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叛逆型
——只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孩子叛逆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即使不是青春期的孩子也有可能与大人“对着干”,但他们经过短暂的教育后,马上可以改邪归正。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日渐成熟,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常常做出令父母和老师惊异的事情来。

【案 例】

我们家孩子今年上初中了。人家都说,他到了青少年叛逆期了。我们也发现他最近的表现,常常让人很恼火。

儿子不喜欢看书,作业潦草敷衍。平时做作业边写边玩,极不认真。这不,他上初中后,坏习惯在成绩上反映非常明显。有次考试都退到倒数的名次了,我们为此火冒三丈。没想到,儿子反应很冷淡,顶嘴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随后就沉默不语。孩子爸见了,就冲上去打了他一顿。儿子真的长大了,不像小学时被打后又哭又闹的。他这次丝毫不“屈服”,梗着脖子说:“你打死我算了!”说完就摔门进屋了,开始和我们冷战。

这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儿子就不怕我们打骂他了。现在,他是更加逆反了,常常为一些小事情,跟我们“唱反调”,不管对错,一概反驳。我们都非常苦恼。

一般来说,十二三岁的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与父母“唱反调”,甚至“对着干”再正常不过,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采用一贯的思维方式对待孩子,当孩子到了该变的时候,父母没有来得及做好应对孩子变化的准备,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管教孩子,挫伤了孩子刚建立起来的“自尊”,反而认为孩子“不懂事”。

有的父母看到这里,可能心中不悦,自己辛辛苦苦的,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其实,孩子长大以后,有了独立的人格,要求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他开始要像成人那样生活,想拥有权利,承担责任。家长如果能及时调整、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跟上孩子的变化,亲子之间就不会发生矛盾、出现摩擦了。

孩子由于处于成熟期和半成熟期的状态之中,对一些事情的判断模棱两可,处于矛盾困惑之中,想独立却独立不起来。而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烦恼得不到理解,开始建立起来的“个性”又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和父母沟通,常被父母责问,心中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孩子的叛逆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孩子的叛逆折射出父母在平时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可能过于严厉、专制,打压孩子,顺从家长的意志。

叛逆是十四岁左右孩子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叛逆的程度越大,其时间就越短。一些父母不明就里,粗暴压制孩子,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其实,叛逆期的孩子就像弹簧,父母压制得越紧,他就反弹得越厉害。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由婴儿时期对父母的无限崇拜转变为开始怀疑一切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大人的那套唠唠叨叨的方法都听腻了,时间一长,唠叨也对孩子无济于事了。大人的强制,甚至打骂也没有用,因为孩子想坚持自己的看法,根本就不听大人的意见。

孩子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父母如果按固有的教育方式,丝毫不顾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会变通,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孩子就会压力加大,无所适从,亲子之间关系就会出现紧张、对抗的局面。

家庭教育之所以失控,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提高了,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很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当做学校教育的延续。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了一整天后,满身疲惫地回到家,来不及休息和放松,便被父母追着学习,孩子对此自然反感。父母则认为孩子不听话、自己严厉不够,变本加厉地要求孩子,使孩子更加无所适从。于是,亲子关系僵化,难以沟通,使一心望子成龙的父母很受伤。

一个孩子曾经对教育咨询机构说,父母的眼里永远只有我们的缺陷,永远只有学习、再学习,而念念不忘的是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每当取得了好成绩,父母永远都不会满意,他们认为或许能考得更好一些。我如果在班里考了第一,父母就说应该拿全校第一;我拿了全校第一,父母就说应该拿全市第一……父母其实很“贪得无厌”,每一次考试都非常计较,而不认为只有后面的考试才重要。

很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对孩子的关注有限,仅限于在正常的饮食起居方面,而很少关注孩子的心智教育。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往往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轻者斥责,重者打骂,强制孩子顺从自己的意志。

