率。
5. 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的声音、心音、气味和肌肤接触能刺激到宝宝大脑,促进早期智力开发。
1. 将一只手放在乳房下面,将整个乳房向上托起,调节乳房高度,使乳头靠近宝宝的嘴部。
2. 如果只让宝宝含住乳头部分,宝宝是不能顺利吸吮的,要让宝宝张大嘴,深深地含住整个乳晕。
3. 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将乳头从宝宝口中拉出,正确的方法是将小拇指从宝宝嘴角深入,让宝宝张开口,乳头便会自然从口中脱出。
4. 宝宝昏昏沉沉浅睡的时候,可轻轻地用手指压一压他的脸叫醒他。
5. 如果乳房和宝宝的脸的高度不合适,妈妈可以在腿上放上靠垫或毛巾等东西。
6. 哺乳后,要将宝宝竖着抱起,轻拍宝宝的后背,让他打个嗝,使其在吃奶时吸进去的空气排出来,否则容易吐奶。如果长时间都打不了嗝,就应该稍稍垫高宝宝的头部,让宝宝侧卧着睡,以防溢出的奶被宝宝误吸。注意不要摇晃宝宝,否则容易造成宝宝呕吐。
7. 母乳喂养每次要先让宝宝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喂另一侧,再次哺乳要先喂上次未喂完一侧,再换另一侧。
在喂宝宝吃奶的时候,不必非得拘泥于书本或专家的建议。只要按需喂养即可,如果宝宝想吃,就马上让他吃,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吃奶的规律。
吐奶是很多新妈妈遇到的头疼事儿,其实防止吐奶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次吃完奶后就要拍嗝,帮助宝宝把吸入的空气吐出来。
需要掌握的拍嗝要领:
头枕肩上。将宝宝竖抱起来,让他的头自然地趴在你的肩膀上,一只手揽着他的臀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后背,直到听到他的打嗝声。
如果宝宝吐奶比较频繁,妈妈可以试着在宝宝吃到一半时,停下来,先拍拍嗝,等宝宝打出嗝后再继续喂。
宝宝的能力特点: 宝宝一出生就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比如打哈欠、凝视、笑、吸吮自己的拳头、蹬腿、挥手、晃胳膊、扭头等,这些都是宝宝天生的本领,更是培养动作与运动能力的最佳基础。因此,应该从宝宝出生起就加以培训和锻炼。
训练要点: 在第一个月里,妈妈可以教宝宝做一些被动操,比如抬头、抓握与肢体训练等,这些训练对新生宝宝的成长发育都非常有利。
注意事项: 平时不宜将宝宝捆绑得太紧,满月后衣服也要宽松、柔软、舒适,让宝宝的身体自由伸展。捆绑得太紧不仅会压迫肌肉,限制四肢的活动能力,还会影响身体发育,所以要尽可能地使宝宝的身体舒服些。
宝宝的能力特点: 新生宝宝已经有了视觉能力,对光线的刺激十分敏感,但是,他的视觉能力还是很微弱的,只能看到20厘米左右距离的物体,眼睛可以跟踪运动的物体,也可向声源方向移动目光。
训练要点: 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吊挂玩具,悬挂在距离宝宝眼睛20~40厘米处。如果玩具较大,比如彩色气球、较大毛绒玩具等,随月龄增加,可适当拉开距离。
注意事项: 要发展宝宝的视觉能力,必须将物体放在距离宝宝眼睛约20厘米左右的距离。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3~4个月才会改变。
宝宝的能力特点: 新生宝宝出生后会发出响亮的哭声,自己也能清楚地听到。而且宝宝的听力比较强,喜欢妈妈柔和的声音。如果周围的声音比较嘈杂,宝宝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对有节奏的声音更加敏感。妈妈还可准备一些可以捏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宝宝的听力和记忆力也很好,他能记住自己听到的一些声音。
训练要点: 在孕期进行胎教的妈妈会发现,当宝宝出生后重新给宝宝讲这个故事,宝宝就会表现出注意力集中的样子,似乎已经很熟悉了。连续几天给他读喜欢的故事,然后等过1~2天再重复读这个故事时,看他是否能够识别出来。此外,给宝宝唱歌、听音乐、在他耳边摇铃或者拍几下手掌,都是训练宝宝听力的简单方式。
宝宝的能力特点: 一个月之内的新生宝宝,已经能区别人的语言声和非语言声,以及不同的语音。如果妈妈和他说话,他也能注视妈妈的脸,并会表现出反射性的微笑,有时还会发出“咿咿啊啊”的语音,这就是宝宝最初的语言。
训练要点: 爸爸妈妈要为宝宝营造一个温暖亲切的环境,让他多听别人讲话,而且要多和宝宝说话,提高宝宝对语音的兴趣。在宝宝哭闹时,要把他抱起来贴近胸口处,让他听一听妈妈的心跳声。
妈妈平时要用温柔的语调跟宝宝说话,对他微笑,轻轻哼唱一些摇篮曲或优美的歌曲,用玩具逗逗他,吸引他注视妈妈的脸,启发他模仿语音。
多跟宝宝对话,在宝宝2~3周时,就会发出“哦哦”的声音来回应妈妈的问话,你问得越多,宝宝的语言反应就越多。坚持每天都与宝宝讲话,在换尿布、喂奶、洗澡、洗脸时都可以跟宝宝讲话。与宝宝讲话时应注视宝宝的眼睛,语音尽量轻柔,表情要有所变化,不要过于呆板。
宝宝的能力特点: 宝宝高兴的时候就会满面笑容,悲伤、难过的时候会放声大哭,发怒的时候脸色会很不好看。因此关于宝宝的表情和情绪一定要认真对待,从小培养一个性格情感都健全的宝宝。
