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卡拉瓦乔

天才降生的年代全凭天意。论辈分,卡拉瓦乔可说是文艺复兴的末代遗孤(他的老师自称是提香的弟子,渊源不够详确),又好比巴洛克画家的叔舅姑表(他仅比鲁本斯大几岁,但绘画的谱系却算是上一代人)。他的大画兼有早先意大利绘画的仙气和后来西北欧油画的俗气,站在他前后两个世代的宗师之间,巴洛克画风难得他那般神秀,文艺复兴前辈则不像他那股粗野。美术史各大时期的分划,在书本上是年代数字,在美术馆内则见画见人。14、15世纪意大利绘画馆件件画作古色古香,穿堂过室逛到卡拉瓦乔的画前,新颖醒目,有种过去时的“当代感”。但凡古典绘画中的“前卫”人物都有这种独往独来的气象,如达·芬奇,如米开朗琪罗,如格列柯。卡拉瓦乔生不逢时(或相反,生逢其时),似不如前几位高迈而灿烂。不过自我看了他的回顾展之后,窃以为他的艺术寿数曲折绵长,在当今仍有活的意思在。

那幅巨大的《鞭打基督》,画幅下端几双等人尺寸的大脚正与我视角平行:形线典雅,直追古希腊传统,但卡拉瓦乔画出了这脚上肮脏而美丽的泥垢。他画的钉刑、杀头、殴斗均是《圣经》上的老题材,但到他这儿忽然“真实”了:明暗光线的统摄配置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出于假设的、理想化的意图,人物动作也不再过于姿态化。卡拉瓦乔好勇斗狠,犯过人命案,他画打架,忠实于肢体暴力的视觉经验—所谓“写实主义”绘画的那么一种“据实陈述”,在欧洲画坛上其实远自卡拉瓦乔始(今世电影以意大利首开“新现实主义”端绪,径取生活细节,与他们的祖先精于直观,大有渊源在)。后来西北欧油画渐盛,鲁本斯们又将文艺复兴崇高而铺张的遗风演绎了一阵子,到伦勃朗辈属意写实时,卡拉瓦乔早把事情做在前头了。

一位罪犯模样的屠夫,几位娈童般的美少年,再三再四当他的模特。他既能将屠夫的粗鲁形象赋予庄严感,又能画出他对美少年一往情深的肉体欲念(同两位同性恋先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相较,他在创作中的自白更其勇敢)。这位四百年前的前卫画家居然有种气质直通当今后现代艺术的性格:大大方方地媚俗,官能和精神不必刻意冲突,颓废加上勇气,不作标榜的特立独行。可惜我无法描述我在这儿看到的无数后现代作品,卡拉瓦乔是这些作品中的一个来自古代的幽灵。毕加索骂他是个伤感主义者。毕加索是对的,因为他全然站在早期现代主义排斥戏剧性的立场。许多大师生逢其时,虽高瞻远瞩却终究只属于他们的时代,时代一过,他们古了,隔夜了(包括毕加索)。卡拉瓦乔的风格有种伟大的不伦不类:他的意大利前辈比他俊雅、神圣,他的巴洛克晚辈则比他开阔、辉煌。缺乏朋党和派系,卡拉瓦乔因此未有确凿不移的历史位置,也因此难以被钉牢在他的时代。这样的人物要么易于被忘却,要么相反:后人会一再看看他,想想他。他的强烈的光暗对比日后由伦勃朗和拉图尔发挥到极致,他对物象的直观,他塑写形体的坚实的物质感,在库尔贝、马奈、塞尚那里斑斑可考。卡拉瓦乔式的矫情、暴力,以及他的色欲观所蕴含的心理因素,甚至影响到今日欧洲电影(不知国中放映过没有),在后现代的部分摄影、时装设计和广告设计中也有迹可寻。通过他,我再次证实,写实精神不见得出于思想、时代,而直接发自个人的天性。这天性可以使宗教、神话幻化为视觉上的日常细节,使颓废气质获得非凡的表现力,而典雅高尚的形式也能提炼色情主题。在当代西方绘画的历史记忆中,他似乎是常被想起,并依然使今人有所借取的16世纪画家。

上图:罗马市圣玛利亚·德尔·波波洛教堂中的切拉西礼拜堂,卡拉瓦乔《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1600—1601年)就嵌在侧墙,平时昏暗,访者买票后始得开灯一看。下图:《圣彼得被钉上十字架》(局部)。

卡拉瓦乔《酒神巴库斯》,1597年。美丽吗?在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初见原作,扑面感受这件作品四百多年前的“前卫性”—男子的肉体透露人间的粗野(这种气息在印刷品中完全消失),那只是画家的一位市井情人,被花果装扮环绕着,不再是文艺复兴前辈笔下的神仙。委拉斯贵支与伦勃朗的所谓“现实主义”意识,从此始告萌动。

卡拉瓦乔《鲁特琴演奏者》(局部),1595—1596年。

上图:卡拉瓦乔《乐师》(局部),1597年。这幅画可能过度沉醉于少年的美,稍显矫情。下图:电影《卡拉瓦乔》剧照。1985年时,导演德里克·贾曼在电影中竭力重现卡拉瓦乔的画面。其时,欧美同性恋主题大量进入文学、电影、设计和绘画。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局部)。这位女子名叫维多琳·默兰,是马奈多次描绘的模特,也是画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女作家尤妮斯·利普顿写成《化名奥林匹亚》一书,详细记录了她怎样在湮灭的资料中艰难找寻默兰的踪迹,读之感人。 8by/Bb6dUWCbC5vyCDZbediU2zzM3lpOc4MynuvACjM3zZw3AZL/oHuJ3R9Gdd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