母亲有时候可能会耐心教育孩子一番,但更多的时候是唠唠叨叨,“怎么会这样”云云。父母的做法大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原本可以顺利沟通的事情也变得复杂微妙起来。这时,父母才站出来弥补这一切,花费的代价往往更大。

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错误、不听话,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而孩子却不怎么领情,于是责怪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往往是不妙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危机并不在孩子,而在父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按照自己的意志,让孩子服从自己的安排,而不顾孩子所关注的事情,有时却不如孩子知道得多。

实际上,孩子任性、固执并不全是坏事,这是形成自身良好个性的保证,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孩子如果人云亦云,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父母这时就要当心了。这是因为,每个人所面对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成就自己。一些父母由于自身错误的行为,导致孩子固执,下面的情况便是这样:

孩子正在进行正当行为,父母粗暴干涉。孩子正在进行一些正当行为,玩得在兴头上时,父母不由分说,拉上孩子便走。孩子不愿意走,自然会起身反抗。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被尊重的愿望。父母如果在事前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孩子则不会固执、任性。另外,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错时,会执著地坚持到底。这时的孩子可能犯错,但他不知道怎么做才对。再就是,父母爽约的时候,孩子会比较固执。有的父母常答应孩子做这做那,但往往是空头支票,说一套做一套,引起孩子坚决抵制。

毫无疑问,过于任性、固执的孩子长大以后常常过于倔强,看法极端,遇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形成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的性格。他们很难与别人相处,人际关系一般,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不是恶作剧,更不是无理取闹,绝没有“挑战”的意思,他们期望的是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他们这时并没有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而是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固执和叛逆行为呢?

1.弄清原因。首先,父母应分清孩子固执的程度,不同对待。如果属于父母自身错误的情况,应调整自己的做法,下次提前通知孩子。

2.有诺必行,尊重孩子。父母在生活中不要给孩子乱许诺,更不要爽约。同时,父母在一些场合要注意孩子的自主权,维护孩子的自尊,不要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

3.不作判断,弄清真相。当孩子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时,父母不要随意猜想,甚至往不好的地方无限发挥而作出不正确的判断,应征求他的意见,让他谈自己的看法。自己探得实情之后,针对孩子不对的地方,谈出自己正确的看法,加以引导,以商量的语气和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用威胁和强制的方法教育孩子,以免适得其反。

4.观察沟通。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可观察事情发展的趋势,发现错误问题要引导孩子,与孩子做朋友式的沟通,以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5.保持冷静。父母看到错误、幼稚的想法之后,一定不要生气,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时再和孩子进行沟通。父母遇到孩子有叛逆的行为时,不要以为权威受到了挑战,要先分析孩子说的是不是对的,有道理的应予以支持;不对的,要仔细分析原因,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晓之以理,说服他们。

6.让孩子体验。经过体验一些事情之后,孩子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后不会再做类似的事情。

7.和孩子沟通要讲究技巧。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了解孩子真实的见解,并在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和孩子平等交流。父母对孩子不要用家长式的说教,而是使用鼓励、提醒、夸奖、建议等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理解和关爱。

8.父母不要太主观,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虽然都是以为了孩子的成长为出发点,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既主观又霸道,而不知道孩子到底想什么、需要解决什么,一直重复“老一套的说教”,让孩子心烦不已。父母应给孩子诉说的机会,了解孩子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教育孩子才有方向和依据。

9.注意沟通方式。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自尊的心,父母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父母根据问题的敏感程度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专心听他们心里的意见和自己独特的看法。比如,可以和孩子一块吃个饭,一起去听音乐会等。

10.父母不要发火。成人之间的交流就忌讳轻易地发怒发火,和孩子沟通也是一样。生活中,一些父母听了孩子的“一番真情流露”之后,感觉孩子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控制不住自己而大发雷霆。父母这样做其实就是堵住了孩子以后的真心话,孩子以后会软硬不吃,导致沟通更加困难。 lQSZ16UuQME8Pj7Q6PvfUPM2UPMxe0zzVljKZ7OnWdtX+BbN4yzj9OcVaPkqL6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