训练要点: 想办法让宝宝感觉到愉快、舒适、有安全感,增加宝宝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刺激的接受能力。在宝宝吃完奶后,把他抱起来,用温柔舒缓的语调对他说话,鼓励他跟你进行情感交流。
有助于全身运动,训练宝宝的肢体力量和协调性。
需要准备的用具: 无。
游戏方法:
1. 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的双脚。
2. 将左脚抬起,交叠于右脚上(注意此时宝宝的腰部应该微微扭转)。
3. 恢复平躺,如此左右重复各10次。
能够刺激视觉,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需要准备的用具: 能够发出声音的黑白色床边挂饰。
游戏方法:
1. 让宝宝仰卧,然后在距离宝宝脸部30厘米的上方挂上床边挂饰。通过颜色鲜明的黑白床边挂饰吸引宝宝的视线。
2. 刚开始宝宝的注意力只能集中5秒左右,但慢慢地会延长。只要宝宝喜欢这种游戏,就可以重复3~4次,仔细观察宝宝的表情和行为。
挂饰的位置一定要不定期变化,以免因为宝宝长期盯视同一位置而造成对眼或斜视。对比明显的颜色可以刺激宝宝的视觉,宝宝3个月以前,比较适合看黑白床边挂饰。能够分辨颜色后,可换成彩色床边挂饰。
有助于全身运动,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发育。
需要准备的用具: 能够发出声音的铃铛。
游戏方法:
1. 用小铃铛的声音吸引宝宝的视线,然后在不同的方向摇晃小铃铛。
2. 如果宝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转头,就应该给予鼓励。
如果有大一点的哥哥或姐姐,拿着小铃铛摇摆,宝宝对声音也会更感兴趣呢。
铃铛声音不宜过响,可选用毛绒玩具类铃铛。
促进宝宝的情感发育。
需要准备的用具: 古典音乐或节奏明快的童谣。
游戏方法:
1. 每天给宝宝听两三首古典音乐或节奏明快的童谣,在早上起床或喝奶睡眠前放给宝宝听。
2. 抱起宝宝,妈妈可以随着节奏摇动自己的身体,持续5~10分钟。此时,宝宝还不能控制颈部,因此不能摇晃宝宝,必须用手托住宝宝的头部。
音乐的音量不要太大,要让宝宝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乐趣。
吮吸反射 当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宝宝的嘴唇时,他会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觅食反射 如果你用手指轻轻碰宝宝的面颊,宝宝会把头转向手指并把小嘴张开。
怀抱反射 宝宝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着你。
抓握反射 用手指碰宝宝的掌心,宝宝会立即紧紧握住手指,如果你试图拿走,宝宝会越抓越紧,甚至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悬挂起来。
眨眼反射 物体或气流刺激睫毛、眼皮或眼角时,宝宝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本能,可以保护眼睛。
惊跳反射 突如其来的噪声刺激,或者被猛烈地放到床上,宝宝会立即把双臂伸直,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击剑反射 宝宝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小宝宝会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据说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我防护的本能表现。
迈步反射 扶着宝宝的两肋,把他的小脚放在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动作,两腿协调地交替,就像走路一样。
游泳反射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的姿势。如果俯伏在水里,他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
蜷缩反射 新生宝宝的脚背碰到平面边缘时,会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
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由新生宝宝脚跟部轻轻向前划向足掌外侧,宝宝的表现是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张开。
巴布金反射 如果单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新生宝宝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轻时,宝宝就会张开嘴巴,像打哈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